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等不同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每5秒就有1人中风,每年约有1500万人在脑卒中后出现脑损伤[1]。约85%的脑卒中幸存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其中60%以上的患者经治疗后留下持续性手部功能障碍且无法独立生活[2]。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肌肉无力、肌肉痉挛、肌肉张力改变,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日常活动,如伸手、捡起、移动、穿衣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脑卒中后上肢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治疗的必要条件,也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康复疗法包括物理因素治疗、运动与作业治疗、代偿训练、生物反馈、运动意象疗法、健侧C7神经根移位、针刺、按摩等[5,6]。研究表明,手针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神经,改善患者运动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独立行动有积极的作用[7-10]。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意愿选用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11]。可见,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专家的认可。目前,现有的关于手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循证研究的证据级别都不高。这是因为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随机化实施不严格、盲法程度不同、对照组使用非标准干预措施以及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RCT) 证据等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 RCT 的结果,以确定手针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这将为手针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阐明。本研究的预计完成日期为 2021 年 10 月 15 日。
转移性乳腺癌(MBC)是乳腺癌发展的后期阶段,患者总体生存期往往较短,姑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策略。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约占初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5%~10%,晚期乳腺癌(ABC)患者大多为早期乳腺癌复发转移,并接受过手术及各种辅助治疗(1)。MBC患者往往对各种抗肿瘤疗法有耐药性,且并发症多样,内脏受累,因此预后较差,治愈希望不大。但近年来随着综合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分类治疗、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及新的突破性药物[如氟维司群、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CDK4/6抑制剂、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乳腺癌的疗效和生存期不断提高。乳腺癌不同于其他恶性肿瘤,除了通常的手术、辅助化疗、放疗外,还有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这些进展提高了乳腺癌的生存率。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提出恶性肿瘤应作为慢性病来治疗一样,乳腺癌的诊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1年11月3日,欧洲肿瘤学会(ESO)联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组织全球多学科专家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了首届乳腺癌国际共识大会,制定了第一版乳腺癌国际共识指南(ABC1)(2)。此后,该大会每2年召开一次,更新指南。2011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进一步强调了乳腺癌治疗中的慢性病概念。此后,乳腺癌共识指南每2年更新一次,被称为ABC2(3)、ABC3(4)、ABC4(5)和ABC5(6)。2019年11月14日,第五届乳腺癌国际共识大会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来自全球94个国家的1500余名医务人员及其他代表参加了会议。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醇方案不适合作为一线治疗,考虑到药物的可及性和疗效、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治疗的便捷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多数医生选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卡培他滨的双联口服方案。此前拉帕替尼一直是TKI的主要选择(2-4),但吡咯替尼被证明疗效明显优于拉帕替尼(5-9),并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医保。2020年起,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指南作为曲妥珠单抗失败患者的I级(1A类证据)推荐(10),并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1]》中作为首选方案(1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TKI是我国mBC的二线抗HER2治疗方案,与国外指南和临床实践不同。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曲妥珠单抗美坦辛 (T-DM1) 作为二线抗 HER2 治疗被最近的 NCCN (12)、ASCO (13) 和 ABC6 (14) 指南推荐,但由于缺乏可及性和高昂的费用不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导致中国患者使用 T-DM1 作为二线抗 HER2 药物的概率很低 (15)。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抗 HER2 TKI 治疗,TKI 失败后的后续靶向治疗、首选方案以及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成为了一个问题。缺乏来自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据,但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患者需要接受治疗。CSCO BC 指南 2022 首次描述了 HER2 阳性晚期 BC 中 TKI 治疗失败的情况,该指南基于现有的临床试验数据、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和 HER2 阳性 mBC 专家意见。建议决策应基于之前的治疗。尚无 I 级推荐,II 级选项包括:(I)抗 HER2 ADC [如曲妥珠单抗 deruxtecan (T-DXd)、T-DM1](2A 证据);(II)帕妥珠单抗 + 曲妥珠单抗联合其他(非紫杉烷类)化疗(2A 证据);(III)换用另一种 TKI 联合化疗(2A 证据);(IV)进入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16)。根据现有证据,抗 HER2 ADC 是 TKI 失败后的首选治疗。由于其优越的疗效,T-DXd 在 2022 年的 NCCN、ASCO 和 ABC6 指南中一致被推荐为最佳 ADC。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抗肿瘤治疗方式( 1 )。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前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已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取得了重大临床突破并延长了生存率 ( 2 )。ICI 是抗肿瘤免疫单克隆抗体的关键负调节剂,可阻断免疫检查点蛋白,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D-L1)、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抗原 4 (CTLA- 4) 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 3 (LAG-3) ( 3 )。大约 50% 的癌症患者适合接受 ICI 治疗,并且更多患者获得了长期临床反应 ( 4 )。截至 2023 年 5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 11 种 ICI 上市(表 1)。每年临床试验数量的增加反映了 ICI 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5)。鉴于 ICI 可以抑制 T 细胞并激活免疫反应,它们可以在任何器官中引起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irAE) (6)。虽然任何器官系统都可能与 ICI 相关的 irAE 有关,但 ICI 相关性心肌炎是一种罕见且往往致命的不良事件 (7)。其他心血管毒性包括血管炎、心包炎和心律失常 (8)。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心血管 irAE,尤其是 ICI 相关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具有挑战性 (9)。虽然并不常见(<1% 的癌症患者接受 ICI 治疗)(10,11),但由于筛查标准不一致和症状不特异性,ICI 相关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临床中,心血管irAEs偶见,这种观点可能与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及未能识别早期症状有关(12)。但回顾性研究显示,ICI相关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约为20%-50%(11,13)。ICI相关性心肌炎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一致反映出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了解ICI相关性心肌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和掌握更多的临床信息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期,一些针对ICI相关性心肌炎诊治的权威建议已专门制定,如2022年ESC心脏肿瘤学指南(14)、癌症治疗中的心肌炎(15)。此外,ICI相关心肌炎的处理可参见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指南》(16)。但目前尚无前瞻性试验关注ICI相关心肌炎
PR01 实施实时 AI 引导的胰腺癌导航服务。Kristen M. John 1、Joseph Tenner 2、Yuddy Franco 2、Rolando Croocks 2、Melissa Perez 2、Tara McEvoy 2、Tiffany Zavadsky 2、Kristen Beyer 2、Rita Mercieca 2、Sandeep Nadella 2、Anthony Carvino 2、Matthew Barish 2、Daniel A. King 2。1 纽约州新海德公园扎克医学院,2 纽约州新海德公园 Northwell Health。患者导航旨在克服获取信息的障碍并优化医疗服务,但导航员无法使用传统方法识别预先诊断的患者,从而影响导航效果。我们观察到,2023 年 1 月期间,我们机构确诊的疑似胰腺癌患者存在护理差距:在 67 名新发胰腺癌患者中,只有 36% 的患者在放射学检查和活检之间间隔 22 天接受了活检;30% 的患者在放射学检查和就诊之间间隔 32 天接受了门诊肿瘤科医生的诊治。我们力求通过每日前瞻性 AI 引导识别和导航放射学检查发现疑似胰腺癌的患者,改善患者护理结果。2023 年 6 月,我们实施了 AI 引导的日常工作流程,步骤如下:1) 每隔 24 小时,NLP 模型审查腹部影像报告并标记包含疑似胰腺癌语言的报告;2) 经过培训的协调员和 GI 肿瘤科医生验证新肿块的报告并将这些报告发送给 GI 导航员,3) 导航员安排适当的随访预约,包括 GI 服务、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和临床试验协调员。 2023 年 6 月,该模型识别出 69 名疑似患有新发胰腺癌的患者。19% 的患者立即符合导航条件,并安排在我们机构内进行随访,报告和导航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8 天 - 77% 的患者在门诊肿瘤科医生处就诊,报告和就诊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17.5 天,69% 的患者接受了活检,报告和活检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4.5 天,54% 的患者在多学科胰腺癌肿瘤委员会 (pcTB) 就诊,报告和 pcTB 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16 天。此外,在这其中,我们能够在一个月内招募 4 名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并招募 5 名患者参加生物样本研究。其中 2 名患者参加了 P-1000 研究,该研究已在我们机构开展了 2 年,每月招募率为 0.5。在 81% 的不符合导航条件的患者中,23% 已在我们的系统中找到了肿瘤科医生,23% 在其他机构就诊,23% 不符合条件或不希望进一步检查,30% 仍在接受住院检查。我们表明,AI 引导的工作流程可以改变预先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的转诊模式,为导航员创建新的访问流程,以便更早地干预患者的癌症护理,从而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证据是,成像和活检之间平均间隔 4.5 天,成像和门诊肿瘤就诊之间平均间隔 17.5 天,而我们传统的癌症护理方法平均间隔 22 天和 32 天。此外,自实施该工作流程以来,我们机构的胰腺癌临床试验入组和生物样本收集速度迅速加快,仅一个月内就入组了 4 名患者,收集了 5 个生物样本。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将这一创新框架扩展到其他癌症类型。
迄今为止,荷兰已批准以下五种 COVID-19 疫苗用于主动免疫 SARS-CoV-2:BioNTech/辉瑞 (Comirnaty®)(1)、Moderna (Spikevax®)(2)、阿斯利康 (Vaxzevria®)(3)、杨森 (Jcovden®)(4) 和 Novavax (Nuvaxovid®)(5)。BioNTech/辉瑞和 Moderna 均为 mRNA 疫苗,阿斯利康和杨森均为载体疫苗,Novavax 为含有皂苷基基质-M 免疫刺激佐剂的蛋白质亚单位疫苗 (1-5)。自荷兰启动针对 SARS-CoV-2 的大规模免疫计划(2021 年 1 月)以来,截至 2023 年 10 月 1 日最新 Corona 仪表板更新,已有 12,370,518 人接受了基础疫苗接种,4,187,145 人在 2022 年秋季的最后一轮重复疫苗接种中接受了重复剂量接种(6、7)。截至 2023 年 8 月 16 日,荷兰药物警戒中心 Lareb 直接从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那里收到了 254,293 份有关 COVID-19 疫苗的报告。大多数报告涉及 BioNTech/Pfizer(127,995),其次是 Moderna(53,497)、AstraZeneca(38,036)、Janssen(15,099)和 Novavax(60)。荷兰药物警戒中心 Lareb 旨在调查是否存在特定的临床描述,可以表明迄今为止未知的与 COVID-19 疫苗接种相关的长期不良反应。总共收到 2,282 份报告,共包含 5,245 起长期免疫后不良事件 (AEFI)。长期 AEFI 被定义为在接种 COVID-19 疫苗后发病时间为 28 天或更短且持续时间为 6 个月或更长时间的 AEFI。仅报告恢复的 AEFI 的持续时间。对于未恢复和恢复中的 AEFI,持续时间的假设是通过从报告日期中减去 AEFI 的开始日期来得出的。不符合此条件的报告不会被选中。此外,未选择包含 COVID-19 感染后 28 天内发病的长期 AEFI 的报告,以降低报告的症状与 COVID-19 感染有关的可能性。此外,未选中预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的 (严重) AEFI 报告,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 或各种形式的血栓形成。报告最多的长期 AEFI 是疲劳 (n=531)、肌痛 (n=399)、关节痛 (n=382)、头痛 (n=283) 和不适 (n=250)。较少但同样频繁报告的长期症状是呼吸困难 (n=86) 和心悸 (n=66)。此外,还报告了其他“长期类似 COVID 症状”,例如感觉异常 (33)、肌肉无力 (23) 和注意力障碍 (24)。报告包含多种长期 AEFI 组合。为了了解重点关注何处,对所有选定的长期 AEFI 报告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对报告的 AEFI 组合进行了调查,以查看数据中是否存在临床聚集现象。临床评估人员审查了每组个案,以了解是否存在临床描述、患者是否接受过医疗专业人员的诊治、是否进行了诊断程序以及是否做出了诊断,以及其他信息要素。基于此审查,结合科学文献和新闻稿中关于长期 COVID 的病例描述,我们决定进一步重点分析类似长期 COVID 的症状 (8-11)。报告的选择根据前面提到的长期 COVID 病例描述,我们对 COVID-19 感染后长期 COVID 中常见的以下症状组进行了分类:周围神经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心血管症状(包括 P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