广泛性焦虑症(GAD)又称慢性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紧张1 或焦虑为特征,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应激2 的慢性疾病。目前对焦虑症病因的概念化包括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G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3,生化机制方面有众多假说,但尚无明确的金标准4。主要假说包括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假说5,涵盖了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6。而且,大多数抗焦虑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在神经递质水平,大多与5-HT及其受体有关(焦虑症病理机制的核心假说)。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SSRI) 具有抗焦虑作用,已被用作治疗焦虑症的一线药物。然而,如果抗焦虑药仅通过增加浓度来起作用
背景焦虑症是一类以焦虑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焦虑症的平均终生患病率为 ∼ 16%,平均 12 个月患病率为 ∼ 11% ( 1 )。一般而言,不同研究的患病率差异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估计高于发展中国家 ( 1 )。在最近的中国全国流行病学研究中,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 7.6%,年患病率为 5.0% ( 2 )。这些疾病的疾病负担将显著增长。在临床实践中,心理治疗可单独用于治疗焦虑症,也可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循证研究表明,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益 ( 3 )。各国焦虑症治疗指南均推荐心理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暴露反应预防等心理治疗(4-6)。然而,任何这些干预措施都需要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治疗师,但由于合格治疗师数量有限,尤其是在欠发达或偏远地区,很多患者没有机会接受标准化、适当的治疗。事实上,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7%真正得到了标准化的心理治疗(7)。由于缺乏标准化的面对面心理治疗,人工智能(AI)辅助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多项荟萃分析表明,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iCBT)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CBT)对焦虑症和其他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8-10)。例如,Woebot 是一款全自动
摘要 综述目的 本综述概述了目前对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电图神经反馈的知识和理解。 最新发现 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表现与神经生理应激轴和大脑唤醒回路的功能障碍有关,这是研究领域标准 (RDoC) 的重要维度。即使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很复杂,其定义特征之一是行为和生理过度唤醒。有趣的是,与唤醒相关的大脑活动可以通过基于脑电图的神经反馈 (EEG NF) 进行调节,这是一种非药理学和非侵入性方法,涉及通过脑机接口 (BCI) 进行神经认知训练。EEG NF 的特点是同时学习过程,其中患者和计算机都参与修改神经元活动或连接,从而改善焦虑和/或过度唤醒的相关症状。摘要 EEG NF 对焦虑症和 PTSD 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方法问题,症状改善是否是 EEG NF 所针对的神经生理变化的直接结果仍不清楚。因此,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试图将当前关于大脑唤醒机制的知识与过去和现在的焦虑和 PTSD 的 EEG NF 疗法联系起来。简而言之,我们讨论了 EEG NF 对焦虑症和 PTSD 影响的神经生理机制、现有 EEG NF 随机对照试验对这些疾病的方法优势/劣势,以及可能影响 NF 训练成功的神经心理因素。
各个年龄段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可能会感到压力或焦虑。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机会表达恐惧和提出问题很重要。医疗保健人员可以通过建议这些策略或鼓励他们使用现有的应对能力来减轻焦虑来提供帮助。
父母和看护者经常会预测孩子的焦虑行为,为了缓解孩子的痛苦,他们会帮助孩子避免潜在的焦虑诱因。不幸的是,尽管父母和看护者出于好意,但他们的行为实际上可能会加剧焦虑,并阻止孩子应对和适应典型而重要的发展任务。回避、崩溃或其他行为不断阻止孩子进行适合其年龄的活动,会导致“功能性”障碍。此外,焦虑造成的身体和情感困扰是“心理性”障碍。当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出现功能性和心理性障碍时,他们就患有焦虑症。
患有身体完整性焦虑症 (BID) 的患者希望自己变得残疾,这是由于他们所希望的身体与实际身体不匹配。我们在此重点介绍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希望截掉健康的肢体。在大多数报告的病例中,截掉被拒绝的肢体可以完全缓解病情带来的痛苦,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由于 BID 会导致终身痛苦,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造成最小的改变。涉及药物、心理治疗和前庭刺激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基本上是无效的。在这篇假设文章中,我们简要讨论了 BID 的特征、病因和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然后强调需要新的理论驱动的方法。根据最近有关 BID 的功能性和结构性大脑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我们引入了脑机接口 (BCI)/神经反馈方法的概念,以针对改变的大脑活动模式、促进肢体的重新拥有和/或减轻与改变的身体表现相关的压力和消极情绪。
心身干预措施在焦虑症状中越来越受欢迎。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他们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例如普遍的焦虑症,恐慌症和社交焦虑症。尽管有心理药理学和心理治疗治疗干预措施,但体格 - 身体干预可能是可作为有效替代方案的低污点。本综述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最精心研究的心身干预措施的高质量研究的概述。本综述涉及对主要文献的搜索,包括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评估了用于治疗焦虑症的心身干预措施。出版的证据有限时,审查了低质量的研究。总体而言,数据受到大多数思维体的效率的限制
社交焦虑症 (SAD)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精神共病风险高。目前 SAD 的治疗方案具有反应率低、疗效不佳和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有助于确定治疗这种疾病的更具体的治疗目标。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也称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ECS))可能在 SAD 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潜在作用。本综述讨论了 SAD 的已知病理生理机制、ECS 在这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目前针对 ECS 的药物以及这些新化合物增强 SAD 治疗手段的潜力。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特别是在人类群体中进行研究,以提高我们对 SAD 中 ECS 的认识。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于早期不良经历的儿童患抑郁症,焦虑症或两者兼而有之的风险增加。持续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回路的持续敏化,这是由于早期生活压力的结果,与压力和情感的调节完全涉及,可能代表了增加对随后压力以及抑郁症和焦虑发展的脆弱性的潜在生物学基质。许多临床前研究表明,早期生命应力会诱导皮质激素释放FACER(CRF)系统的长期寿命超过(RE)活性以及其他神经发射器系统的改变,从而导致压力增加。这些临床前研究的许多发现与患有情绪和焦虑症的成年患者的发现相当。来自临床研究的新兴证据表明,暴露于早期生活压力与儿童和成人的神经生物学变化有关,这可能是心理病理风险增加的基础。当前的研究集中在防止或扭转早期生活压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害影响的策略上。对早期不良经验的神经生物学底物的鉴定对于开发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新型治疗方法至关重要。Biol Psychiatry 2001; 49:1023–1039©2001生物精神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