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基本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的转录因子广泛调控植物的生长、表皮结构发育、代谢过程和对压力的反应。海薰衣草(Limonium bicolor)是一种泌盐植物,其表皮中独特的盐腺使其具有很强的抗盐胁迫能力,有助于盐碱地的改良。但海薰衣草中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特征尚不清楚。本文通过遗传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整个海薰衣草基因组中187个已鉴定的bHLH家族基因的特征、定位和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它们的顺式调控启动子元件、表达模式和在盐腺发育或耐盐性中的关键作用。已验证的9个海薰衣草bHLH基因在细胞核中表达且编码的蛋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其中Lb2G14060和Lb1G07934编码的蛋白也定位于盐腺中。 CRISPR-Cas9 敲除突变体和过表达株分析表明,Lb1G07934 编码的蛋白参与盐腺形成、盐分泌和抗盐性,表明 bHLH 基因对盐胁迫响应和表皮结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 bHLH 基因在盐芥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筛选提高作物抗盐性的耐盐基因和改良盐渍土奠定了基础。
图 1. APPEAL 克隆。A、从载体 pYJA5 中去除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AmpR)。sgRNA1-4 和甲氧苄啶抗性基因 (TmpR) 与三个不同的 PCR 扩增子融合。所有元件均经过 Gibson 组装以形成 4sgRNA-pYJA5 质粒,并用甲氧苄啶筛选转化子。描绘了 4sgRNA-pYJA5 全质粒和 4sgRNA 盒的详细结构。LTR,长末端重复;Ψ,包装信号序列;PB,piggyBac 转座子元件;PuroR,嘌呤霉素抗性元件;hU6、mU6、hH1 和 h7SK 是普遍表达的 RNA 聚合酶 III 启动子;sg,sgRNA。 B、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甲氧苄啶筛选后,代表性 pYJA5 限制性片段、3 片段 PCR 和 APPEAL 克隆产物的单菌落 PCR。Bbs I 消化 pYJA5 产生约 1 千碱基 (kb) 的 AmpR 元件条带和约 7.6 kb 的线性化载体条带(左)。使用相应的 sgRNA 引物进行 PCR 后,三个扩增子在琼脂糖凝胶上分别显示预期的 761、360 和 422 bp 大小(中)。使用转化细菌平板中 APPEAL 克隆产物 4sgRNA 盒两侧的引物进行单菌落 PCR 始终产生预期大小(2.2 kb,右)。 C ,8 个具有不同 4sgRNA 序列的独立 APPEAL 实验中正确、重组和突变 4sgRNA 质粒的百分比(每个实验测试 ≥22 个菌落)。D ,四个 APPEAL 实验中正确、重组和突变 4sgRNA 质粒的百分比。每个点代表一个由八个菌落组成的独立生物复制品(n=24;平均值 ± SEM)。E ,高通量格式的 APPEAL 克隆时间线(h:小时;d:天)。
基因修饰或插入最初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作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 [ 1 ]。造血干细胞 (HSC) 是基因治疗的首选目标,因为它们能够维持终生造血,从而能够持久缓解一系列疾病。目前,遗传性血液疾病的基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从患有潜在遗传缺陷的个体中提取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HSPC),并在体外进行基因修饰后进行过继转移(图 1 a)。数十年来在临床上进行的同种异体 HSPC 移植为这种新方法的治疗转化提供了路线图。在自体移植基因修饰的 HSPC 时,可以避免同种异体反应性并发症并降低预处理方案的复杂性,与同种异体 HSPC 移植相比,它们具有显著优势。使用基于 γ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递送载体的临床试验最初于 20 世纪 90 年代获得批准,但仅检测到少量校正细胞,并且未观察到潜在缺陷的表型校正。重新关注优化体外转导条件和增加预处理方案以利于转导细胞的植入,导致在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中首次获得明确的临床成功[2-4]。然而,随后报告称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载体介导的原癌基因插入激活导致恶性肿瘤[5-7],这鼓励了主要基于 HIV-1 慢病毒亚家族逆转录病毒的替代载体设计的开发(图 1b)。慢病毒载体的独特成分促进其在非分裂的 HSPC 内的核易位,进一步增强这些细胞的转导。这些载体中 3′-LTR 启动子和增强子元件的消除也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自失活 (SIN) 安全特性,以减轻对可能与内源性 HIV 颗粒重组或载体整合基因组位点附近原癌基因意外激活的担忧。然而,对于这些 SIN 载体,转基因表达的效率高度依赖于添加
基因组编辑技术显著提高了我们精确修改基因组和基因的能力,为设计内源途径和性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在玉米等作物中,已经证实可以实现小的插入/缺失、碱基变化和结构变异(Nuccio 等人,2021 年)。然而,虽然这些编辑通常会导致基因敲除 (KO) 或敲低,但许多农艺性状的改善需要更高的基因表达,有益的天然等位基因和转基因就是明证。因此,作物改良需要能够可预测和可调整地上调多个基因的工具,而没有使用转基因的技术限制和监管弊端。为了开发一种广泛适用的通过编辑增加基因表达的方法,我们寻找了一种玉米原生的小元素,可以将其插入内源启动子中以实现上调。我们在玉米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回文 12 bp 序列 GTAAGCGCTTAC(“植物增强子”,PE),它与农杆菌章鱼碱合酶启动子中已知的转录增强子元件(Bouchez 等人,1989)相似,并且也出现在其他作物(如大豆、水稻和大麦)的基因组中。为了在非同源末端连接 (NHEJ) 介导的 CRISPR/Cas 诱导的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将 PE 插入玉米启动子中(图 1a),我们用金粒子轰击了来自 Cas9 表达系的未成熟玉米胚 (Lorenzo 等人,2022),这些金粒子包裹着 (i) 针对谷氨酰胺合成酶 1-3 (Gln1-3) 核心启动子的合成单向导 RNA (sgRNA),(ii) PE 三聚体 (3xPE) 作为双链寡脱氧核苷酸 (dsODN),两端有两个保护性硫代磷酸酯键,没有任何目标同源序列,和 (iii) 携带除草剂抗性标记和荧光蛋白的表达盒的质粒,允许在再生过程中进行选择和视觉筛选。39% 的再生系在目标启动子中携带 dsODN 衍生的插入。除了完美的 3xPE 插入,由于 NHEJ 的不精确性,我们还恢复了连接处有小插入/缺失的等位基因、截断处只留下一个或两个 PE 单体或插入一个以上 3xPE 元件的等位基因(图 1b)。插入等位基因通常存在于 50% 或 100% 的扩增子测序读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