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经济学:缺失的环节,还是不必要的迂腐?

微观经济学通常关注个体经济行为者的最佳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从鸟瞰视角考虑经济体的行为和经济数据。但如果这两个标签不足以涵盖整个经济学怎么办?经济学家是否因为未能跳出这些“大或小”的标签而错过了什么?这就是“中观经济学”这一术语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它声称是经济学领域一直缺失的至关重要的中间地带。这个术语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它最早由经济学家黄耀光于 1986 年创造),但尚未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流行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这个术语的关注还不够,还没有产生大量的研究。或者,可能是因为在经济学领域,这种区别根本不必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双方的观点,帮助您形成自己的明智观点。中观经济学会成为下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分支领域,就像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和之前的其他分支一样吗?还是说它过于迂腐?在讨论推广这一新标签的潜在利弊之前,让我们先定义它。定义中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通常被定义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介”,但这个定义相当欠缺,因为它没有解释

来源:INOMICS

每个人都听说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术语在经济学领域根深蒂固,甚至外行人通常都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经济学家分析的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被贴上其中一个标签。

微观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通常关注个体经济行为者的最佳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从鸟瞰的角度考虑经济体的行为和经济数据。

但如果这两个标签不足以涵盖整个经济学呢?经济学家是否因为未能跳出这些“大或小”的标签而错过了什么?

这就是“中观经济学”一词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它声称是经济学领域一直缺失的至关重要的中间地带。这个术语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它最早由经济学家黄耀光于 1986 年创造),但尚未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流行起来。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术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还没有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或者,可能是因为在经济学领域,这种区别根本不必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双方的观点,帮助您形成自己的明智意见。

中观经济学会成为下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子领域,就像博弈论、行为经济学以及之前的其他领域一样——还是它过于迂腐?在讨论推广这个新标签的潜在利弊之前,让我们先定义它。

定义中观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通常被定义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介”,但这个定义相当欠缺,因为它没有解释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您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那么您并不孤单。现在是时候讨论推广中观经济学标签的优点了。

中观经济学的优点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