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12–14]。此外,铜铁矿 PdCoO 2 和 PtCoO 2 被证明是导电性最强的氧化物。例如,Kushwaha 等人 [15] 在室温下测定了 PtCoO 2 的电阻率ρ低至 2.1 µΩ cm,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氧化物的最低值。此外,在低温下,其电导率接近 Cu、Ag 和 Au 等金属的电导率。[15,16] 这些铜铁矿由二维 Pd 和 Pt 片组成,通过八面体配位的 CoO 2 连接。由于这种结构,它们的电导率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并且在 (ab) 平面内最高。此外,Kitamura 等人[17] 通过从头计算预测了 PtCoO 2 中存在较大的本征自旋霍尔效应,这使其成为一种有趣的材料,可用于制造铁磁赛道等自旋电子器件,在这些器件中,自旋霍尔效应可用于产生自旋电流。[18–22]
典型的超薄氧化膜由晶体金属支撑物上的单层氧化物材料组成。在某些情况下,薄膜可能由两到三个单层组成,但通常这些超薄膜的厚度不超过一纳米,可以被视为二维材料。1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是研究这些薄膜的绝佳方法,因为这种技术可以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对表面进行成像。2 为了获得原子分辨率图像,STM 要求样品具有导电性、无表面污染物并且在原子尺度上平坦。STM 不仅可以揭示表面和薄膜的结构,还可以用于研究原子级缺陷,例如原子空位和杂质 3 或更多扩展结构,例如两个具有不同晶体取向的超薄膜相遇的域边界。STM 还可以对非晶态氧化物膜进行非常详细的研究。
传感器被广泛用于获取生物和环境信息,以用于医学诊断、健康和环境监测。石墨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传感器材料,近年来在传感器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许多其他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相比,激光划片石墨烯(LSG)简单、低成本、环境友好、导电性好、热稳定性高,在传感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现有的用于传感器制作的LSG方法。首先介绍了主要的LSG制备方法及其变体,然后总结了专门为传感器制作而设计的LSG改性方法。随后,总结了LSG在应力、生物、气体、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中的应用,特别关注多功能集成传感器。最后,讨论了基于LSG的传感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要增加电动飞机的范围,需要电池的高能密度,并且为了取消和着陆,需要高输出性能。但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性能通常在权衡关系中。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取决于可以用阴极和阳极材料可逆的锂离子量的量。因此,正在对可以可逆地存储更多锂离子的材料进行积极研究。最近,为了使用车辆,正在积极进行NI的研究。除了满足高速放电,长寿命和其他高性能因素外,还必须使用高功能材料,例如高容量活性材料(富含镍)和高导电性材料并优化电池设计。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为应用于个人空中车辆的,可以在下面的图1中确认,即使在高速放电下也可以保持排放能力。
自从发现石墨烯以来,二维(2D)纳米材料一直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大型C表面积,出色的光学透明度以及出色的电导率和热导电性,因此无法研究兴趣。1,2在这些材料中,由共价键与薄板状形态相关的不同组成组成的材料特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 - 5然而,实现所需的材料特性o te依赖于非共价P堆叠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在材料构造6 - 9和相干能量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 12,例如,通过P - P堆叠相互作用,PSystems堆叠成一维(1D)柱状P堆栈,这有助于导向能量运输,并为有机电子和光子材料的开发铺平了道路。13 - 17为此,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
银导电油墨因其高电导率和热导率等潜在优势而被应用于电子工业。然而,银需要经过固化过程以减少颗粒之间的孔隙率,并具有光滑的导电轨道以确保最大的导电性。因此,探讨了温度对电导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在分析之前,通过丝网印刷在聚合物基板上印刷银导电浆料。接下来,使用四点探针仪进行电分析以测量电导率,然后进行微观结构和机械分析,分别观察银的结构行为和硬度随温度的变化。研究发现,银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银的微观结构尺寸变大,相应地导致银的硬度降低。总之,温度在提高银的电导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词:银导电油墨,温度,电导率。1.引言导电油墨可以是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1]。无机材料是金属纳米粒子(例如铜、银和金)分散在基质溶液中,通常用于生产无源元件和晶体管电极 [1]。而有机材料或油墨包括有机材料(例如聚合物),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电介质三类。高导电性聚合物油墨通常用于电池、电容器和电阻器,而半导体基聚合物油墨则用作有源层,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传感器等 [1]。在选择合适的导电油墨之前,需要根据其属性考虑一些要求,例如电导率、对印刷基材的适用性、功函数、氧化稳定性、制造技术和成本。导电油墨必须通过加入导电填料(银、铜和金)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能。银纳米粒子是最有前途的导电油墨,也是印刷技术行业目前使用的铜油墨的替代品 [2-5]。在印刷技术中,使用银作为油墨具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在 473-573K 的低温范围内粘合和固化 [6-10]。Gao 等人的研究 [11] 报告称,银作为导电填料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
现代飞机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来控制其系统。这导致了新的安全问题,即飞机对电磁危害的免疫水平,以及飞机制造商对其的评估。此外,由于除了天然来源之外还出现了新的人工来源,潜在 EMI 来源的种类急剧增加。飞机结构中复合材料的广泛使用加剧了这种情况:CFC、CFRC、CFRP 等。从机械角度来看,这些材料更轻更坚固,但导电性比金属差,因此屏蔽能力较低。从 EMC 的角度来看,AV 的主要 EM 威胁可以总结如下:• 雷电间接影响 (LIE):0 至 ~50 MHz。间接影响是由雷击导致的电流流过结构和内部线路而引起的。毫无疑问,这是对机载电子设备最重要的威胁,对于主要由 CFC 制成的飞机(Meyer 等人,2008 年),例如现代无人机,变得至关重要。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报告了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原始电极和降解电极的热导电性。以有或没有电解质溶剂和不同压实压力的情况下测量热导率。评估降解对内部和外部热传输的影响。此外,报告了总体细胞冷却效率是健康状况的函数,并估计了全细胞热电导率。对于降解材料,电极导热率的降低最高为65%。减少似乎是干石墨阳极最极端的。循环过程中细胞的机械夹具和寒冷温度似乎可以减轻导热率的降低。发现细胞冷却效率在70-75%的健康状况下降低了50%。由于电解质和盖料的量减少而降低了润湿,这被认为是电池冷却效率和电极导热率之间差异的原因。发现全细胞热导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极导热率降低和电解质溶剂的降低所致。
摘要 裂纹控制策略已被证明对于增强基于金属薄膜的可拉伸导体的拉伸能力非常有用。然而,现有的策略往往存在制备复杂和有效方向预定的缺点。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裂纹补偿策略,用于制备具有高拉伸性的导体,即使用液态金属微粒 (LMMPs) 嵌入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作为基底,在其表面溅射一层薄薄的金 (Au) 薄膜。LMMPs 在拉伸时可以拉长以连接破裂的金膜,这可以形成导电的“岛-隧道” (IT) 结构以补偿裂纹并保持导电性。通过使用可拉伸导体作为电极记录人体肱桡肌表面肌电图并监测正常和癫痫状态下大鼠的皮层电图信号,证明了可拉伸导体的高性能。所开发的策略显示出为柔性电子产品的制造提供新视角的潜力。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和温度升高,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将二氧化碳还原为增值产品是解决这一严重问题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解决能源危机,而所使用的催化剂对解决能源危机至关重要。由于金属有机骨架 (MOF) 具有高孔隙率和可调成分,它们在能源转换系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通过热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MOF 很容易转化为 MOF 衍生的碳纳米材料。更高的导电性使 MOF 衍生的碳纳米材料可用于 CO 2 转化过程。本综述讨论了 MOF 衍生的碳纳米材料在 CO 2 电化学、光催化和热还原应用中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相应的反应机理和各种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