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报告了通过解离电子附着于气态甲酰胺而产生的阴离子的三维动量成像测量的实验结果。从动量图像中,我们分析了 NH7、O~ 和 H~ 碎片的角能和动能分布,并讨论了两种入射电子能量范围(从 5.3 eV 到 6.8 eV 以及从 f 0.0 eV 到 ff .5 eV)的多重共振的可能电子附着和解离机制。与实验结果相比,对于 ^6 eV 入射电子,NET 阴离子的角分布的从头算理论结果强烈表明,产生该碎片的两个共振之一是 2 A" Feshbach 共振。
电子-分子碰撞过程指的是分子捕获低能电子(即能量高达 ∼ 20 eV)形成短暂、不稳定的分子阴离子,然后解离成几个碎片(一个负离子,其他都是中性),这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过程,称为解离电子附着(DEA)。DEA 是基于电子-分子碰撞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1-8],在凝聚态物质 [9-12]、气态电子 [13] 到低能等离子体 [14] 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环境中 DEA 与分子相关的低能电子通常是物质与高能光子或粒子之间初级相互作用的副产物。研究表明,这些电子在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引发 DNA 链断裂和其他 DNA 解离过程 [ 15 – 18 ] 以及蛋白质的辐射损伤 [ 19 ]。甲酰胺 (HCONH 2 ) 被广泛认为是研究蛋白质和肽化学的原型模型分子,因为它具有简单而丰富的结构,其中包括一个酰胺键。甲酰胺分解成其他值得注意的简单有机分子(例如 CH、HCN、HCNO 等)已在实验和理论环境中得到广泛研究。甲酰胺由许多复杂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祖先组成,被认为是简单生物分子进化为复杂结构的重要环节。此外,甲酰胺由于其 NC 酰胺键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特征使甲酰胺成为研究电子捕获的典型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