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源分配包括信用资源分配的效率和储蓄投资转换率。基于这两个方面,在2000年至2019年间,在空间Durbin模型中,使用中国的小组数据在经验上测试了财务资源分配和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验结果表明,中国信用资源分配的效率很低,信用资源的流量会引起虹吸效应。同时,现有的储蓄股不会构成真正的信用资源。区域测试的经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信用资源的分配效率很低,并且存在负面外部性。中西部和西部地区信用资源的分配效率对该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驱动作用,但也存在负面外部性。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率有积极的外部性。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中国仍通过扩大全金融量表的发展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尚未证明提高财务资源分配的经济利益。
作为全球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GVC活动通过空间生产网络将全球各国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GVC生产活动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生产环节,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中间产品贸易尤为重要。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数据库BEC分类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出全球贸易额和中间产品贸易额,如图1所示。 2019年、2020年全球贸易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各国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见效,2021年全球贸易明显反弹。同时可以看到,中间品贸易量占比超过50%,除2019年略有下降外,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全球经济贸易的波动下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间品贸易发展呈现逆势增长的状态。这意味着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GVC纵深演进的必然逻辑。根据世界银行(2020)[1]的数据,如果GVC参与率继续提高1%,个人人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以上。可见,GVC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不幸的是,受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地缘政治风险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去全球化、慢全球化开始出现,影响到了GVC活动,并将进一步冲击全球经济增长。这种“逆全球化”思潮将对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沿着GVC的扩散造成阻碍,从而阻碍全球福利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肯定的是,
在电力市场中,发电厂既因提供能源而获得奖励,也因提高电网可靠性而获得奖励。这两项职能通过两项单独的付款得到补偿:能源市场付款和辅助服务市场付款。我们提供证据表明,能源市场发电结构的变化是由辅助服务市场的外生变化推动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准实验证据来理解这一机制,表明它是由发电厂的多产品性质与成本的不连续性相结合而产生的。尽管经济学研究通常只关注能源市场,但我们的结果表明,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也很重要。此外,与电网运营、电网可靠性或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变化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创新活动对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贡献已在文献中得到充分证实(Polder 等,2009;Hashi 和 Stojčić,2013;Roud,2018)。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强调了发达经济体企业创新机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 (EME) 企业创新机制之间的差异,前者由研发投资或知识创造驱动,后者主要由机械设备投资(即非研发投资)或知识使用驱动(Cirera 和 Maloney,2017)。欧盟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Radošević,2016,第 130 页)证实了这一趋势,背景是发达的北欧欧盟国家和欧盟的中欧和东欧新兴经济体。报告显示,欧盟北部成员国发达地区近 72% 的创新支出用于研发支出,而欧盟中欧和东欧成员国这一比例为 39%。机械设备支出的情况则相反,这两组国家的创新支出分别占19%和54%。
航天工业是一个由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主导的高科技领域,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该领域进行了投资,以在当地产生技术和生产能力(Dennerley,2016)。进行这些投资的动机包括一些短期动机——例如,满足当地对卫星服务的需求和开发使用这些服务所需的知识——也包括一些长期动机——例如改善基础设施和创造工业和创新能力(Wood & Weigel,2011)。近年来,新技术的出现为太空领域传统较薄弱的国家进入太空提供了便利。一个例子就是小型低轨道卫星,它的建造是航天领域技术发展的第一步(Wekerle 等人,2017 年)。
作者感谢 2013 年美国经济协会会议劳动力市场网络会议、2012 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住房-城市-劳动力-宏观会议、2011 年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大波士顿地区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研讨会以及伦敦经济学院 SERC、CPB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研讨会的与会者的评论。本研究由康涅狄格大学房地产和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编号 71988101)资助。本文中介绍的大部分分析都是使用人口普查研究数据中心的受限数据进行的。本文表达的观点和结论均为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观点。结果已经过审查,以确保未泄露任何机密信息。作者没有利益冲突需要声明。本文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早前已在 2013 年 NBER 工作论文 #18933 中提出。本文表达的观点均为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反映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观点。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序贯博弈模型,以揭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企业效率的溢出效应。我们的模型表明,在外国企业制定最优合资政策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影响取决于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具体而言,我们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与国内低生产率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呈负相关,但与高生产率企业相比则呈反比。这表明,一旦生产率差距扩大,外商进入将提高高生产率企业的效率,但降低低生产率企业的效率。为了支持我们的理论模型,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集提供了稳健的实证结果。
摘要 俄罗斯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导至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然而,俄罗斯货币政策所谓的溢出效应的重要性仍缺乏证据。本文研究了俄罗斯货币政策冲击(以 MIACR 冲击为代表)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影响。为此,首先,通过 FAVAR 模型识别了俄罗斯经济的货币政策冲击,该模型基于 50 多个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估算。此外,分别针对联盟的每个国家估算了具有先前提取的 MP 冲击的 VAR 模型,并分析了脉冲响应函数 (IRF) 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FEVD)。本文的主要结果是,MIACR 冲击对工业生产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此类冲击对一些联盟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名义汇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具有统计显著的影响。然而,获得的影响大多很小且不均匀。关键词:传导效应、货币政策、欧亚经济联盟 JEL分类:E52、E58、E59。
∗ 我们要感谢编辑 Marco Del Negro 和四位审稿人的评论,这些评论帮助我们改进了本文。我们感谢 2019 年巴西中央银行通胀目标研讨会上的讨论者 Luca Guerrieri。对于对早期版本的评论和讨论,我们还要感谢 Pablo Cuba-Borda、Stanley Fischer、Chris Gibbs、Matteo Iacoviello、Alejandro Justiniano、Greg Kaplan、Neil Mehrotra、James Morley、Bruce Preston、Andrea Raffi,以及美联储委员会、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的研讨会参与者,以及福特汉姆国际经济/金融研讨会、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会议和墨尔本研究所宏观经济政策会议的参与者。本文表达的观点为作者的观点,不应归因于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执行董事会或管理层。其余所有错误均由我们承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电子邮件:jonescallum@gmail.com。‡ 悉尼大学经济学院。电子邮件:mariano.kulish@sydney.edu.au。§ 国际清算银行。电子邮件:daniel.rees@bis.org。
回收量(总计) 全球 510,528 23,028 122,232 美国 85,612 1,301 1,868 意大利 80,589 8,215 10,361 中国 81,340 3,292 74,588 伊朗 32,332 2,378 11,133 西班牙 57,786 4,365 7,015 德国 47,278 281 5,673 英国 11,658 578 135 加拿大 3,579 36 185 法国 29,155 1,696 4,948 印度 719 16 45 韩国 9,332 139 4,528 荷兰 7,431 434 3俄罗斯 1,036 3 45 沙特阿拉伯 1,012 24 33 南非 927 2 2 尼日利亚 65 1 3 数据来源:Worldometers。5 请注意,可能存在未向公共卫生当局报告的未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