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tlefish 配备了两个机械臂,可与水下基础设施互动

对于水下机器人,有些任务很容易实现自动化,而另一些任务则最好使用手动远程控制来处理。乌贼提供了两全其美的优点,而且它巧妙地改变其位置以容纳两只手臂。

来源:Robogeek新闻频道(关于机器人技术的俄罗斯与世界新闻)

对于水下机器人,有些任务很容易实现自动化,而另一些任务则最好使用手动远程控制来处理。乌贼提供了两全其美的优点,而且它巧妙地改变其位置以容纳两只手臂。

自动水下航行器 Cuttlefish 由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DFKI) 的一个团队开发,是大型海洋机器人项目 Mare-IT 的一部分。

该实验性电池供电设备长 2.8 米,重 1,200 kg,能够在深达 1,500 m 的深度运行,并且借助八个电动推进器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动。它还具有三个摄像头、一组 LED 聚光灯和两个在不使用时折叠到底部的臂。

这个想法是,Cuttlefish 不是每次使用时都从水面舰艇上部署,而是存储在水下机库中,该机库配备了位于海上石油平台或风力涡轮机等结构旁边的充电器。为了执行结构检查等日常任务,它将自动退出机库并保持水平状态进行检查。它将使用前置摄像头和车载计算机上运行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控制。

然而,对于需要人工干预的更复杂的任务,操作员将能够接管手动控制。控制将通过从设备到地面卫星通信浮标的光缆进行实时控制。

进入ROV模式时,机器人旋转并垂直悬停。佩戴微软 HoloLens 耳机的操作员将使用语音命令和物理控制器控制机器人的手臂,重点关注来自 Cuttlefish 底部两个摄像头的立体视频图像。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