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系统通过高效和宽带能量捕获来驱动光合作用的高能反应。过渡金属光催化剂同样将光转化为化学反应性,但受限于光操作并且需要蓝光至紫外激发。在光合作用中,光捕获和反应性都通过分离到不同的位点得到了优化。受这种模块化架构的启发,我们通过将光合集光蛋白 R-藻红蛋白 (RPE) 共价连接到过渡金属光催化剂三(2,2 0-联吡啶)钌(II) ([Ru(bpy) 3 ] 2+ ) 来合成生物混合光催化剂。光谱研究发现,吸收的光能有效地从 RPE 转移到 [Ru(bpy) 3 ] 2+ 。生物混合光催化剂的实用性通过增加硫醇-烯偶联反应和半胱氨酰脱硫反应的产率来证明,包括在红光波长下恢复反应性,其中[Ru(bpy) 3 ] 2+单独不吸收。
下面我们将证明 TCDC 方法成功应用于 2-炔基烯酮 1 与硝酮 2 的对映选择性串联反应,其中硝酮表现为亲核 1,3-偶极子,得到形式上的 [3+3] 环加成产物 3(方案 1b)。[14] 此外,我们证明这些串联环化/[3+3] 环加成可以作为多组分反应进行,通过羟胺 4 和醛 5 原位形成硝酮。该方法适用于广泛的芳基和烷基取代底物,克服了此类对映选择性反应的一些当前局限性。[14] 该方法依赖于一种新的 CPA-Phos 型配体,在有和没有活化银盐的情况下均可操作。DFT 计算提供了有关新 Au(I) 复合物在此反应中的行为的见解。
温莎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温莎401号,温莎,on,n9b 3p4,加拿大,加拿大N9B 3P4
- 金属前体和还原方案对无选择性增强剂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无氯催化剂制备的影响,ChemCatChem,2016,8,1564-1574。 - 柔性聚合物基质在固定化纳米粒子催化转化中的独特作用,RSC Advances,2015,5,56181-56188。 - 用于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钯催化剂的原位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在溴离子存在下金属相的浸出和还原,ChemCatChem,2015,7,3712-3718。 - 新型高表面积聚合物的干燥和膨胀状态形态,微孔和中孔材料,2014,185,26–29。 - 用于将甘油氢解为丙二醇的树脂基催化剂,Top. Catal.,2013,56,822–83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2,中国 b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 230026,中国 c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 d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