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以自身免疫、炎症和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为特征,这取决于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也取决于所接受的治疗。SLE 的管理通常具有挑战性。大多数指南将羟氯喹、糖皮质激素 (GC) 和有时的免疫抑制剂的组合称为“标准治疗”。此类疗法通常可以缓解疾病,但很多时候是以大量损伤为代价的。不可逆的器官损伤不仅在 SLE 中非常常见,而且考虑到大多数患者是年轻或中年女性,这一点尤其重要。根据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不可逆损伤以及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如感染)与使用 GC 密切相关 [1-3]。事实上,最近更新的 EULAR 指南强调了预防器官损害和优化药物治疗策略的必要性,以改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实现患者的长期生存 [4]。本综述的目的是通过基于药理学和临床证据更新有关几种情况下 GC 最佳剂量的现有证据来回答十个日常临床实践问题,并就 GC 使用的“护理标准”提供我们的观点。
中性粒细胞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关节中最丰富的细胞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但直到现在,它们是否在软骨损伤中起直接作用尚不清楚。一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一种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NET) 中的酶)既可以降解软骨,又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 (FLS) 介导的下游炎症过程。“我们的小组和其他小组已经证明,中性粒细胞可能在 RA 的启动和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通讯作者 Carmelo Carmona-Rivera 说道。“RA 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形成 NET 的能力增强,这些格子将瓜氨酸化自身抗原外化并促进滑膜免疫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