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诊室或医疗机构的其他公共区域;立即隔离疑似麻疹患者,最好是隔离在单人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AIIR)(如果有的话),或在有 AIIR 之前将患者隔离在门关着的私人房间。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医护人员都应充分做好预防麻疹的准备,并在评估疑似病例时遵守标准和空气传播预防措施。没有免疫力证据的医护人员应从第一次接触后第 5 天到最后一次接触后第 21 天不得上班。在设施外提供检测,以避免在医疗环境中传播。提前打电话确保将转诊到医院接受更高级别护理的患者立即隔离。○ 通知:收集信息(人口统计数据、体征/症状时间表、
找到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人工智能有可能在医疗保健的所有阶段提供帮助,从症状监测到快速诊断测试,以及加快药物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经在中国的冠状病毒感染诊断中得到部署。依图科技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SPHCC)开发的“冠状病毒胸部 CT 智能评估系统”现在可以在几秒钟内诊断出疑似病例。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确定哪些患者应优先治疗。3% 的全民死亡率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年轻健康人的死亡可能性远低于可能同时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机器学习方法经过训练可以快速了解哪些因素会预测更高的死亡风险,以及干预措施和人群水平的控制可以减少伤害。结合遗传、生物和环境数据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最终可能有助于发现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猪痘病毒 (MPXV) 有 2 个病毒进化枝和几个亚进化枝,它们具有独特的遗传、致病性和地理特征 ( 1 ),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关注。尽管进化枝 II MPXV 的病死率为 3%–4%,但已证明进化枝 I MPXV 可在更高比例的患者中引起重病和死亡;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的病死率高达 10%–11% ( 1 )。2022 年,进化枝 IIb MPXV 引发了全球大规模疫情,主要通过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 (MSM) 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 2 )。自 2022 年以来,疫情一直处于低水平;截至 2024 年 8 月,已报告约 100,000 例病例 ( 3 )。最近,自 2023 年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 (DRC) 爆发了 I 型 MPXV 病毒,导致数万例疑似病例,随后蔓延到邻国 (4、5)。该疫情影响了
• 麻疹的潜伏期(即从接触到出现前驱症状的时间)平均为 10 至 12 天;从接触到出现皮疹的时间为 7 至 21 天(平均 14 天)。1,2 病例被认为在前驱期开始前一天(通常是皮疹出现前四天)到皮疹出现后四天内具有传染性。1 • 根据潜伏期和传染期,流行病学相关病例可能在最近报告的麻疹病例出现皮疹日期后长达 25 天内出现。由于无法确定皮疹出现日期,因此对四例病例使用了前驱期和实验室确认日期。 • 省级麻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监测定义见附录 1 3,如果发生疫情,可能会进行调整,以反映正在调查的疫情的具体情况。 • 如果患者在出现皮疹前 7 至 21 天曾前往加拿大境外,则可确定麻疹感染源与旅行有关。
自 2017 年以来,Mpox 一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 (DRC) 和非洲其他地区及南美洲的一种风险[1]。最近,世界卫生组织 (WHO) 记录了 2023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 12,569 例疑似病例[2],此次疫情被归因于 mpox 进化枝 I,该进化枝比其进化枝 II 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传染性,因此构成更大的大流行风险。性传播已被发现,尽管可能存在漏报。不能排除在拥有大量流动 LGBTQIA+ 社区的高收入国家爆发进化枝 I 疫情的可能性。一些发生大规模持续 mpox 疫情的欧洲和北美国家,例如英国和加拿大,能够及早获得疫苗,因此在疫情爆发前实现了更高的疫苗覆盖率
2020 年 6 月,国际移民组织加纳分部开展的一项快速评估发现,不到 30% 的边境口岸制定了疾病监测、感染预防和控制 (IPC) 和转诊患病旅客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评估还发现,供水、卫生和个人卫生 (WASH) 方面存在差距,大多数边境口岸,尤其是在陆地边境,仍然难以获得饮用水和为旅客提供洗手间。在接受评估的边境口岸中,只有 46% 拥有支持临时隔离疑似病例和支持安全筛查的基础设施。诸如此类的挑战以及许多非官方过境点的存在,限制了边境管理机构根据《国际卫生条例》(IHR) 应对边境口岸卫生紧急情况或边境相关危机的能力。
2021 年 12 月 13 日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我们纳入了对筛查前 7 天内出现症状的 18 岁或以上个体进行的逆转录 (RT)-PCR 检测。我们将个体的既往感染定义为在检测前至少 60 天确诊的 SARS-CoV-2 感染(与欧洲监测系统对 SARS-CoV-2 再感染疑似病例的定义一致)[2],基于国家监测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既往阳性 RT-PCR、抗原或血清学检测。没有检测史或检测史仅显示阴性结果的个体被归类为“没有既往感染的证据”。在法国,阳性 RT-PCR 样本的子集被提交进行突变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变异。通过分子筛选针对一组预先定义的突变来可靠地识别流行的变体,从而可以分别选择 Omicron 或 Delta 变体的病例(补充材料,S2。数据描述)。
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人工智能有可能在医疗保健的所有阶段提供帮助,从症状监测到快速诊断测试,再到更快的药物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经在中国部署用于诊断冠状病毒感染。依图科技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SPHCC)开发的名为“冠状病毒胸部CT智能评估系统”的系统现在可以在几秒钟内诊断出疑似病例。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确定哪些患者应优先接受治疗。全民死亡率为 3%,这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年轻健康人的死亡可能性远低于可能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以训练机器学习方法,以快速了解哪些因素会预测更高的死亡风险,以及干预措施和人群水平的控制,从而减少伤害。结合遗传、生物和环境数据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最终可能有助于发现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
本报告中分析的数据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29 日。目前,英格兰通过测序或基因分型确诊的 Omicron VOC-21NOV-01 (B.1.1.529)(以下简称 Omicron)病例为 198,348 例,通过 S 基因靶标失败 (SGTF) 确诊的疑似病例为 451,194 例。这并不代表 Omicron 感染或病例的总数(大约 30% 的社区 PCR 检测是使用可以检测 SGTF 的检测方法进行的);SGTF 占 12 月 29 日 S 基因检测病例的 93%,这是可归类为 Omicron 进行比较分析的病例数。截至 12 月 29 日,英格兰共有 815 名经实验室确诊(测序、基因分型或 SGTF)的 Omicron 患者从急诊室入院或转院。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 (MPXV) 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DRC) ( 1 – 3 )。2022 年,MPXV 进化枝 IIb 在全球迅速传播,导致确诊感染人数超过 91,000 人,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该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4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2021 年至 2023 年的发病病例增加了四倍;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报告了 28,000 例疑似病例,邻国布隆迪、卢旺达、肯尼亚和乌干达也记录了新的病例 ( 5 )。2024 年 8 月,瑞典报告了一例与旅行相关的进化枝 Ib 病例 ( 6 )。为应对 2024 年不断增加的 mpox 负担,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了非洲大陆安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 7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 4 )。尽管已向许多高中级医院部署了改良的安卡拉-巴伐利亚北欧痘苗 (https://www. bavarian-nordic.com),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