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onf/11-WP/ ___ 第十一届空中航行会议 蒙特利尔,2003 年 9 月 22 日至 10 月 3 日 议程项目 1:介绍和评估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 美国支持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中交通管理(ATM)运行概念(由美利坚合众国提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全球 ATM 运行概念的看法,指出其与 RTCA 自由飞行指导委员会批准的 RTCA 国家空域系统 (NAS) 运行概念和未来航空愿景一致,对空中交通管理概念小组 (ATMCP) 所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并建议开展更多工作以支持该概念的普遍使用。 1. 引言 1.1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与欧洲和其他成员国在 ATM 运行概念小组(ATMCP)中密切合作,制定了国际民航组织秘书处在 WP/4 中提出的全球运行概念。WP/4 中的文件已经过小组和空中航行委员会审查,同时考虑到了各国提出的意见,并提交给会议评估。 2. 讨论 2.1 全球概念是对 2025 年空中交通管理 (ATM) 的看法,它借鉴了美国、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及其成员国和其他地区已完成的概念工作。由此产生的全球概念采用了这些概念中表达的许多 ATM 绩效目标,将这些目标延伸到 2025 年,并将运行改进置于支持所有地区和交通状况现代化的背景中。全球概念描述了一个未来的 ATM 系统: • 以系统安全管理为基础,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 注重服务交付并具有相关的绩效导向; • 认识到 ATM 是一组相互连接的操作流程,其范围至少是门到门的; • 推广基于协作决策(CDM)的 ATM 概念;以及 • 其核心是高效使用受系统范围信息管理(SWIM)理念支持的信息。
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全球 ATM 运行概念的看法,指出其与 RTCA 自由飞行指导委员会批准的 RTCA 国家空域系统 (NAS) 运行概念和航空未来愿景一致,对空中交通管理概念小组 (ATMCP) 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并建议开展更多工作以支持该概念的普遍使用。1.引言 1.1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与 ATM 运行概念小组 (ATMCP) 中的欧洲和其他成员国密切合作,制定了国际民航组织秘书处在 WP/4 中提出的全球运行概念。WP/4 中的文件已由小组和空中航行委员会审查,并考虑到了各国的意见,并正在提交给会议进行评估。2.讨论 2.1 全球概念是 2025 年空中交通管理 (ATM) 的一种观点,它借鉴了美国、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及其成员国和其他地区已完成的概念工作。由此产生的全球概念采用了这些概念中表达的许多 ATM 性能目标,将这些目标延伸到 2025 年,并将运营改进置于支持所有地区和交通状况现代化的环境中。全球概念描述了未来的 ATM 系统: • 以系统安全管理为基础,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 注重服务交付,并具有相关的绩效导向; • 认识到 ATM 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操作流程,其范围至少是门到门; • 促进基于协作决策 (CDM) 的 ATM 概念;以及 • 以全系统信息管理 (SWIM) 理念支持的信息高效利用为核心。
8.1.4.1.2 在呼叫发起的瞬间,如果由于 AES 上较低优先级呼叫的阻塞而导致呼叫没有足够的 AES 资源,AES 将推迟这些资源的抢占,并按照 8.1.4.1.1 进行,直到从 GES 收到 C 信道分配。这将允许 AES 根据来自 GES 的确切 EIRP 分配做出适当的抢占决定。收到 C 信道分配后,所有必需的 AES C 信道资源(即信道单元和 AES EIRP)将从较低优先级呼叫中抢占(如果需要)并分配给呼叫。随后,在 GES 忙于完成到地面目的地的呼叫时,立即对 C 信道子带进行进一步的信令和连续性检查。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CAO) 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其成立旨在通过合作性多边监管促进航空理解、便利化和安全。在履行这些广泛职责时,ICAO 根据《芝加哥公约》制定了旅行证件的国际标准。1969 年,ICAO 开始在会议上探讨机器可读旅行证件 (MRTD) 的不同方法,并于 1980 年最终出版了第一版 9303 号文件,题为“具有机器可读功能的护照”。从那时起,ICAO 一直致力于进一步推进机器可读旅行证件的概念,扩大此类证件的使用范围,并增强证件本身,以更好地实现便利化和安全的必然目标。本文将追溯过去十年中导致制定和发布电子旅行证件标准(尤其是护照标准,通过 9303 第 1 部分,护照/第六版)的活动,这些标准允许使用非接触式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来存储生物特征数据。本文取代了国际民航组织技术报告“机器可读旅行证件中的生物特征识别部署”,旨在提供有关 1995 年至 2006 年 9303 第 1 部分,护照/第六版发布期间的思考过程和多边审议的信息。它是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 9303 规范和技术报告的配套文件。在这方面,它试图提供有关旅行证件技术选择(特别是与生物特征识别和集成电路非接触式芯片相关的选择)的“原因”和“内容”的背景信息。本文应被视为一份概要指南和指向其他 ICAO 文件的指针;它不应被视为标准本身的替代品。在该背景下,本文面向的读者包括对旅行证件的历史和演变感兴趣的个人以及负责签发、检查或其他非旅行用途的机器可读旅行证件的人员。本文旨在解决与旅行证件计划相关的各种问题和考虑因素,并作为当前旅行证件规范的历史和背景的汇编。除了芯片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历史和技术观点外,1995 年,国际民航组织明确认识到在旅行证件中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可取性,因为这是将证件与其合法“所有者”联系起来的唯一最佳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民航组织承认需要能够在机器可读的旅行证件中存储更多数据,这导致了对数据存储技术的全面审查。因此,本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基本决定以及制定这些基本旅行证件方向的决定的原因,尤其是有关非接触式芯片和面部识别生物识别技术的决定。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CAO) 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其成立旨在通过合作性多边监管促进航空理解、便利和安全。在履行这些广泛职责的过程中,ICAO 根据《芝加哥公约》制定了旅行证件的国际标准。ICAO 在 1969 年的会议上开始探讨机器可读旅行证件 (MRTD) 的不同方法,并于 1980 年最终发布了第一版 9303 号文件,题为“具有机器可读功能的护照”。从那时起,ICAO 一直致力于进一步推进机器可读旅行证件的概念,扩大此类证件的使用范围,并增强证件本身,以更好地实现便利和安全的必然目标。本文将追溯过去十年中导致制定和发布电子旅行证件标准的活动,特别是护照(通过 9303 第 1 部分,护照/第六版),允许使用非接触式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来存储生物特征数据。本文取代了国际民航组织技术报告《机读旅行证件中的生物识别技术部署》,旨在提供有关 1995 年至 2006 年 9303 第 1 部分护照/第六版发布期间的思考过程和多边审议的信息。本文是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 9303 规范和技术报告的配套文件。在这方面,本文旨在提供有关旅行证件技术选择(特别是与生物识别和集成电路非接触式芯片相关的选择)的“原因”和“内容”的背景信息。本文应被视为一份摘要指南和指向其他国际民航组织文件的指针;它不应被视为标准本身的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面向的读者包括对旅行证件的历史和演变感兴趣的个人以及负责签发、检查或其他非旅行用途的机读旅行证件的人员。撰写此报告是为了解决与旅行证件计划相关的各种问题和考虑,并概述当前旅行证件规范的历史和背景。1995 年,国际民航组织明确认识到,在旅行证件中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是将证件与其合法“所有者”联系起来的最佳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民航组织承认需要在机器可读的旅行证件中存储更多数据,这导致了对数据存储技术的全面审查。因此,本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基本决定以及制定这些基本旅行证件方向的决定的原因上,尤其是关于非接触式芯片和面部识别生物识别技术。除了芯片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历史和技术视角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