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了确定船体阻尼系数的全尺寸和模型试验方案。文献调查讨论了船舶振动阻尼的现有数据,并评估了过去使用的分析和实验技术。现有的船舶阻尼数据已被证明不足以做出可靠的振动预测。讨论了一种方案,用于通过实验分离与每种重要振动模式相关的阻尼系数,以及将总阻尼分解为单独的分量(结构、货物和流体动力学),并确定阻尼沿船体的分布。讨论了用于减少实验数据的激励装置和分析方法,以及对两艘船(一艘 74,000 吨级的大湖矿砂船和一艘 30,000 吨级的集装箱船)的具体应用。
本报告介绍了为模拟船体用钢的全尺寸性能而进行的宽板拉伸试验的结果。通过在新型宽板试验机上进行一系列 19 项试验,首先获得了有关宽钢板快速断裂的起始和扩展的信息。试验材料是厚度为 3/4 英寸的压力容器钢 ASTM A212 B 级。然后,将这些信息和开发的技术应用于厚度为 1-3/8 英寸的 ABS C 级钢的总共 18 项试验。所有样品宽 10 英尺,其中 3 个样品纵向加强。试验温度范围为 -100°F 至室温环境温度 +75”F。疲劳裂纹或脆性珠被用作裂纹起始物,并引入了较大的残余应力。
美国海军上校 C. M? Tookej,长滩海军舰艇,美国海军指挥官 H. G. Bowen,Code Re-3~ 军械局指挥官R. S. Mandelkorn,美国海军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 A. AmiFiki,船厂和船坞局 A. G. Bissell,舰船局 J. W. Jenkins,舰船实验室 Carl Hartbower,海军研究实验室 Noah Kahm,纽约海军造船厂 A. S. Marthens,舰船局,0. T. Markke,海军研究实验室 W. E. McKenzie,冶金分公司,海军枪械工厂 ‘ J. E. McCambridge,工业测试实验室,费城。海军造船厂 N. E. Prorrtisel,航空局海军研究实验室海军研究实验室,机械部门海军研究实验室,冶金 sGCtiOZl 研究生院,美国海军学院和 48 - 美国海军工程实验站。,..' 纽约海军造船材料实验室。,
船舶建造中最近的一项发明是使用屈服强度为 100,000 psi 的高强度低合金钢作为船体结构元件,从而实现独特的设计概念。这一应用是重要的一步,但材料的行为需要进一步定义。为了船东、设计师和制造商的利益,船舶结构委员会发起了一个项目,以确定应使用哪些机械性能作为判断性能的标准,评估大型焊件以确定标准是否合适,并选择与大型试验相关的小型实验室试验。对造船厂和船舶修理厂的调查显示,这些新材料仅用于船体的关键强度元件。焊接程序通过爆炸膨胀试验进行鉴定,以确定安全操作温度极限。对这些材料及其焊接件的性能的调查表明,热影响区可能比未受影响的基板更容易出现裂纹并发展,但结论是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建立适用性标准。建议进行实验室调查,以确定环境和循环应力对缓慢裂纹发展的影响,并确定焊接件的断裂韧性,包括残余应力和冶金和几何不连续性的影响。
对于水面舰船结构,尽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研究活动已大大增加,但尚未实现完全合理的弹性或塑性设计程序。目前采用经验性设计方法的根本原因是结构相当复杂,而且目前缺乏对海上载荷的了解。有趣的是,水面舰船结构通常比潜艇或飞机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要求人们发挥相当大的创造力,将理论分析简化到可管理的比例。另一方面,对水面舰船结构相对缺乏了解并不特别重要,因为结构设计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基于以前的经验,很少考虑船舶和人员的安全。高强度钢、铝合金或玻璃增强塑料等更脆或更易疲劳的材料的引入等新发展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并导致对合理治疗的更迫切要求。
毫无疑问,船舶结构设计和分析是一个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受益的领域。本报告对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系统的当前趋势及其对船舶初步结构设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评估。调查和评估涵盖海洋软件系统以及非海洋系统,例如航空航天工业和土木工程结构中使用的系统。确定适合船舶初步结构设计的“理想”程序的元素,并将其用于评估可用软件。然后,针对船舶初步结构设计的各个典型方面选择合适的程序。对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能产生的潜在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还建议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并详细描述其各个组件。本报告附有一份“现有程序”的详尽清单。
严重断裂对船舶结构完整性的威胁更为严重。尽管近年来船舶结构严重断裂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确实存在。此类断裂给船舶所有者和运营商带来了问题。例如,存在严重断裂的船舶必须进行修理,导致停运时间延长和总体运营成本增加。此外,它们造成灾难性故障的可能性不容低估,因为严重断裂通常沿垂直于船舶纵向连续结构的方向扩展,并延伸到板材、加强筋和其他重要结构构件。断裂实际上会降低船舶结构的强度和完整性,使船舶不适航。这种类型的断裂可能导致船舶结构失去水密完整性或完全失效。
本报告介绍了为模拟船体用钢的全尺寸性能而进行的宽板拉伸试验的结果。首先通过在新开发的宽板试验机上进行的一系列十九项试验,获得了有关宽钢板快速断裂的起始和扩展的信息。试验材料是 3/4 英寸厚的压力容器钢 ASTM A212 级 B。然后将这些信息和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使用厚度为 1-3/8 英寸的 ABS C 级钢进行的总共十八项试验。所有样品均为 10 英尺宽,其中 3 个样品纵向加固。试验温度范围从 -100°F 到室温环境 +75”F。疲劳裂纹或脆性珠被用作裂纹起始点,并引入了较大的残余应力。
新术语的引入和定义 . . . . 等于试样宽度的标距长度上的伸长在平台上的分布 . . 试样上的 d' 载荷与等于试样宽度的标距长度上的伸长率的比较 . . . . . . 试样的一般屈服 . . . . . . . . . . . . . 极限载荷和极限强度 . . . . . . . . . . . . 能量吸收 . . . . . . . . . . . . . . . . . 极限荷载能量吸收与极限强度和极限荷载伸长率的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钢筋百分比 . . . . . . . . . . . . . . . . . . . 开孔板的效率 . . . . . . . . . . . . 室温及低温下开孔周围区域的单位应变集中 . . . . . . 应变时效效应及偶然原因
8.1 简介 8.2 输入变量的分布 8.2.1 初始缺陷尺寸的分布 8.2.2 焊趾半径和参数 Y 和 Kt 的分布 8.2.3 裂纹扩展参数 C、Al 和 A2 的分布 8.2.4 使用寿命内载荷循环次数的分布 8.2.5 应力范围和寿命内一次应力的分布 8.3 线性 S-N 模型、灵敏度和概率分析 8.3.1 线性模型的灵敏度 8.3.2 线性模型的概率分析 8.4 三组分模型近似解析表达式 8.4.1 三组分模型灵敏度分析 8.4.2 三组分模型概率分析 8.5 总结和结论 CHKIXE 8.0 ~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