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简化剪接机制的示意图。(a)由三个外显子(E1,E2和E3)组成的前MRNA的通用图以及具有外显子和内含剪接调节元件(ESE,ESS,ISE,ISE和ISS)的两个内含子(外显子之间)。剪接因子(SF)识别调节元件,然后将内含子插入,并产生连续的编码mRNA序列。(b)包含外显子11和12(E11和E12)和内含子11的Col6a1前MRNA段。内含子11的侧面是5'剪接供体(SD)和3'剪接受体(SA)位点。在正常条件下,在没有改变剪接的变体的情况下,内含子11被剪接,并且E11和E12在结果的转录本中连接在一起。(c)用C.930+189c> t变体(RNA中的C> u)从COL6A1基因转录的Pre-MRNA。该变体创建了一个新颖的5'SD位点,并激活了一个先前休眠的3'SA位点,位于新型SD位点上游的72个核苷酸(NT)。如果这两个新站点被剪接体识别,则在成熟的mRNA中将72 nt长的伪外exon(PE)插入E11和E12之间。只有确认新颖的5'SD位点时,将其上游的72 nt长PE和115 nt长的区域都插入成熟的mRNA中。但是,后一个成绩单不超过框架,而不会被翻译而降级。当两个新地点都没有识别出来时,会产生野生型成熟的转录本。(d)剪接切换ASOS在空间上阻止剪接体识别新颖的5'SD位点,并从成熟的转录本中从整个内含子11中获得正确的剪接

ullrich

ullrichPDF文件第1页

ullrichPDF文件第2页

ullrichPDF文件第3页

ullrichPDF文件第4页

ullrich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