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综合农业能源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现有的农村能源系统大多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污染环境。因此,满足各类农业能源需求的同时平衡能源效率与成本是综合农业能源系统设计和调度的重要问题。结合近年来发展成熟的混合储能技术,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储能、沼气发电(BG)、P2G和电锅炉(EB)的新型农业能源系统结构及优化调度策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首先介绍农业能源系统的结构并描述系统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经济最优调度模型,控制各能量转换设备出力,达到提高系统运行性能、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HES及多能耦合设备的系统较原系统综合成本降低20%,环保成本降低23.2%,能源效率提高51%;HES模式下储能设备储存的功率主要由对应负荷的需求变化决定,不同能源之间的转换次数有限,能量转换损失最小。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儿童严重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血栓栓塞、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本文就儿童DCM基因型和表型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DCM的遗传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表明,DCM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已鉴定出100多个与DCM相关的基因,主要涉及钙离子处理、细胞骨架、离子通道等功能。人类基因组变异与表型相关,DCM表型受整个基因组中大量遗传变异的影响。DCM儿童遗传异质性高,发病早、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结构与成人扩张型心肌病有显著差异,需要通过临床表型分析、家族性共遗传研究和功能验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明确基因型-表型关系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改善预后,并指导通过基因检测发现的基因型阳性和表型阴性患者的后续治疗,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致病基因和突变,加强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以促进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摘要: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9系统(Cas9)已被广泛用于优化种质资源的多个方面。然而,大规模基因组研究表明,农作物的新变异归因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因此,将单个碱基替换到植物基因组中可能会产生理想的性状。通过CRISPR / Cas9技术进行的基因编辑经常导致插入-缺失(indel)。碱基编辑可以在没有双链断裂(DSB)和供体修复模板(DRT)的情况下在基因组中实现精确的单核苷酸改变。因此,BE提供了一种关于基因组编辑的新思路,碱基编辑技术目前正在用于编辑许多不同生物的基因组。随着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相互补充,各种基因组编辑技术应运而生。如何发挥 BE 应用的更大潜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我们介绍了 CBE、ABE 和 CGBE 等各种碱基编辑。此外,还总结了碱基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最新应用,包括作物产量、品质、疾病和除草剂抗性。最后,介绍了碱基编辑技术的挑战和未来前景。旨在全面概述 BE 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改进 BE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摘要:比尔·希利尔提出的空间句法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以其独特的空间描述理论与方法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全面、严谨、精确、科学,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城市空间的方式,也重新定义了城市设计的方法。空间句法中的“配置”为我们提供了城市设计的新视角。通过对空间进行量化描述和比较,并加入人为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空间与人为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空间句法的核心概念“配置”,肯定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经济活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空间句法提出了一系列用于空间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框架,为城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空间句法得到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如大数据、新技术等,逐渐完善了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目前,空间句法的应用与探索主要集中在建筑、城市规划与交通设计领域,而空间句法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有必要用空间句法探索其新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探索空间句法在设计阶段、方案决策阶段、更新阶段的应用,探索景观设计的新思路。通过深入探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设计工具,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调控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产量和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精准调控关键酶和转录因子的表达,CRISPR技术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认识,也为药物研发和中药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CRISP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然后详细讨论了其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中的应用,包括有效成分的组成和CRISPR策略在代谢途径中的实施,以及Cas9蛋白变体和先进的CRISPR系统在该领域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展望了CRISPR技术对药用植物研发进程的长远影响,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脱靶效应、基因组结构复杂、转化效率低、对代谢途径了解不足等,同时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为CRISPR在药用植物中的后续应用提供新思路。总之,CRISPR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促进生物医药和农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挑战的逐步解决,CRISPR技术有望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男性第六位、女性第十位(1)。在美国,膀胱癌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6%,居第四位,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2)。大多数膀胱肿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仅占25%~30%(3)。然而,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发展之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5年总生存率(OS)仅为5%(4)。尽管目前MIBC的主要治疗方法是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但高达50%的患者在诊断后2年内会出现转移性疾病(5)。因此,MIBC围手术期的治疗至关重要。早期MIBC围手术期治疗以化疗为主,围手术期术前化疗是MIBC的标准治疗手段,辅助化疗(AC)也已应用于高危复发MIBC患者,但目前仍存在疗效瓶颈、利用率低的问题。随着免疫治疗和各类靶向治疗的加入,为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综述通过总结既往和当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围手术期治疗方案选择的新思路,为今后规范MIBC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我们按照叙述性综述报告清单(网址:https://tau.amegroups.com/article/view/10.21037/tau-23-494/rc)进行撰写。
摘要 益心颗粒是从中药圣仙汤改良而来的药物,用于缓解气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中ADAMTS8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心肌纤维化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益心颗粒对大鼠心力衰竭(HF)的影响及是否与ADAMTS8相关,为H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HF大鼠模型,给模型大鼠注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过表达ADAMTS8和/或益心颗粒治疗4周,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损伤和纤维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肌组织ADAMTS8、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型胶原、III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采用2,3,5-三苯基四氮唑氯化物染色测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F大鼠心肌中ADAMTS8表达上调。益心颗粒治疗可改善HF大鼠左心室收缩力,降低ADAMTS8表达,减轻心肌损伤、炎症和纤维化。ADAMTS8过表达加重心肌损伤、炎症和纤维化。此外,ADAMTS8过表达抵消了益心颗粒的心脏保护作用。益心颗粒可能通过抑制ADAMTS8的表达来减轻HF大鼠的心肌炎症和纤维化。(Int Heart J 2023; 64: 741-749)关键词:生仙汤,心肌梗死,心脏功能
目的:探索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肥胖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主要目标是从相关疾病数据库(Genecards,TTD,Omim,Uniprot)中获得的,其中具有“肥胖”,“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癌症”和“肝脏代谢障碍”的关键词。Based on the STRING database,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of dis- ease and obesity cross-targets was constructed, the core targets were screened, and the DAVID data- bas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 ontology function (GO)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 nomes (KEGG) pathways, so as to predict the non-coding RNA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s acting on the core targets, and construct基因调节网络。结果:在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筛选了总共25个核心目标和58个相互作用的miRNA。有30个肥胖和心脏病的核心目标,有81个相互作用的miRNA。有25个肥胖和癌症的核心靶标,以及84个相互作用的miRNA。有30个肥胖和肝脏代谢疾病的核心靶标,还有73个相互作用的miRNA。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核心靶标主要富含脂质,动脉粥样硬化,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途径等。肥胖和心脏病的核心靶标主要富含胆固醇代谢,脂质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信号通路。肥胖和癌症的核心靶标主要在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中富含。肥胖和肝脏代谢性疾病的核心靶标主要富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本研究为肥胖与疾病之间复杂关系的后续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新思路。
摘要:xa13是一个隐性多效基因,对水稻抗病性起正向调控作用,对水稻育性起负向调控作用,严重制约了其在水稻育性中的应用。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删除Xa13基因启动子部分序列,包括病原菌诱导表达元件,使编辑后的启动子区水稻失去病原菌诱导基因表达能力,但不影响叶片和花药中背景基因的表达,从而获得抗病性和正常产量。研究还筛选出一株删除目的序列、分离T 1 代(无转基因株系)外源转基因片段的抗病、育性正常植株家系,并对T 2 代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添加外源DNA的T 2 代水稻在抽穗期、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和田间结实率等方面与野生型均无统计学差异。成功转化2个重要常规水稻品种空育131(KY131,耿/粳稻)和黄华占(HHZ,鲜/籼稻),并获得抗病、丰产材料,是目前我国2个经过改良后可直接用于生产的重要常规水稻品种。转基因水稻(KY-PD和HHZ-PD)叶片中Xa13基因在病原菌侵染后没有被诱导表达,表明此方法可普遍有效应用,有利于推动xa13这一隐性抗病多效基因在水稻抗白叶枯病方面的实际应用。通过编辑基因非编码区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为今后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本文概述了在激光加工过程中能够在铝/铝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中实现原位强化的一些陶瓷材料。本文还提出了进一步利用原位强化能力开发高质量 MMC 原料材料的观点。设计/方法/方法:撰写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对 MMC 增材制造 (AM) 相关文献的回顾。结果:人们普遍认为,原位强化方法已被证明比非原位方法更具优势。尽管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有害相的形成和低熔点元素的蒸发,但原位强化方法可用于为 MMC 的 AM 定制设计复合粉末原料材料。在激光熔化成所需组件之前对原位金属基复合粉末进行预处理或定制设计,为金属增材制造带来了更多希望。实际意义:尚未解决开发可使用合适的 AM 技术直接制造而无需预先进行混合或机械合金化等粉末加工的 MMC 粉末原料的需求。因此,拥有预处理的原位增强 MMC 原料粉末可以轻松制造 MMC 并具有 AM 技术粉末回收的其他优势。原创性/价值:本文解释的想法与金属基复合材料 AM 加工的材料开发有关。本文指出了 MMC 材料原料粉末开发的未来趋势以及进一步开发 MMC 和 AM 技术的新思路。强调了定制设计复合粉末而不是仅仅混合它们的优势。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增强、AM 材料、SLM、直接打印对本文的引用应以以下方式给出:UA Essien、S. Vaudreuil,用于增材制造的原位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视角,材料与制造工程成就杂志 111/2 (2022) 78-85。 DOI:https://doi.org/10.5604/01.3001.0015.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