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血动物(包括鸟类)肠道中自然存在的大肠杆菌是淡水水质监测中粪便污染的常用指标,可作为粪便污染和病原体的替代指标(1)。然而,目前用于计数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无法区分粪便大肠杆菌和归化或环境相关的“类大肠杆菌”菌株,也称为大肠杆菌隐蔽进化枝(2-4)。Escherichia whittamii(隐蔽进化枝 2)(5)、Escherichia ruysiae(隐蔽进化枝 3 和 4)(6)和 Escherichia marmotae(隐蔽进化枝 5)(7)是最近描述的类群,但宿主物种和环境持久性仍有待确定。该项目专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属的全基因组测序。来自环境来源(淡水、河流沉积物、水生生物膜、土壤和鸟类及哺乳动物的粪便)。菌株是在研究对比土地使用对大肠杆菌属的影响的研究中获取的,并按照之前描述的方式进行培养(8)。大肠杆菌和新大肠杆菌属的基因组数据将提供有关这些细菌在环境中存活的信息和更准确的粪便追踪,从而能够识别并迅速解决影响水道的最严重污染源。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