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严重程度,通过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 (MG-ADL)、重症肌无力定量 (QMG) 和重症肌无力综合 (MGC) 总分衡量 •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RQoL) 和疲劳,通过修订的 15 部分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 (MG-QoL 15r) 总分衡量 • 不良反应 • 严重的不良反应 • 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 • 特别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例如感染和侵染
在主要研究 VLA1553-301 中,接种疫苗后 10 天内报告了征求的全身和注射部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由参与者在参与者电子日记中报告,并记录在电子病例报告表的 AE(不良事件)页面上。总体而言,1,553/3,082(50.4%)的 IXCHIQ 接受者和 279/1,033(27.0%)的安慰剂接受者经历了至少一次征求的全身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20%)是头痛(31.6%)、疲劳(28.5%)和肌痛(23.9%),其中大多数(>95%)为轻度至中度。总体而言,463/3,082 (15.0%) IXCHIQ 接受者与 115 (11.1%) 安慰剂接受者经历了至少一次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10%) 是压痛 (10.6%)。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得到缓解,平均持续时间为 2 天。
方法与结果:纳入了接受踝臂指数测试的连续患者(2015 年 4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训练、验证和测试子集(60%/20%/20%)。深度神经网络在静息胫后动脉多普勒波形上进行训练,以预测 5 年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主要不良肢体事件和全因死亡。然后根据训练集中每个预测分数的四分位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在总共 11 384 名患者中,10 437 名患者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平均年龄 65.8±14.8 岁;40.6% 为女性)。测试子集包括 2084 名患者。在 5 年的随访期间,共有 447 人死亡、585 起重大不良心脏事件和 161 起男性事件。调整年龄、性别和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后,胫后动脉波形的深度神经网络分析可独立预测 5 年内的死亡(风险比 [HR],2.44 [95% CI,1.78–3.34])、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R,1.97 [95% CI,1.49–2.61])和主要不良肢体事件(HR,11.03 [95% CI,5.43–22.39])。
Márcia Pedro da Silva 1 Nursing graduate Ramille Araújo da Silva 1 Nursing graduate Francisco Diemeson Bezerra Dodó 2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Dante de Matos Morae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Lívia Furtado Medeiro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Raimunda Moreira de Oliveira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Odeon Parente Aguiar Júnior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Letícia Soares Teles de Meneze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Fabiane Caxias de Paula Carvalho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David Jeivan Santos Rodrigue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Francisco Gabriel Santos da Silva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Wascelys Bernardino Martin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Luana Hellen Bezerra de Sousa Araújo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Gabriella Giacomini Allemany dos Santos 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Leandro Oliveira André 12 Undergraduate in Medicine Gustavo dos Reis Leite 2 医学本科 André Vinícius Vasconcelos 2 医学本科 João Gabriel Rodrigues Botelho 2 医学本科 Ana Julia Veras Salgueiro 2 医学本科
摘要背景:高药物素养是适用理性药物的基础,对于严重不良药物反应的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药物素养水平,并确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药物素养与皮肤不良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正在接受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方法:这是一项从2020年5月至9月进行的横断面研究。总共296名NSCLC患者从中国河南的医院招募了有针对性的EGFR-TKI治疗。结构化问卷用于评估皮肤不良药物反应和药物素养。Pearson的相关分析和二元逻辑恢复分析是为了确定药物素养与招募患者皮肤不良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样本由296名患者组成,缓解率为92.5%。皮肤不良药物反应的平均得分和药物素养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83±0.91和6.54±2.78。总共有188名患者(63.5%)被认为具有中度药物素养。亚组分析表明,除了药物素养外,其他一些因素,包括教育水平,合并症,营养状况,血介介素-6水平和综合药物施用是常见因素,这些因素有助于在有针对性的EGFR-TKI治疗下NSCLC患者中各种不良皮肤药物反应。According to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ski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ge (B = − 3.929, P = 0.000), sex (B = -4.062, P = 0.000), educational level (B = 2.712, P = 0.002), comorbidity (B = 3.297, P = 0.001), eczema his- tory (B = 2.996, P = 0.001),营养状况(b = -4.891,p = 0.000),血介素-6水平(b = -2.143,p = 0.013),血液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b = -4.015,p = 0.000),药物的组合(b = -3.183,p = 0.183,p = 0.048),以及p = 0.048)和p = 0.048; 0.000)。
精选安全信息:禁忌症:对派姆单抗或任何非活性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KEYTRUDA。特殊警告和使用注意事项: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接受派姆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了下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严重和致命病例。免疫相关-肺炎、结肠炎、肝炎、肾炎、内分泌疾病和皮肤不良反应。其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已报告以下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葡萄膜炎、关节炎、肌炎、心肌炎、胰腺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结节病、脑炎、脊髓炎、血管炎、硬化性胆管炎、胃炎、非感染性膀胱炎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在使用 pembrolizumab 治疗期间发生的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都是可逆的,可通过中断 pembrolizumab、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或支持性治疗来控制。在最后一次使用 pembrolizumab 后也发生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影响一个以上身体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同时发生。对于疑似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应确保进行充分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原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暂停使用派姆单抗并给予皮质类固醇。当不良反应改善至≤1级时,应开始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剂量并持续至少1个月。根据临床研究的有限数据,对于使用皮质类固醇无法控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全身免疫抑制剂。如果不良反应恢复至≤1级且皮质类固醇剂量已减少至≤10毫克泼尼松或等效剂量/天,则可在最后一次使用 KEYTRUDA 后12周内重新开始使用派姆单抗。对于任何复发的3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和任何4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毒性,必须永久停用派姆单抗,但使用替代激素控制的内分泌疾病除外。移植相关不良反应:使用派姆单抗治疗可能会增加实体器官移植接受者的排斥风险。在接受过派姆单抗治疗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的 cHL 患者中,曾观察到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和肝静脉闭塞病 (VOD) 病例。输液相关反应:接受派姆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曾报告出现严重的输液相关反应,包括超敏反应和过敏反应。派姆单抗与化疗联合使用:对于年龄≥75 岁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此组合。怀孕和哺乳:怀孕和哺乳期间不应使用 KEYTRUDA。不良反应:Pembrolizumab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包括严重反应)在开始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停用 Pembrolizumab 后会得到缓解。Pembrolizumab 单药治疗:临床研究评估了 7,631 名不同肿瘤类型、四种剂量(每 3 周 2 mg/kg bw、每 3 周 200 mg 或每 2 或 3 周 10 mg/kg bw)Pembrolizumab 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在该患者群体中,中位观察时间为 8.5 个月(范围:1 天至 39 个月),Pembrolizumab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劳(31%)、腹泻(22%)和恶心(20%)。报告的单药治疗不良反应大多为 1 级或 2 级。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和严重输液相关反应。派姆单抗联合化疗:临床研究评估了派姆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研究对象为 3,123 名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每 3 周接受 200 mg、2 mg/kg bw 或 10 mg/kg bw 派姆单抗治疗。在这一患者群体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贫血 (55%)、恶心 (54%)、疲劳 (38%)、中性粒细胞减少 (36%)、便秘 (35%)、脱发 (35%)、腹泻 (34%)、呕吐 (28%) 和食欲下降 (27%)。 NSCLC 患者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 67%,单纯化疗为 66%;HNSCC 患者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 85%,化疗+西妥昔单抗为 84%;食管癌患者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 86%,单纯化疗为 83%;TNBC 患者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 80%,单纯化疗为 77%;宫颈癌患者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 82%,单纯化疗为 75%。派姆单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联合使用:临床研究中,共纳入 1,456 名晚期 RCC 或晚期 EC 患者,评估了派姆单抗与阿昔替尼或仑伐替尼联合使用治疗晚期 RCC 以及与仑伐替尼联合使用治疗晚期 EC 的安全性,这些患者每 3 周接受 200 mg 派姆单抗治疗,并酌情每天两次接受 5 mg 阿昔替尼治疗或每天一次接受 20 mg 仑伐替尼治疗。在这些患者群体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58%)、高血压(54%)、甲状腺功能减退(46%)、疲劳(41%)、食欲下降(40%)、恶心(40%)、关节痛(30%)、呕吐(28%)、体重下降(28%)、发音困难(28%)、腹痛(28%)、蛋白尿(27%)、手掌足底红肿感觉异常综合征(26%)、皮疹(26%)、口腔炎(25%)、便秘(25%)、肌肉骨骼疼痛(23%)、头痛(23%)和咳嗽(21%)。肾细胞癌患者中,派姆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或仑伐替尼治疗的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而舒尼替尼单药治疗的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EC 患者中,派姆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9%,而化疗单药治疗的 3-5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数据基于接受四次派姆单抗治疗的患者(每 3 周 2 mg/kg bw、每 2 或 3 周 10 mg/kg bw 或每 3 周 200 mg):肺炎 (4.2%)、结肠炎 (2.1%)、肝炎 (1.0%)、肾炎 (0.5%)。免疫相关内分泌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1.0%)、垂体炎(0.7%)、甲状腺功能亢进(5.2%)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2.3%)。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1.7%)。
摘要:目的:评价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我院呼吸科行FB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缝隙护理(SN)组100例和常规护理(RN)组100例。RN组给予常规护理,SN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融入无缝隙护理。对比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不良反应、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SAS评分系统结果显示,2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相似(P>0.05);术前SN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0.001)及同期RN组(P<0.001);SN组痰中带血、咳嗽、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RN组(P分别为0.027、0.009、0.037、0.030)。FB前RN组与SN组血清IL-6、IL-17、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6、0.320、0.410、0.025)。无缝隙护理后,SN组体力活动、疼痛、睡眠、情绪反应、精力等NHP评分与R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SN组患者满意度为91.0%,RN组患者满意度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策略可降低FB术前焦虑水平,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FB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