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4 年 9 月,全球 99% 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能力都基于晶体硅,因为这种技术价格低廉、性能卓越且经久耐用。晶体硅组件约四分之三的经济价值来自四种矿物:硅、银、铝和铜,这些矿物的生产通常不会过度集中在地理上。 • 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供应链(即多晶硅、锭、晶片、电池和组件)中,中国和中国制造商的份额通常大大超过 80%,有时接近 100%。任何供应链都不应该如此依赖一个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多元化努力在世界各地(例如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开展的原因。 • 中国行业在太阳能光伏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已经成功实现了规模经济的最大化,并且围绕垂直整合的公司组织良好。此外,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具有创新性,并得到政府的有效支持。此外,中国还受益于可负担的电价,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太阳能光伏制造业是电力密集型产业。• 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因侵犯人权、不公平贸易行为和依赖煤电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受到严厉批评。此外,中国积极的出口战略被指责为太阳能光伏产品供应过剩,导致价格跌至谷底并造成经济损失。• 在美国,已经实施了补贴(即税收抵免)和保护主义措施相结合的政策。许多新项目已经宣布,现在需要实现它们。• 欧洲试图在增加制造能力和利用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之间平衡自身利益。到目前为止,需求优先于国内供应,因为降低电价和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更紧迫的问题。• 日本将重点放在钙钛矿电池上,这是一项有前途的技术,但尚未完全准备好进行商业部署。然而,这一战略不应成为不更积极地安装晶体硅的借口。经济实惠的快速脱碳不需要等待钙钛矿成为主流。• 尽管东南亚和印度的关注度较低,但它们对太阳能光伏供应链的多样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有补贴。在印度,已经实施了国产成分要求和关税。• 除了这些努力之外,太阳能光伏回收和钙钛矿等新技术有可能在 2030 年代成为中国晶体硅模块的替代品。要起飞,这些解决方案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 中国仍将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供应链中保持一定的主导地位,但全球范围内制造能力多元化的进步将使全球太阳能光伏供应链更加强劲。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