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约 30% 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发生 KRAS 突变,但它也被认为是 EGFR 阳性 NSCLC 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最近,针对 KRAS p.G12C 突变的新型 KRAS 抑制剂已被开发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病情进展时携带 KRAS p.G12C 突变的 EGFR 阳性 NSCLC 肿瘤的比例尚不清楚。材料和方法:收集了 512 名接受一线 TKI 治疗且病情进展的 EGFR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的血浆样本。通过数字 PCR 评估 KRAS p.G12C 突变的存在。结果:总体而言,在 1.17% 的样本 (n = 6) 中检测到 KRAS p.G12C 突变。在其中两例病例中,我们可以确认 KRAS p.G12C 突变并不存在于治疗前血浆样本中,这支持了其作为获得性耐药突变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数据,KRAS G12C 患者表现出与研究队列其余患者相似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且未发现任何临床特征与突变存在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关联。然而,六分之二的 KRAS G12C 肿瘤含有不太常见的 EGFR 驱动突变(p.G719X/p.L861Q)。所有 KRAS G12C 患者的 p.T790M 耐药突变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在接受一线 TKI 治疗后出现进展的 EGFR 阳性 NSCLC 患者中,1% 检测到 KRAS p.G12C 突变。所有 KRAS G12C 患者均未发现 p.T790M 突变,且未表现出任何独特的临床特征。关键词:KRAS、G12C、NSCLC、EGFR
摘要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 大流行影响了已完成的临床试验数量,尤其是在肿瘤学领域。所有肺癌中 80-85% 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其中 2-3% 具有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这与细胞增殖增加、转移以及对化疗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抑制剂缺乏反应有关。直到今年,还没有针对这种基因亚型的晚期 NSCLC 的靶向疗法。然而,2021 年 5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加速批准了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amivantamab-vm jw (Rybrevant ® ),靶向激活和耐药 EGFR 和 MET 突变和扩增。FDA 的此项批准适用于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转移性 NSCLC 成人患者。 FDA 还批准了 Guardant360 ® 伴随诊断,这是一种用于循环肿瘤 DNA (ctDNA) 的下一代测序平台,是一种液体活检检测。2019 年,FDA 肿瘤卓越中心启动了 Orbis 项目,作为一项全球合作审查计划,旨在促进全球患者快速获得创新癌症疗法。这篇社论旨在强调 FDA 的全球监管举措如何加速批准首个双特异性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amivantamab-vmjw (Rybrevant ® ) 以及用于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的晚期 NSCLC 患者的伴随诊断。
本研究纳入了15例EGFR/ALK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其中1342例患者诊断为EGFR或ALK突变的晚期NSCLC(IIIB/IV/复发期),并接受了标准化的EGFR-TKI或ALK-TKI靶向治疗。大多数研究(11/15)的基因检测技术为二代测序(NGS),并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其中,除Tsui DWY等[43]的研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外,14项研究使用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26-29,34-35,41-49]。在研究类型方面,Aisner等[26]和Tsui DWY等[43]的研究为前瞻性研究,Christopoulos P[47]的研究为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其余13项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至于生存结果,15 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分为 3 个数据集:3 个为 PFS [ 46-48 ],3 个为 OS [26-
摘要背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维持治疗(M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在现实世界中确定。这项回顾性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经过4至6个周期的一线化疗后肿瘤稳定或有反应的晚期NSCLC患者中分析了这些问题。方法:我们将158例患者分为MT(34例IIIB期和37例IV期)和非MT(47例IIIB期和40例IV期)组,然后比较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临床结果。还研究了维持化疗或靶向药物、方案和持续时间对PFS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OS的预后因素。结果:在患者中,71例接受了MT,87例未接受。 MT 组的中位 PFS 和 OS 显著延长于非 MT 组(分别为 5.6 和 14.2 vs. 2.8 和 9.8 个月;均 p < 0.0001)。与化疗、> 4 个周期的化疗和 > 3 个月的靶向药物相比,使用靶向药物维持的患者 PFS 延长(均 P < 0.0001)。腺癌患者且无远处转移的 MT 可获得更好的 OS 获益(分别为 P = 0.041 和 P = 0.037)。多变量分析显示,女性和 MT 是延长 OS 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 P = 0.039 和 P < 0.0001)。MT 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可耐受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结论:MT对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无远处转移的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具有优势且耐受性良好,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
Amivantamab (JNJ-61186372) 是一种靶向 EGFR 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HGFR 或 cMet) 的人类双特异性抗体。给药后,它会靶向并结合癌细胞上表达的野生型或某些突变形式的 EGFR 和 cMet,从而阻止受体磷酸化。这可以防止激活 EGFR 和 cMet 介导的信号通路。此外,这种结合会导致受体降解,进一步抑制这些信号通路。Amivantamab 还可能导致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所有这些机制都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 由于 amivantamab 与受体的细胞外部分结合,因此它对所有已知的 EGFR-酪氨酸激酶突变受体形式均有活性。这对于带有外显子 20 插入的肿瘤尤其重要,因为它们通常不受用于治疗更常见的 EGFR-TK 突变的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的约束。3,4 在 I 期临床试验 (NCT02609776) 中,在第 1 周期每周一次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注射 140 毫克阿米凡他单抗,在后续周期每 2 周一次。治疗周期为 28 天。1 给药方案为 1050 毫克,对于体重 >80 公斤的受试者调整为 1400 毫克。1
摘要:我们旨在描述意大利伦巴第大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治疗途径、临床结果和医疗费用。通过医疗管理数据,我们确定了 2012 年至 2019 年期间新诊断为肺癌的 37,562 名患者。其中,在 2020 年 6 月 30 日之前开始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n = 660) 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n = 1245) 进行晚期 NSCLC 一线治疗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队列,并随访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帕博利珠单抗使用者中,中位治疗失败时间 (TTF) 和中位总生存期 (OS) 分别为 3.2 个月和 13.6 个月。约三分之一 (34.1%) 转为二线治疗(全部采用化疗)。在 TKI 使用者中,中位 TTF 和中位 OS 分别为 9.3 个月和 18.4 个月,37.1% 的患者开始二线治疗(17.8% 接受 TKI,19.2% 接受化疗)。在接受一线治疗后的第一年,帕博利珠单抗和 TKI 一线使用者的平均每例患者累计医疗费用分别为 51,735 欧元和 30,708 欧元。这些结果与其他现实世界研究报告的结果一致,可能对临床医生和健康决策者有所帮助。
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在此,我们旨在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来确定与乳腺癌的骨转移有关的关键基因和长期非编码RNA(LNCRNA)。我们使用GSE66206数据集中的基因表达综合群筛选了正常乳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样品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和LNCRNA。我们还构建了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了节点度以识别驱动基因。找到了乳腺癌骨转移的潜在致病模块后,我们确定了与模块中基因和LNCRNA的乳腺癌骨转移相关模块和功能富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与乳腺癌中骨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网络,并鉴定了包括BNIP3和LNCRNA RP11-317-J19.1的核心驱动基因。核心驱动基因和LNCRNA在网络中的作用意味着它们在调节骨骼发育和重塑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针对网络中的核心驱动基因和LNCRNA可能是管理骨转移的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摘要 肺癌仍然是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男性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病例的 84%。对于具有可操作突变的一组患者,靶向治疗继续提供持久的反应。分子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肺癌进入个性化医疗时代成为可能,患者可以根据这些标记物获得个性化治疗。本综述总结了晚期 NSCLC 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晚期疾病患者的首次人体试验和早期 I/II 期临床试验。我们根据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将讨论分为不同的主题。本文旨在成为可用的和即将推出的靶向 NSCLC 治疗方案的最新综述。我们还将在每节末尾总结目前可用的 NSCLC 患者 I/II 期临床试验。关键词:晚期 NSCLC、靶向治疗、I/II 期临床试验、首次人体试验、肺癌
肺癌疗法已进入精密医学时代。对于携带驱动癌基因的患者,分子靶向疗法已解锁了生存的巨大改善。纳普型淋巴瘤激酶(ALK)是由ALK基因编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突变时通常与肺癌相关。这种激酶通常在中央和周围神经系统中表达(1)。ALK is reported to regulate several different pathways involved i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such as PI3K-AKT-mTOR, RAS-RAF-MEK- ERK, and the JAK-STAT pathway, once it dimerizes and is activated by autophosphorylation after binding with its ligands, pleiotrophin (PTN), and midkine (MK) (2,3).含有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其中占NSCLC病例的3%至13%)(4),已批准用于使用几种第一代或第二代碱性基因酶抑制剂(包括Crizib),包括Crizib(Criz-crizib),包括Alectinib和Brigatinib(5,6)。含有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其中占NSCLC病例的3%至13%)(4),已批准用于使用几种第一代或第二代碱性基因酶抑制剂(包括Crizib),包括Crizib(Criz-crizib),包括Alectinib和Brigatinib(5,6)。含有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其中占NSCLC病例的3%至13%)(4),已批准用于使用几种第一代或第二代碱性基因酶抑制剂(包括Crizib),包括Crizib(Criz-crizib),包括Alectinib和Brigatinib(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