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囊性癌 (ACC) 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易于远处转移和神经周围侵犯。这种肿瘤更常见于头颈部,主要见于唾液腺。一般而言,ACC 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某些情况下也进行术后放疗。但对于晚期患者,尚无有效的全身治疗。此外,这种肿瘤类型的特征是复发性分子改变,尤其是涉及 MYB、MYBL1 和 NFIB 基因的重排。此外,他们还报道了影响基因的拷贝数变异 (CNA)。其中之一是 C-KIT,它会影响信号通路,例如 NOTCH、PI3KCA 和 PTEN,以及染色质重塑基因的变异。新分子靶点的识别使我们能够开发特定的疗法。尽管对免疫疗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 FDA 尚未批准任何针对 ACC 的全身疗法。在本综述中,我们报告了头颈部 ACC 的遗传和细胞遗传学发现,并强调了治疗干预的可能目标。
利比亚的黎波里。摘要背景:腺样囊性癌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侵袭性、复发、远处器官转移和相对放射抗性的特点,使得局部控制难以实现。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阐明 c-KIT 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通过实时免疫组织化学 (IHC) 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 测定总共 52 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标本中的 c-KIT 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结果:在所有研究病例中均观察到 c-KIT 抗体的免疫反应性,而通过 DNA 测序检测 c-KIT 基因突变的 13 例病例尽管免疫组织化学呈阳性,但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尽管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 c-KIT 免疫阳性率较高,但基因突变的缺失导致靶向治疗无效。2024 年 11 月 27 日收到;2024 年 12 月 4 日修订;2024 年 12 月 6 日接受 © 作者 2024。在 www.questjournas.org 上以开放获取方式发布
腺样囊性癌 (ACC) 是一种罕见的分泌腺恶性肿瘤,具有双重生物学和临床行为。虽然大多数患者最初表现为局部晚期疾病,但 50-60% 的病例会出现远处转移,而这种疾病的治疗选择有限 [1]。我们的团队之前曾根据蛋白质组学和临床数据报告过两种主要的 ACC 分子亚型 [2]。ACC-I 是最具侵袭性的 ACC 类型,其特征是实体组织学、NOTCH1 突变富集、早期发生转移(包括转移到内脏器官)和预后不良(中位总生存期 (mOS) = 3.4 年)。而 ACC-II 更为普遍(占病例的 66%),其特征是非实体组织学(筛状和/或管状)、p63 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上调、主要发生肺转移和总体缓慢病程(mOS = 23 年)。这些差异强调了 ACC 的内在异质性以及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以改善该疾病患者的临床结果。
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罕见的,通常增长且侵略性的头部和颈部恶性肿瘤。尽管具有临床意义,但我们对ACC中细胞进化和微环境的理解仍然有限。我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研究了50个ACC肿瘤组织和33个相邻正常组织的肿瘤内微生物组。这使我们能够表征ACC内的细菌群落,并探索细菌群落结构,患者临床特征和通过RNA测序获得的肿瘤分子特征之间的潜在关联。ACC中的细菌组成与相邻的正常唾液组织中的细菌组成显着不同,并且ACC表现出各种水平的物种丰富度。我们确定了ACC中的两个主要微生物亚型:口服样和肠状。口服样微生物组,其特征在于奈瑟氏菌,瘦素,放线症,链球菌,Rothia和Veillonella的多样性和丰度(通常在健康的口腔中发现)与不太积极的ACC-II分子亚型和改善的患者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口腔癌以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鉴定了相同的口腔属。在两种癌症中,它们都是与更多样化的微生物组,侵略性较低的肿瘤表型相关的共享口腔群落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更好地生存,这些生存率揭示了属属作为ACC和其他头部和颈部癌症中有利微生物的潜在Pancancer生物标志物。相反,肠状肿瘤内微生物组具有低多样性和肠道粘液层降解物种的殖民化,例如菌属,Akkermansia,blautia,blautia,bifidobacterium和entococcus与较差的局面相关联。较高水平的细菌型thetaiotaomicron与生存率明显较差,并且与基于聚糖基基细胞膜成分的肿瘤细胞生物合成呈正相关。
美国德克萨斯州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美国密歇根大学血液学和肿瘤学部,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大学,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大学,美国医学系,匹兹堡医学院,美国匹兹堡,美国菲斯特堡州立大学,科罗尼亚州哥伦比亚省,俄亥俄州哥伦比亚省,俄亥俄州,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市,美国哥伦比亚省哥伦比亚省北部医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肿瘤学综合癌症中心医学系,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美国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田纳西州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田纳西州田纳西州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美国医学院,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旧金山,美国旧金山局,美国旧金山局,i。 City, IA, USA j Banner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Gilbert, AZ, USA k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idney Kimmel Cancer Center,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PA, USA l Prelude Therapeu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ilmington, DE, USA m Center for Head and Neck Oncology, Center for Salivary and Rare Head and Neck Cancers,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Boston, MA, USA
缩写ACC,腺样囊性癌;芯片,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SEQ,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 dab,二氨基苯甲胺; dox,多西环素; EV,空矢量; FDR,错误发现率; GFP,绿色荧光蛋白;去,基因本体论; GSEA,基因集富集分析; HEGF,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Mac,基于模型的芯片序列分析; MBS,MYB绑定站点; NES,归一化富集评分; NSG,正常的唾液腺; p adj,p值调整; PDX,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物; penstrep,青霉素 - 链霉素; RLU,相对光单元; RMA,强大的多阵列平均值; RNA-seq,RNA测序; RT-QPCR,实时定量PCR; siRNA,小干扰RNA; TMA,组织微阵列; TSS,转录开始站点;谁,世界卫生组织; XPDX,Xenostart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物。
腺样囊性癌 (ACC) 有大量患者需要有效的全身治疗,因为目前 FDA 尚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治疗。我们严格审查了在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上注册的 ACC 临床试验 (CT),在病情或疾病下使用“ACC”。我们分析了专门设计用于测试 ACC 药物疗法的试验 (n = 33),其中大多数是单臂 II 期试验,招募了晚期、复发性/转移性、无法治愈的 ACC 病例。根据纳入标准,部位限制、最大 ECOG 状态和疾病进展期各不相同。小分子抑制剂是最常见的研究药物,阿帕替尼、阿西替尼和仑伐替尼在严格的入组标准下显示出最佳效果。总体中位进展时间仍然很短,迫切需要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多努力。旨在测试作用于与 ACC 侵袭性相关的关键途径的药物的 CT 正在进行中,如果证明有效,则代表着一种有希望的途径。
简介:腺样囊性癌 (AdCC) 是一种罕见肿瘤,约占所有唾液腺肿瘤的 10%。它发生在所有年龄组中,女性占多数,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风险因素。尽管 AdCC 表现为生长缓慢的肿瘤,但其特点是多次和晚期复发。因此,我们旨在更新晚期和复发病例的治疗方案知识。材料和方法: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以综合 AdCC 非手术治疗所需的实践知识。总共从 1208 篇可用出版物中选择了 99 篇进行分析。结果:AdCC 被描述为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的基底样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可用于诊断(PS100、波形蛋白、CD117、CKit、肌肉肌动蛋白、p63)和预后(Ki67)。已识别的突变可能带来治疗机会(MYB-NFIB、Notch 1)。检查主要基于颈部和胸部 CT 扫描和 MRI,可以考虑使用 18-FDG 或 PSMA 进行 PET-CT。对于可切除病例,手术治疗仍然是金标准。术后调强放疗是标准治疗方法,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强子疗法。根据现有文献,无法推荐标准化疗方案。结论:目前尚无关于 AdCC 化疗使用的共识,无论是术后同时进行放疗还是转移阶段。此外,可用的靶向疗法尚未提供显着的肿瘤反应。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唾液腺、头颈部肿瘤、流行病学、治疗学
1. Thyparambil SP、Kim YJ、Chambers A 等人 (2018)。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以确定腺样囊性癌的治疗靶点。J Clin Oncol。36(15_suppl):6053 2. Ferrarotto R、Mitani Y、McGrail DJ 等人 (2021)。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定义了分子亚型并确定了治疗靶点。Clin Cancer Res 27(3):852-864 3. Humtsoe, JO。Humtsoe JO、Kim HS 等人 (2021)。新发现的 FGFR1 剪接变体成员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 AXL/AKT 轴发生串扰。Cancer Res。 15;81(4):1001-1013 4. Zammarchi F、Havenith KE 等人 (2022)。ADCT-601 是一种新型吡咯并苯二氮卓二聚体抗体-药物偶联物,靶向表达 AXL 的癌症,临床前开发。Mol Cancer Ther. 1 月 27 日:doi:
目的:腺样囊性癌 (ACC) 是一种罕见的涎腺肿瘤。由于它很罕见,因此目前尚无关于其治疗策略的共识建议。手术、放疗 (RT) 和全身治疗是可选方案。我们旨在评估 ACC 的治疗结果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纳入了 2005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在 Karadeniz 技术大学医学院确诊的 17 名 ACC 患者。我们分析了这 17 名患者的人口统计数据、炎症标志物对总生存期 (OS) 和无进展生存期 (PFS) 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了 10 名女性和 7 名男性。诊断时,6 名患者为转移性,其中 5 名接受了化疗。根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L) 和血小板/淋巴细胞 (T/L) 比率,总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期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可能,应进行转移瘤切除术。 ACC 是一种化疗耐药性疾病,因此化疗只应给予转移性、有症状且健康的患者。我们在有限数量的 ACC 样本中未检测到 T/L 和 N/L 的预后作用。关键词:腺样囊性癌,炎症标志物,唾液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