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钥分布(QKD)在身份验证的用户中共享安全的秘密密钥,在这些用户中,量子力学的假设实现了无条件的安全性,并且与经典加密术相关,其中计算复杂性是整个密码系统的基础。许多研究社区[5,6,40]在现实情况下进行了安全测试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结论,诸如单个或纠缠光子之类的源特征是任何量子结晶系统的性能决定因素之一。量子密钥分布于1992年第一次实施[1],并在[16-18、20、40]中开发了所需的改进。如今,Quantum Technologies已在许多工业应用中部署[25]。在1550 nm处的波长是量子通信的实际部署所需的波长,因为它提供了更少的损失(0.2 dB/km),而1300 nm波长则损失了(0.35 db/km)。有各种基于单个光子
量子密钥分发 (QKD) 在经过验证的用户之间共享安全密钥,通过量子力学的假设实现无条件安全性,不同于以计算复杂性为整个加密系统基础的经典密码学。许多研究团体 [5,6,40] 在现实场景下进行了安全测试和详细分析,并得出结论,源特性(例如单个或纠缠光子)是任何量子密码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量子密钥分发于 1992 年首次实现 [1],并在 [16-18, 20, 40] 中进行了所需的改进。量子技术如今已部署在许多工业应用中 [25]。1550 nm 的波长是量子通信实际部署的理想波长,因为与损耗更高的 1300 nm 波长(0.35 dB/km)相比,它的损耗更小(0.2 dB/km)。有各种基于单光子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最近,许多文章和论文都大力宣传相移全桥拓扑的性能和优势,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拓扑有效地利用了困扰电源设计人员数十年的那些臭名昭著的寄生元件。这种拓扑使设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变压器漏电感、MOSFET 输出电容和 MOSFET 体二极管,从而轻松地提高设计频率。这种拓扑还具有其他优势,例如在恒定开关频率下进行零电压开关,从而大大降低了开关损耗。这足以消除功率 MOSFET 的散热和/或允许使用更便宜的功率器件。降低 EMI 和 RFI 是额外的好处,因为与传统脉冲宽度调制 (PWM) 技术相比,电压和电流开关波形“更干净”,波形边缘切换更柔和。提高频率的能力最终将减小电源的整体尺寸并降低成本。使用此拓扑结构可以实现 1 兆赫及以上的操作。这确实是拓扑结构的重大进步。此设计的要求是全桥配置、辅助谐振操作的附加电感器以及由双二极管整流器和 LC 滤波器组成的输出结构。特殊热基板可能不是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一种体积小、功耗低的毫米波相控阵接收机前端。本振 (LO) 和射频 (RF) 相移方案相结合,用于降低功耗和 RF 路径损耗。此外,在有源电路的实现中,采用了体隔离技术,以最少的级数实现更高的功率增益。该技术还用于 RF 路径移相器开关以减轻损耗。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架构,采用 65 nm 体 CMOS 工艺制造了一个单元件 56 至 66 GHz 相控阵接收机前端。根据测量结果,接收机实现了 ∼ 14.85 dB 的功率增益和 5.7 dB 的最小噪声系数 (NF)。测得的平均 RMS 相位和增益误差分别为 ∼ 3.5 ◦ 和 ∼ 0.45 dB。接收器链的输入 1dB 压缩点 (P − 1dB ) 约为 − 19 dBm。完整的接收器(包括有源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和所需缓冲器(不包括 LO))在 1 V 电源下消耗约 50 mW 功率,不包括焊盘,占用硅片面积为 0.93 mm 2 。
摘要。在用于图形计量的相移干涉仪性能评估中,高度响应或高度传递函数很少被考虑,因为在大多数应用中,测量的是光滑表面,并且只关注最低的空间频率。对于不确定度较低的测量,重要的是要了解高度响应作为被测表面的空间频率内容的函数,特别是当它包含频率位于干涉仪空间频率通带高端的形状误差分量时。使用一个直径为 140 毫米的图案区域镜子来评估光谱响应,该镜子由几个具有不同空间频率的子图案组成。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方法,以有效地映射相移干涉仪圆形视场上的光谱响应。描述了一种表示光谱响应对干涉仪视场依赖性的新方法。 © 2010 光学仪器工程师协会。� DOI:10.1117/1.3488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