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大多数人类是昼行性的,这意味着他们通常白天醒着,晚上睡觉。然而,许多其他动物并非如此,它们喜欢夜生活,全天休息。那么大脑如何决定我们是夜行性还是昼行性呢?许多生理过程,如清醒或睡眠,都与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同步。这些活动由称为昼夜节律钟的分子振荡器调节,它由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回路组成,使过程以〜24 小时的周期发生。就像管弦乐队中的乐器一样,这些遍布全身的时钟发出的“滴答声”必须协调一致,以协调不同器官的活动。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这首交响曲的指挥是“主昼夜节律时钟”,它位于视交叉上核 (SCN),这是大脑下丘脑区域内约 20,000 个神经元组成的一个集群。SCN 中的每个神经元都会根据昼夜循环调整其电活动,最终产生身体遵循的节律输入(Reppert 和 Weaver,2002 年)。

神经元如何适应昼夜节律

神经元如何适应昼夜节律PDF文件第1页

神经元如何适应昼夜节律PDF文件第2页

神经元如何适应昼夜节律PDF文件第3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
2021 年
¥1.0
2024 年
¥1.0
2023 年
¥1.0
2020 年
¥3.0
2024 年
¥1.0
2022 年
¥14.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