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有兴趣的候选人从 IIST 网站 https://www.iist.ac.in/career/2 下载申请表,填写完毕后在 2025 年 1 月 5 日或之前通过电子邮件 recruitment@iist.ac.in 提交,作为预印本,以及上述学位证书和经验证书的副本。仅具备所宣传的资格、经验、技能等的候选人才允许参加个人讨论/面试。
不同文化如何看待夜空,包括星座和神话 通过望远镜设计的变化,观察夜空的进步 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恒星和星系? 我们的太阳系是什么样的 我们如何处理太空图像 如何成为一名火箭科学家 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 系外行星、外星生物学、外星化学和外星医学 太空旅游和私人太空旅行
摘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的门户,统筹管理全国科学卫星任务,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实施了中国第一个科学驱动的航天任务“双星计划”,并陆续实施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器(悟空号)、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马号)、太极一号、空间太阳天文台(夸父号)、爱因斯坦探测器(EP)等一批国家空间科学战略优先项目一、二期科学任务。目前,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已经基本形成,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未来,中欧联合发射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链路探测器(SMILE)也将于2025年发射。此外,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空间科学发展规划(2024-2050)》是我国首部国家级规划,确定了五大科学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未来科学任务,将深化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识。
印度空间科学技术学院 (IIST) 是根据 1956 年 UGC 法案第 3 部分认定的大学,是印度政府空间部 (DoS) 下属的一个自治机构,也是印度第一所提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相关领域本科、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高质量教育的学院。该学院享有盛誉,首任校长是著名技术专家、印度前总统 APJ 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IIST 的创始主任 BN Suresh 博士是 IIST 的现任校长。该学院认识到研究对于开发未来空间研究技术和应用的重要性。IIST 的教职员工通过空间科学和技术联合研究项目与 ISRO 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合作。
与航空航天和特殊工艺相关的材料认证。高温金属 - 镍基、铁基和钴基超级合金 - 加工和性能、环境退化和防护涂层、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材料 - 碳环氧树脂和烧蚀复合材料、高熵合金、运载火箭和太空应用材料。
本次会议将深入探讨政府机构、私营公司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对变革太空创新和提高可及性的变革性影响。讨论将重点关注这些伙伴关系如何促进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应对社会挑战,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对太空领域的投资。
第一学期 (秋季) 1. SSC-501 空间科学概论 PCC 4 3 0 2 3 0 2. SSC-503 太空探索实验技术 PCC 4 3 0 2 3 0 3. SSC-505 运载火箭技术 PCC 4 3 1 0 3 0 4. SSC-507 卫星系统技术 PCC 4 3 0 2 3 0 5. 社会科学课程 SSC 2 - - - - - 总计 18 第二学期 (春季) 1. 课程选修课-I PEC 4 - - - - - 2. 课程选修课-II PEC 4 - - - - - 3. 课程选修课-III PEC 4 - - - - - 4. 课程选修课-IV PEC 4 - - - - - 5. 科学、技术和高级研究工具 STAR 3 - - - - - 6. SSC-700 研讨会 SEM 2 - - - - - 总计 21
2022—2024年,中国空间科学计划、深空探测计划和载人航天计划进展迅速。中国科学院2011年启动实施的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计划两期均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其中一期包括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实践十号(SJ-10)、空间量子实验(QUESS)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二期包括太极一号(太极计划首次技术演示任务)、引力波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空监测器(GECAM)、先进空间太阳天文台(ASO-S)、爱因斯坦探测器(EP)、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链接探测器(SMILE)。中国首个综合性太阳探测任务——先进空间太阳天文台(ASO-S)和致力于软X射线时域天文学探测的爱因斯坦探测器(EP)分别于2022年10月9日和2024年1月9日发射。中国与欧空局的联合任务——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链接探测器(SMILE)计划于2025年底发射。全球首颗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SDGSAT-1已运行两年半,为推动国际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提供了宝贵数据。主要研究伽马暴的中法联合任务天基多波段可变目标监测器(SVOM)于2024年6月22日发射,轨道高度约635公里。未来还将围绕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生物和物理科学五大科学主题开展新的科学任务。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六号探月任务于2024年6月25日重返大气层并成功着陆地球,完成从月球背面采集首批样本的历史性使命。在载人航天领域,中国空间站已于2022年底全面部署,进入应用发展阶段。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与器件、空间材料与器件、空间材料与器件等多个领域的科研项目。
摘要 空间科学是一个迷人而强大的领域,我国现在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角度来看,目前已有数所大学提供某种空间科学专业培训,并且已经设立了空间工程硕士学位。在 UniSpace 计划下,17 所匈牙利大学正在合作,在四所大学提供空间科学高级培训。然而,在本科阶段,未来的工程师不太可能在基础物理之外遇到与空间科学相关的科目,或者可能仅在少数专业课程中提供。未来的专业人士应尽快接触这门学科。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应该考虑提供本科水平的空间科学课程,以便更好地为有志于从事该领域职业的学生做好准备。杰尔塞切尼伊什特万大学已经采取多项措施来推广太空技术,包括 SZESAT 学生团体,学生可以在那里从事太空电信工作,Mobilis 儿童夏令营,SZESAT 每年都会在那里就该主题进行讲座,杰尔大学也是匈牙利 UniSpace 联盟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