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子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 (TRT) 难以平衡疗效和安全性,因为目前增加肿瘤吸收的策略通常会改变药物药代动力学以延长血液循环和正常组织照射时间。我们在此报告了第一个共价蛋白 TRT,它通过与靶标发生不可逆反应,增加了肿瘤的放射性剂量,而不会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或正常组织的生物分布。通过遗传密码扩展,我们将潜在的生物反应性氨基酸设计成纳米抗体,该抗体与其靶蛋白结合并通过邻近反应形成共价键,在体外、癌细胞和体内肿瘤上不可逆地交联靶标。放射性标记的共价纳米抗体显着增加了肿瘤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水平并延长了肿瘤的停留时间,同时保持了快速的全身清除。此外,与 α 发射体锕-225 结合的共价纳米抗体比非共价纳米抗体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而不会引起组织毒性。这种化学策略将基于蛋白质的 TRT 从非共价模式转变为共价模式,改善了肿瘤对 TRT 的反应,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针对广泛肿瘤靶点的多种蛋白质放射性药物。■ 简介
目的:纳米抗体的独特结构有利于开发用于核医学的放射性药物。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的纳米抗体可用作 HER2 过表达肿瘤的成像和治疗工具。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描述 131 I 标记的抗 HER2 纳米抗体作为 HER2 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TRNT) 剂的生成。方法:使用碘法用 131 I 标记抗 HER2 纳米抗体 NM-02,并评估其体外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研究了 131 I-NM-02 在正常小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评估了 131 I-NM-02 在 HER2 阳性 SKBR3 异种移植瘤中的肿瘤蓄积、生物分布和治疗潜力;以HER2阴性MB-MDA-231异种移植瘤为对照组。结果:131I-NM-02制备简便,放化纯度高,体外稳定性好。HER2阳性荷瘤小鼠肿瘤摄取明显,血液清除快,生物分布良好。131I-NM-02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寿命,器官相容性好。阴性对照组中131I-NM-02在肿瘤中蓄积作用和抑瘤作用均不明显。结论:131I-NM-02有望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工具。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纳米抗体,131I,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
原理:多发性骨髓瘤 (MM) 是一种骨髓浆细胞多灶性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缓解和复发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死亡。由于骨微环境 (BME) 和 MM 细胞 (MMC)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该疾病大多无法治愈。在骨病的“恶性循环”中,MMC 对破骨细胞 (OC) 的异常激活会导致严重的骨溶解、促进免疫逃避并刺激 MMC 的生长。破坏这些癌症-基质相互作用将增强治疗反应。方法:为了打破这种循环,我们将载有非治疗剂量光敏剂二茂钛 (TC) 的纳米胶束 (NM) 正交靶向表达 VLA-4 (α 4β1、CD49d/CD29) 的 MMC (MM1.S) 和表达 α vβ3 (CD51/CD61) 的 OC。同时,全身施用非致死剂量的放射性药物 18 F-氟脱氧葡萄糖 ([ 18 F]FDG) 与 TC (放射性核素刺激疗法,RaST) 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性活性氧 (ROS)。在 MM1.S 细胞系以及异种移植和同种移植 MM 动物模型中表征了 RaST 的体外和体内作用。结果:我们的数据显示,RaST 诱导细胞脂质的非酶氢过氧化,最终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DNA 碎片化和 MMC 的 caspase 依赖性凋亡,使用 VLA-4 亲和 TC-NMs。RaST 上调了 BAX、Bcl-2 和 p53 的表达,突出了通过 BAK 非依赖性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多铜氧化酶 F5 表达的增强(可抑制脂质氢过氧化和 Fenton 反应)不足以克服 RaST 诱导的不可逆功能扰乱 α,β-醛积累增加,这些醛会对 DNA 和蛋白质造成严重且持久的损害。在体内,VLA-4-TC-NM 或 α vβ3-TC-NMs RaST 均对免疫功能低下但免疫功能不正常的 MM 携带小鼠模型产生严重治疗效果。VLA-4-TC-NM 和 α vβ3-TC-NMs 联合治疗可协同抑制骨溶解、减轻肿瘤负担并防止两种 MM 体内模型中的快速复发。结论:通过同时靶向 MM 和骨细胞,联合 RaST 通过对骨癌恶性循环的多管齐下的作用抑制 MM 疾病进展。我们的工作没有采用标准的多药疗法,而是揭示了一种独特的光物理治疗模式,即使用无毒剂量的单一光敏药物正交地作用于癌症和骨细胞,然后通过放射性核素刺激产生 ROS 来抑制肿瘤进展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类 MM 模型中的骨溶解。
如上所述,几乎没有核素的衰变方案中只有粒子(210 Po 是一个显著的例外,它非常接近)。衰变中总会伴随一定量的光子。这是“最古老的”治疗核素 131 I 所特有的,它在 82% 的衰变中发射 364 keV 的光子。如此高的光子产量对成像和辐射防护都有影响。用于治疗癌症的 131 I 的活性通常超过伽马相机能够处理的范围,并且患者周围的高辐射需要特别注意隔离患者并考虑护理人员和安慰者的剂量。核素 177 Lu 与 131 I 相比,优势在于两条主要伽马线(113 keV,6% 和 208 keV,10%)更适合伽马相机成像,防护要求也更低。核素 90 Y(高能 β)和 223 Ra(α)对周围环境的暴露程度较低,但因此难以成像。α 发射体
摘要:在 PubMed 中搜索显示,有 72 种放射性核素已被考虑用于分子或功能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随着放射性核素疗法的数量和变化不断增加,了解放射性核素的作用以及可能使其有用或无用的各种特性非常重要。本综述重点介绍与放射性核素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核素的物理特性,例如线性能量转移、相对生物效应、射程、半衰期、成像特性和辐射防护考虑。所有这些特性在放射性核素之间差异很大,可以针对特定目标进行优化。对某些应用有利的特性有时对其他应用来说可能是缺点;例如,易于成像的放射性核素可能比其他放射性核素带来更多的辐射防护问题。同样,较长的辐射范围对具有异质吸收的目标有益,但也会增加对目标周围组织的辐射剂量,因此,较短的射程可能对均匀吸收更有利。由于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一组不可改变的特征,因此人们无法选择一组特征,但所有 72 种用于治疗的放射性核素(以及许多尚未研究的放射性核素)都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集合。
摘要 背景 全身放射治疗优先照射癌细胞而不是正常组织,即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TRT),已显示出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巨大潜力。临床前研究表明外照射疗法 (EBRT) 能够使肿瘤对 T 细胞检查点阻断敏感。将 TRT 方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可能比与 EBRT 相结合更可行地治疗广泛转移性疾病,但尚未研究 TRT 单独和与检查点阻断相结合对前列腺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携带 TRAMP-C1 肿瘤的 C57BL/6 小鼠和携带 Myc-CaP 肿瘤的 FVB/NJ 小鼠进行单次静脉内给予低剂量或高剂量 90 Y-NM600 TRT 治疗,并联合或不联合抗 PD-1 疗法。跟踪每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同时收集其他小鼠的组织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肿瘤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90 Y-NM600 TRT 在引起中等抗肿瘤反应的剂量下是安全的。TRT 对肿瘤微环境有多种影响,包括增加 CD8 +T 细胞浸润、增加 CD8 +T 细胞上的检查点分子表达以及增加髓系细胞上的 PD-L1 表达。然而,用 TRT 治疗阻断 PD-1 并不能提高抗肿瘤疗效。TRT 后 Tregs 仍具有功能长达 1 周,但 CD8 +T 细胞则没有,并且在体外研究中当存在抗 PD-1 时,Tregs 的抑制功能增强。抗 PD-1 和 TRT 的组合仅在 Tregs 耗尽时在体内有效。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由于抗 PD-1 对 Treg 的激活作用,90 Y-NM600 TRT 和 PD-1 阻断疗法在这些前列腺癌模型中无效。这一发现强调了在临床研究之前彻底了解 TRT 和免疫疗法组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性。
• 符合“适用临床试验”(ACT) 定义且于 2007 年 9 月 27 日之后启动或在该日期或之前启动且截至 2007 年 12 月 26 日仍在进行的研究需要注册。• 针对任何疾病或病症的任何 FDA 监管药品或生物制品的对照临床研究(第 1 阶段研究除外)• 对 FDA 监管设备的健康结果和儿科上市后监测进行对照试验(不包括小型可行性研究)• ACT 通常包括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干预性研究:
广义上讲,癌症治疗包括五大治疗方案,即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图 1)。前三大支柱是癌症治疗的基石。手术包括切除肿瘤块,以最终实现治愈或至少更好地控制疾病。然而,手术可能并不总能达到治愈目的,特别是在癌症扩散到重要器官或转移到身体远处的情况下。因此,其他两大支柱,即全身化疗(有或无外部放射治疗 (DXT))或通过近距离放射治疗进行内部放射治疗 (DXT))用于控制疾病。随着个性化医疗和混合成像时代的癌症治疗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TRT) 和免疫治疗已被引入作为抗癌武器的一部分。
本文报道了高表面积活化还原氧化石墨烯 (arGO) 的制备方法,该氧化石墨烯被氧化成富含缺陷的 GO (dGO) 的 3D 类似物。arGO 的表面氧化导致碳氧比 C/O = 3.3,类似于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状态,同时保持约 880 m 2 g −1 的高 BET 表面积。表面氧化 arGO 的分析表明,氧官能团含量高,可将疏水前体转化为亲水材料。高表面积碳为氧化提供了整个表面,而无需插层和晶格膨胀。因此,表面氧化方法足以将材料转化为具有与氧化石墨烯相似化学性质的 3D 结构。“3D 氧化石墨烯”在极宽的 pH 区间内表现出对 U(VI) 去除的高吸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表面氧化的碳材料具有刚性的三维结构,微孔可供放射性核素离子穿透。因此,块状“3D GO”可直接用作吸附剂,而无需分散,这是 GO 使其表面积可供污染物进入的必要步骤。
目前可用于治疗转移性、进展性放射性碘 (RAI)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 和髓样甲状腺癌 (MTC) 的治疗方案有限。虽然有几种全身靶向疗法(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正在评估和实施用于治疗这些癌症,但这些疗法与严重的、有时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有关。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PRRT) 有可能成为治疗生长抑素受体 (SSTR)+ RAI 难治性 DTC 和 MTC 患者的有效且安全的方式。MTC 和某些 RAI 难治性 DTC 亚型(如对常规治疗方式反应较差的 Hürthle 细胞癌)已证明对 PRRT 治疗有良好的反应。虽然目前的文献为 PRRT 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带来了希望,但该领域的几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与其他系统性靶向疗法的直接比较。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全面展望了当前使用各种 PRRT 的转化和临床数据,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的诊断效用、PRRT 的治疗诊断特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潜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