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资源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处理,在一些重大科学与工程问题上被证明比经典计算具有显著优势,其潜在应用将对未来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历史,包括其基本思想和概念的产生、重要理论和算法的发展,讨论了该领域几条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路线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包括超导量子计算、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光子量子计算、离子阱量子计算、硅基量子计算等系统。通过分析各路线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对我国未来量子计算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特别强调加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加强相关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与关键仪器的开发。 关键词:量子计算;量子算法;量子计算控制系统;量子软件;超导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计算;离子阱量子计算; 硅基量子计算; 光子量子计算;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 金刚石氮空位色心; 核磁共振量子计算; 自旋波量子计算; 拓扑量子计算
在20世纪初期,量子力学的成立催化了第一次量子革命,从而导致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例如核能,半导体,激光器,核磁共振,超导性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些创新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格局。自1990年代以来,量子控制技术已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并迎来了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用量子信息科学体现的。这包括诸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度测量之类的域,提供范式移动解决方案,以增强信息传输安全性,加速计算速度和提高测量精度。这些进步有可能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的基础。量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预示了第二量子革命的出现。经过近三十年的一致努力,中国的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整体取得了飞跃。具体来说,中国目前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角色,在量子计算方面领导了全球领域,并在量子精确度量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国际优先或高级阶层。目前,必须全面评估即将到来的5至10年中,与国家战略优先事项和不断发展的国际竞争格局一致,对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优先级。这将使您可以积极建立安全,高效,自主和可控的下一代信息技术系统。
摘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与并行系统已成为制造业和复杂系统管控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动融合。本文对数字孪生与并行系统的基本概念、技术内涵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分析了它们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复杂系统管控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 数字孪生,并行系统,复杂系统管控,人工智能,虚实交互 引用文献 杨林瑶,陈思远,王晓,张俊,王成宏。数字孪生与并行系统:现状、比较与展望。自动化学报,2019,45 (11): 2001 − 2031
号质量,提高信噪比。特征提取根据特定的BCI范式所设计的心理活动任务相关的神经信号规律,采用时域、频域、空域方法或相 结合的方法提取特征。模式识别通过采用先进的模式识别技术或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模型,针对特定的用户定制特征提取和解 码模型。 3. 控制接口:根据具体的通信或控制应用要求,控制接口把上述解码的用户意图所表征的逻辑控制信号转换为语义控制信号,并由
o 2019 年 9 月发现大气泄漏增加。在目前的状态下,泄漏不会对机组人员或航天器造成直接危险。正在采取多项措施确定俄罗斯服务舱 (SM) PrK 部分的泄漏源。 o 在 PrK 压力壳上粘贴 Kapton 胶带并贴上标签以便追踪。两处裂缝已永久修复,没有任何问题。正在收集应变计数据以用于关注的事件。到目前为止,迄今为止测量的所有应变都很低且与预测值一致。 o 短期内,将适当隔离 SM 的该部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品损失。 o 当前泄漏量约为 0.9 磅/天 o 在不需要进入时,PrK 舱口关闭 o 俄罗斯航天局团队/机组人员继续寻找泄漏并向地面团队提供样本/数据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