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链霉亲和素-皂素可视为一种“次级”靶向毒素。科学界巧妙而卓有成效地利用了这种结合物,使用多种生物素化的靶向剂将皂素送入选定的细胞中以消除。皂素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当其进入细胞内时会导致蛋白质合成抑制和细胞死亡。链霉亲和素-皂素与生物素化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混合,可产生强大的结合物,可用于体外和体内行为和疾病研究。链霉亲和素-皂素利用皂素的“分子手术”功能,创建了模块化靶向毒素库,可用于从潜在疗法的筛选到行为研究和动物模型等各种应用。该试剂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发表和验证的资源。链霉亲和素-皂素的易用性和多样化功能继续对生命科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3)无涂层Ctrl。:没有人IL-4 Rαco的反应在井上。在450 nm时,吸光度应约为0.05(<0.1)。
批次 数量 描述 01215997 0.03 mL Klenow Fragm,exo- 01215999 0.3 mL 5X 反应缓冲液中的十核苷酸 01195289 0.13 mL 生物素标记 DNA 01216002 0.15 mL 生物素标记混合物 01239036 2 x 1.25 mL 无核酸酶水 01154394 0.13 mL 对照模板
摘要: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治疗仍然极具挑战性。癌症治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的肿瘤特异性递送。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已经开发出来以避免传统化疗的副作用。然而,根据最新的建议,未来的纳米医学应主要集中在基于配体-受体识别的纳米载体的主动靶向,这可能比人类癌症治疗中的被动靶向更有效。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单配体纳米药物的功效仍然有限。因此,NPs 朝着额外的功能方向发展,例如 pH 敏感性(高级单靶向 NPs)。此外,还开发了在同一药物递送系统上包含两种不同类型靶向剂的双靶向纳米粒子。先进的单靶向纳米粒子和双靶向纳米载体在细胞选择性、细胞摄取和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方面表现出比传统药物、非靶向系统和没有额外功能的单靶向系统更优越的特性。叶酸和生物素被用作癌症化疗的靶向配体,因为它们可用、廉价、无毒、无免疫原性且易于修改。这些配体可用于单靶向和双靶向系统,尽管后者仍然是一种新方法。本综述介绍了用于抗癌药物输送的单靶向或双靶向纳米粒子开发的最新成果。
抽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于复杂的细胞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在高度专业的细胞和组织中阐明发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描述了整个斑马鱼中依赖性生物素标记的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使用有条件稳定的GFP结合纳米病毒将生物素连接酶靶向感兴趣的GFP标记的蛋白,我们使用现有的GFP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线显示了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适用性,称为Blitz(标记的斑马鱼中的生物素标记),在不同的细胞类型(如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中。我们应用了这种方法来识别骨骼肌中洞穴外套蛋白的相互作用。使用此系统,我们为密切相关但功能上不同的cavin4和cavin1蛋白定义了体内肌肉细胞内的特定相互作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