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和黄医学索凡替尼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协同潜力以及与恒瑞卡瑞珠单抗的抗 PD-1 活性的协同潜力,促进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 和黄医学(中国)有限公司(“和黄医学”)今天宣布启动一项 II/IIIII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和黄医学候选药物索凡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恒瑞医药”)的 PD-1 抗体卡瑞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合用于治疗中国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的一线疗效。PDAC 是一种外分泌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胰腺癌形式。首位患者于 2024 年 5 月 8 日接受了第一剂治疗。PDAC 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占胰腺癌病例的 90% 以上。全球估计有 511,000 人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2022 年导致约 467,000 人死亡,平均五年生存率不到 10%。在中国,估计有 119,000 人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2022 年导致约 106,000 人死亡。1 化疗、手术和放疗等治疗方法很常见,但并未显示出对患者预后的显著改善。不到 20% 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存活超过一年。 2 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的 II/II 期试验,旨在评估索凡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未接受过全身抗肿瘤治疗的转移性胰腺癌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初步安全性磨合阶段之后,该研究的 II/II 期可能会招募另外 500 名患者,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 (OS)。其他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 (ORR)、无进展生存期 (PFS)、疾病控制率 (DCR)、安全性、生活质量、缓解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更多详细信息可在 clinicaltrials.gov 上使用标识符 NCT06361888 找到。 HUTCHMED 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苏伟国博士表示:“新兴数据(包括在 ASCO 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者发起的研究数据)表明,与现有的转移性 PDAC 化疗相比,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的组合具有良好的疗效。3 我们希望此次合作能够让我们为患者带来新的、可能改变生活的治疗选择。”
卵巢癌是全球报道的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上皮性卵巢癌的初始标准辅助化疗通常是铂类药物,如顺铂或卡铂,与紫杉烷联合使用。然而,尽管手术切除了肿瘤并且对一线化疗的初始反应率很高,但大约 80% 的女性会出现癌症复发。有效的策略,包括化疗和新的研究模型,对于改善预后是必要的。复制应激反应 (RSR) 是肿瘤发展的特征,包括卵巢癌。因此,RSR 通路和 DNA 修复蛋白已成为抗癌药物开发的新领域。尽管临床试验表明,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的女性对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PARPi) 的反应率约为 40%,但 PARPi 负责抑制肿瘤,但不能完全消退肿瘤。最近的报告表明,由于 TP53 基因或特定 DNA 修复蛋白突变导致同源重组 (HR) 活性受损的细胞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和 Rad3 相关蛋白 (ATR) 抑制剂特别敏感。复制压力激活 DNA 修复检查点蛋白 (ATR、CHK1),从而防止进一步的 DNA 损伤。本综述介绍了 DNA 修复检查点抑制剂作为单一药物的使用以及将这些抑制剂与 DNA 损伤化合物结合用于卵巢癌治疗的策略,以及用于优化卵巢癌治疗的新平台。
癌细胞可塑性是三阴性乳腺癌 (TNBC) 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治疗诱导的肿瘤细胞可塑性和相关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使用全基因组 CRISPR-Cas9 筛选,我们研究了用 γ 分泌酶抑制剂 (GSI) 治疗的 NOTCH 驱动的 TNBC 的逃逸机制,并确定 SOX2 是 Notch 抑制耐药性的靶点。我们描述了 Notch 信号和 SOX2 之间的一种新型相互抑制反馈机制。具体而言,Notch 信号通过其 HEY 家族的靶基因抑制 SOX2 表达,而 SOX2 通过与 RBPJ 直接相互作用抑制 Notch 信号。这种机制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状态,其中 NOTCH 阳性 TNBC 更像上皮细胞,而 SOX2 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诱导癌症干细胞特征和 GSI 耐药性。为了抵消单药治疗引起的肿瘤复发,我们分别评估了 GSI-紫杉醇和达沙替尼-紫杉醇联合治疗对 NOTCH 抑制剂敏感和耐药的 TNBC 异种移植的效果。这些独特的预防组合和二线治疗方案依赖于 TNBC 中的 NOTCH1 和 SOX2 表达,能够诱导肿瘤生长控制并减少转移负担。
尽管软组织肉瘤 (STS) 的发病率较低,但全球每年仍有数十万新发 STS 病例,其中约一半最终进展为晚期。目前,化疗是晚期 STS 的一线治疗,多线化疗或不同 STS 组织学亚型的联合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存在困难。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全面回顾了各种化疗药物在 STS 治疗中的疗效,然后描述了不同 STS 亚型的敏感药物的现状。蒽环类药物是晚期 STS 最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异环磷酰胺、曲贝替定、吉西他滨、紫杉烷、达卡巴嗪和艾日布林在 STS 中表现出一定的活性。长春花碱类药物(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长春瑞滨、长春新碱)对某些特定类型的STS有重要治疗作用,如横纹肌肉瘤、尤文氏肉瘤家族肿瘤,而对其他亚型疗效较弱。其他化疗药物(甲氨蝶呤、顺铂、依托泊苷、培美曲塞)对STS疗效较弱,较少使用。需根据不同的组织学亚型选择特定的二线或以上化疗药物。本综述旨在为生存期越来越长的晚期STS患者多线治疗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摘要表观遗传治疗可增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NACT),并可能有助于受 NACT 影响的术后伤口愈合。我们的研究调查了:(1)经典紫杉醇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的独立细胞毒性和与表观遗传药物联合使用的细胞毒性。(2)紫杉醇和表观遗传治疗后对乳腺癌复发的可持续抑制。(3)联合和不联合表观遗传治疗的紫杉醇对脂肪干细胞 (ASC) 治疗后活力和伤口愈合潜力的影响。对 TNBC 和 ASC 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在无药培养基中处理和恢复。通过细胞计数和 MTT 试验测量细胞活力。用划痕试验测试伤口愈合情况。与单独使用标准化疗相比,表观遗传药物联合使用对 TNBC 细胞的毒性增加。此外,紫杉醇与表观遗传治疗相结合会产生癌症毒性,这种毒性在药物去除后对 TNBC 细胞具有持续性,对 ASC 伤口愈合能力的影响极小。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使用表观遗传药物对 TNBC 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并会阻止 TNBC 治疗后的恢复,同时保持 ASC 伤口愈合能力。这种策略可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 TNBC 患者接受 NACT 后的术后伤口愈合。
乳腺癌(BC)是全世界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卑诗省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仍然导致耐药性引起的生存率较低和预后不良。有某些通常用于卑诗省患者的化学治疗,内分泌和靶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烷,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这些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复杂的,尚未完全阐明。据报道,非编码RNA(NCRNA),例如微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圆形RNA(CIRCRNA)在调节肿瘤发育和抗体疗法抗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这些NCRNA在BC化学治疗,内分泌和靶向耐药性中的机制不同。 本综述旨在揭示NCRNA在BC耐药性中的机制和潜在功能,并突出NCRNA作为实现BC患者改善治疗结果的新目标。据报道,非编码RNA(NCRNA),例如微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圆形RNA(CIRCRNA)在调节肿瘤发育和抗体疗法抗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这些NCRNA在BC化学治疗,内分泌和靶向耐药性中的机制不同。本综述旨在揭示NCRNA在BC耐药性中的机制和潜在功能,并突出NCRNA作为实现BC患者改善治疗结果的新目标。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LGSC) 是一种形态学和分子学上不同的卵巢癌亚型,约占浆液性癌的 10%。与更常见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相比,女性通常发病年龄较小,临床病程较长。目前,LGSC 的主要治疗与其他上皮性卵巢癌亚型相同,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包括减瘤手术和铂类/紫杉烷化疗。原发性手术细胞减灭至无可见残留疾病仍然是一个关键的预后因素;然而,由于 LGSC 的低反应率,在前期和复发情况下使用铂类化疗受到质疑。大多数 LGSC 表达类固醇激素受体,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于化疗后的内分泌维持治疗,尤其是那些在手术完成时有残留疾病证据的患者。在复发情况下,虽然激素疗法可以提供疾病稳定且毒性相对较低,但客观反应率仍然很低。正在研究提高反应率的策略,包括与 CDK4/6 抑制剂联合使用。LGSC 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基因的激活体细胞突变患病率很高,最常见的是 KRAS 、 BRAF 和 NRAS 。曲美替尼是一种 MEK 抑制剂,已证明其疗效优于化疗和内分泌疗法。联合使用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仍然是 LGSC 治疗的活跃研究领域。
摘要背景: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包括一组由于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分化和正常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丧失而导致的一组异质性和复杂疾病。本研究的明确旨在评估高等教育医院乳腺癌患者化学治疗剂的处方模式。材料和方法:符合包容性标准的患者的人口统计细节和所需的相关治疗图表已被输入特殊设计的成像,以根据标准NCCN指南评估处方模式。该研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医学肿瘤科,SVIMS,SPMC(W),Tirupati和Andhra Pradesh进行。结果:本研究中总共包括75名患者。发现最规定的组合方案是阿霉素,环磷酰胺和紫杉烷(ACT),在29.33%的患者中被使用。曲妥珠单抗是10.6%的患者中规定的单疗剂。除了ondansetron,地塞米松和兰代丁外,几乎在所有患者中都被认为,异丙嗪和PEG Filgrastim已设置为53.3%和44%。13例患者的新辅助化疗,30例患者的辅助化疗,仅建立了32例患者的化学疗法。结论:规定的药物已被确定为合理,并被认为排除了疾病的发展,以使遵守各自的NCCN指南。较小的图案长度可能是停止内强度分析的限制。
目的:PIK3CA和TP53是乳腺癌(BC)中最普遍的突变基因。先前的研究表明,伴随的PIK3CA/TP53突变与较短的无病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由于其临床实用性仍然未知,因此我们旨在分析该共同享受的预后和预测作用。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在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被诊断出患有BC的患者,他们接受了下一代测序。分析了伴随PIK3CA/TP53突变与临床病理和突变特征以及新辅助系统治疗(NST)反应的相关性。使用乳腺癌国际财团(Apabric)数据集的分子分类学来验证并发突变与生存结果之间的关联。结果:在GDPH队列中,伴随PIK3CA/TP53突变与更具侵略性的表型相关,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状态,激素受体负面状态,高KI-67表达,高组织学等级,高组织学等级,高级TNM阶段和其他遗传偏移。共突变还对NST(尤其是含紫杉烷的方案)的反应更差(优势比,3.767; 95%置信区间,1.205-13.087; p = 0.028)。在代理队列中伴随的PIK3CA/TP53突变和存活率差之间观察到了显着的关联。结论:伴随的PIK3CA/TP53突变不仅提出了不利的特征和卑诗省的预后不良,而且比单独使用TP53突变所赋予的NST益处更少。
摘要:20-30% 的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受体酪氨酸激酶过度表达,与预后不良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有关。大多数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加 HER2 靶向治疗。HER2 靶向疗法的开发是侵袭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尽管抗 HER2 单克隆抗体具有疗效,但仍将其与辅助化疗相结合以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最近,一类称为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的治疗方法的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利用 HER2 靶向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各种小分子(如微管蛋白抑制剂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强效细胞毒作用。迄今为止,两种靶向 HER2 的 ADC 已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Ado-曲妥珠单抗 emtansine (T-DM1;Kadcyla ® ) 和 fam-曲妥珠单抗 deruxtecan-nxki (T-Dxd;Enhertu ® )。Kadcyla 和 Enhertu 被批准用于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紫杉烷疗法后的二线治疗。ADC 在 HER2 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成功为该疾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进展。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 HER2 的基本生物学、其下游信号通路、当前可用的抗 HER2 治疗方式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用于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的 ADC 的最新临床和安全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