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am Steinberg 教授被选为 AE 学院研究生项目的新副主席。他负责管理研究生项目、扩大咨询范围、审查课程并招募顶尖人才。他还因其在燃烧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当选为燃烧研究所研究员。 • Joseph Oefelein 教授被选为 AE 学院本科生项目的副主席。在他的职位上,他负责管理咨询并支持本科生计划。 • George Kardomateas 教授因其在航空航天进步中的杰出工作而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评选为 2022 年圣路易斯精神奖章获得者。 • Suresh Menon 教授因其在航空燃烧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 2023 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 (AIAA) 推进剂和燃烧奖。 • Timothy Lieuwen 教授和高级研究工程师 Benjamin Emerson 等凭借其论文《同时进行 OH、CH20 和近喷流动力学的流场成像》获得 AIAA 2022 年最佳论文奖。 • Vishal Acharya、Graeme Kennedy 和 Juergen Rauleder 被 AIAA 选为 2023 级副研究员 • Mitchell LR Walker II 教授兼 John W. Young 主席被任命为 AIAA 研究员。他是第 15 位获得这一顶级荣誉的技术教员。 • Dimitri Mavris 被任命为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 (ICAS) 主席。他的任期为两年,致力于执行 ICAS 任务。 • 陈永新教授及其团队凭借《具有树结构成本的多边际最优传输和薛定谔桥问题》的论文荣获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最佳论文奖。 • Stephen Ruffin 教授被选为佐治亚理工学院专业教育学术事务副院长。 • Wenting Sun 教授被燃烧研究所和爱思唯尔评选为 Hiroshi Tsuji 早期职业研究奖。该奖项授予在基础或应用燃烧科学方面表现卓越并在其领域取得进步的早期职业研究人员。 • John Christian 教授凭借《星际任务的导航和恒星识别》成为 2023 年 Canopus 星际写作杰出奖(出版短篇非小说类)提名作者之一。 • Marilyn Smith 教授被选为皇家航空学会 (RAeS) 2023 年兰彻斯特讲座主讲人。
量子物理学的反直觉方面在该理论的早期由著名的思想实验得到了说明,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光子盒到薛定谔的猫。这些实验的现代版本涉及单个粒子 - 电子、原子或光子 - 如今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中实现。通过在受控环境中操纵这些简单系统,物理学家直接揭示了量子的奇特特性。状态叠加、纠缠和互补性定义了一种可用于信息处理的新型量子逻辑,为应用带来了巨大希望。本书描述了一类已经成熟的思想实验。在广泛且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中,我们选择详细分析在高 Q 腔中使用原子和光子进行的实验以及相关实验,涉及陷阱中的离子或光学晶格中的冷原子。在这些看似不同的领域中,相同的基本物理原理在起作用:两级自旋系统与量子谐振子相互作用。我们认为,与抽象的理想化实验相比,对这些真实的“自旋-弹簧”实验的描述更能具体地说明量子概念。尽管后者更易于分析,而且肯定会出现在量子力学的入门课程中,但我们认为,真正的“思想实验”应该成为中级或高级现代量子物理教学的核心。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些实验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人们对量子信息在通信和计算中的实际应用的希望所引发的。相反,这个快速扩展的研究领域必将对量子概念的教学和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处理真实系统必然涉及描述这些系统与其不可避免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讨论松弛和退相干。这些现象由一种形式主义(密度算子或随机蒙特卡罗方法)描述,它取代了基本量子物理学的简单状态描述。掌握这种方法并理解退相干可以深入了解量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它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在量子时代的黎明,人们发明了思想实验来说明量子-经典边界的令人费解的特征。因此,理解这些实验的现代版本也必须解决这个重要问题,这并不奇怪。从描述基本量子实验的简单目标开始
可以处于两个不同的状态 0 或 1,但量子比特是一个用二维复希尔伯特空间描述的两能级量子系统。也就是说,量子比特可以存在于典型状态 | 0 ⟩ , | 1 ⟩ 或这两个状态的任意线性组合中,即 𝑎 | 0 ⟩+ 𝑏 | 1 ⟩ ,其中 𝑎,𝑏 ∈ C 且 𝑎 2 + 𝑏 2 = 1。量子计算系统的基础原理是量子叠加、量子纠缠和量子至上。薛定谔猫是一种著名的排泄物,它证明了量子叠加悖论,也就是说,猫可以同时是死的也可以是活的 [25, 29]。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学中一个奇异而迷人的现象。当两个(或更多)粒子产生、相互作用并以某种方式连接时,它们就被称作纠缠态。尽管它们之间相距甚远或存在天然障碍,但它们仍能以某种方式相互连接。最后,“量子霸权”一词用来描述量子计算机在任何可行时间内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19]。不幸的是,如今的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量有限,而且存在其他技术问题和限制,这些都对其可靠性产生了质疑和降低 [16, 17]。密码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之一,它可以确保双方安全通信,而不会中断或改变通信 [26]。密码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每笔电子交易或通信中都使用加密协议。加密方案基于困难的数学问题,处理通信双方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密码系统由明文消息、密文消息、正在使用的密钥以及加密和解密函数组成。加密方案根据所使用的密钥类型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我们所说的密钥是指用于隐藏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制,例如一组替换字母的规则、一组人工符号或如今的一串比特。随着量子时代的到来,量子计算机将能够在几秒钟内完成大量计算。例如,1994 年,Peter Shor 教授使用量子算法证明了数字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被分析为素数的乘积,而无需真正的量子计算机 [ 27 ]。借助 Shor 算法,量子计算机克服了复杂的数学问题、整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而现代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如 RSA 或 ECDSA)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一个根本问题是
本脚本是圣保罗大学 (USP) 圣卡洛斯物理研究所 (IFSC) 开设的几门研究生课程的综合。这些课程包括量子力学 (SFI5774)、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SFI5814)、量子力学 B (SFI5707)、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SFI5905) 和原子光学 (SFI5887)。当然,这些课程的主题是紧密相连的。本综合脚本的目的是强调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促进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量子力学,它是本书其余部分的基础理论。在第二部分中,我们重点介绍原子的结构。在第三和第四部分中,我们研究光的性质、光与单个原子和原子集合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如何受到腔和表面的影响。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介绍了物质波的光学。本课程面向物理学硕士和博士生。脚本是一个初步版本,会不断进行更正和修改。欢迎随时通知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脚本包含练习,可从作者处获得答案。有关课程的信息和公告将在网站上发布:http://www.ifsc.usp.br/ strontium/ − > 教学 − > 学期 学生的评估将基于书面测试和学生选择的特别主题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学生将在 15 分钟内介绍所选主题。他还将以数字形式提交一份 4 页的科学论文。可能的主题有: - 观察两个离子的超辐射和亚辐射自发辐射(Exc. 21.2.4.9), - 压缩态(Sec. 15.3), - Jaynes-Cummings 模型(Sec. 15.4), - 量子投影噪声(Sec. 16.3.2), - 量子门(Sec. 22.3), - 量子蒙特卡罗波函数模拟方法(Sec. 16.1.2), - 量子芝诺效应(Sec. 16.3.1), - 布洛赫方程:推导和解释(Sec. 14.4), - 量子跳跃、其历史和观察(Sec. 16.1.2), - 薛定谔的猫(Sec. 16.1.1), - 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假设及其实验证伪(Sec. 22.1.1 ), - Elitzur 和 Vaidman 炸弹测试问题 (16.1.3 节 ), - 拓扑相和 Aharonov-Bohm 效应 (16.4 节 ), - 量子非拆除测量 (16.3.3 节 ), - 根据费米黄金法则计算光电效应 (Exc. 5.4.5.7 ), - 量子关联和 Young 和 Hanbury-Brown-Twiss 实验 (15.5.1 节 ), - Hartree-Fock 方法 (11.3.3 节 ), - 用高斯波包描述的自由粒子的时间演化, - WKB 近似 (5.3 节 ), - 里德堡原子 (9.4.4 节 ), - 氦原子 (11.2 节 ),
量子计算机简介 Priyanshi Kotlia 1、Janmejay Pant 2 1 研究学者,Graphic Era Hill 大学,德拉敦,北阿坎德邦,印度 2 计算机科学系,Graphic Era Hill 大学,比姆塔尔,北阿坎德邦,印度 1 电子邮件:priyanshikotlia585[at]gmail.com 2 电子邮件:geujay2010[at]gmail.com 摘要:自去年以来,计算机减少了人类的努力并且其性能日益提高。量子计算机是基于称为量子力学的现象执行计算的计算机。它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经典计算、物理学和数学的融合。他们通过整合这些领域进行的计算被称为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基于微观粒子(如离子、光子、电子、质子、中子等)进行计算,这些粒子最终会提供极高的计算能力和其他优势,例如与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的耗电量更少,我们将在同一篇论文中简要讨论这一点。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量子计算机、它的历史、它的计算所基于的属性、它的优点和缺点、它的局限性、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传统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之间的区别以及它面临的挑战,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量子计算、实时应用、属性、未来发展方向、隐形传态 1.量子计算机简介 量子计算机基本上是基于量子力学特性的计算机,量子力学特性由薛定谔波函数方程 [1] 描述。这是一个数学方程,它描述了当原子内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时,电子在特定时间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能量,并告诉我们这些波是如何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这个外部环境就是系统汉密尔顿量,它以数学方式描述了原子内任何电子或亚原子粒子所受到的力 [2]。所以,要建立一个量子系统,我们需要通过将其与自己的外部环境隔离来对其环境进行研究 [3]。自去年以来,我们注意到传统计算机或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在尺寸、成本、功耗、效率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与早期的计算机相比,今天的计算机体积小巧、成本低廉、耗电量少、效率更高,而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成本高、用户不友好、耗电量大、效率低下 [4]。这些变化是由于其中使用的电子设备造成的,以前这些设备的尺寸非常大,而现在这些设备变得越来越紧凑,直接或间接地专注于我们的计算。电子电路的尺寸现在已经达到了极限,我们无法再缩小它了,如果缩小它[5],它只能缩小到一个原子的大小,如果我们这样做,它们就会开始传送,因为原子不稳定,它会从一个状态移动到另一个状态,或者我们可以让原子同时存在于多个位置,并处理该原子的状态,经典计算机架构和
混沌和许多研究该领域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大量科学领域,特别是那些依赖数学的领域。希望这能说明这些思想对化学和物理等领域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和强大。自然界似乎太复杂了,不可能在所有层面上都一直保持线性。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自然界的确切定律不可能是线性的,也不可能从线性中推导出来。量子力学在形式上是线性的,被认为是理解自然界的基础系统[1-3]。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观点促使人们问量子力学是否也能涵盖非线性现象。这个问题与经典非线性现象的研究有关[4,5]。这让人们想知道,如果经典版本是混沌的,量子系统的行为会怎样。要理解量子力学中的混沌,需要对量子理论的基本结构进行更严格的表述[6,7]。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制定量子-经典对应关系,而目前,这种表述还缺乏。在经典力学中,如果存在一组 N 个运动常数 F ifg 并且它们对合,则具有 N 个自由度的哈密顿系统被定义为可积的,因此泊松括号满足 F i ;F j = 0,其中 i, j = 1,...,N。当系统可积时,运动被限制在 2 N 维相空间中不变的 N 环面上,因此是规则的。如果系统受到小的不可积项的扰动,则 Kolmogorov-Arnold-Moser (KAM) 定理指出其运动可能仍然限制在 N 环面上,但会发生变形。当此类扰动增加到某些环面被破坏的程度时,就会出现混沌,它们的行为用正的 Lyapunov 指数表示。研究量子混沌的尝试主要集中在经典不可积系统的量化上。由于前者原则上只是后者的极限情况,而且大多数现实量子系统没有经典对应物,因此后一种方法更一般、更自然。经典极限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埃伦费斯特定理,下面给出了三种研究经典极限的常用方法。薛定谔方法是开发一个波包,其时间演化遵循经典轨迹,因此坐标和动量期望值的时间演化不仅可以求解哈密顿方程,还可以求解薛定谔方程。狄拉克的方法是构造一个量子泊松括号,使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结构一一对应。第三种方法是费曼路径积分形式,它通过对给定的初始和最终状态积分所有可能的路径,用经典概念来表达量子力学。可以根据量子力学的公理结构来回顾这个问题,量子动力学自由度的定义如下
相干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特征值关系为 ˆ a | α = α | α as,是研究和描述辐射场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基础,它是由薛定谔于 1926 年在对量子谐振子的研究 1 – 4 中首次提出的。然而,基于相干态和光电检测的量子相干理论已由 Glauber、Wolf、Sudarshan、Mandel、Klauder 等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发展起来,它与经典辐射场中的量子态最为相似,因此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边界。Glauber 的创新工作于 2005 年获得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事实上,相干态已经成为量子物理学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干态使我们能够使用 Wigner 等人早期开发的准概率来描述光在相空间中的行为 7 。相干态的重要性在于它们的概括已被证明能够呈现非经典辐射场特性 8 – 10 。激光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相干光的表现标志着对光与物质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广泛研究的开始 11 。这可以通过实验通过将相干态穿过克尔介质来实现,这是由于出现了可识别的宏观相干态叠加,即所谓的猫态 12 。当克尔介质的入口状态是正则相干态时,Kitagawa 和 Yamamoto 引入了克尔态作为克尔介质的输出 13 。克尔效应会产生正交压缩,但不会改变输入场光子统计特性,即它仍然是泊松分布,这是正则相干态输入的特性,用于产生相干态的叠加 14 – 16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光在克尔介质中的扩散也以非谐振荡器样本为特征,非谐项取为 ˆ np ,其中 p 为整数(p > 1)17 , 18 。该振荡器模式可以被评估为描述注入具有非线性磁化率的传输线(例如光纤)的相干态的演变。用相干态的量子力学描述的激光束在通过非线性介质时会经历各种复杂的改变,包括量子态的崩溃和复活。在任何线性或非线性的演变中,耗散总是会发生。耗散效应通常导致振幅的减小,但是,如果相互作用发生在原子尺度上,量子效应就会很显著 19。非线性相干态是标准相干态最突出的概括之一 20 。一个合适的问题是:如果初始相干态的时间演化受到时间相关谐振子哈密顿量的影响,并与时间相关外部附加势 21 – 24 耦合,会发生什么情况?时间相关谐振子有很多种,例如参数振荡器 11、25 、卡尔迪罗拉-卡奈振荡器 26、27 和具有强脉动质量的谐振子 28 。
太初有光。光是美好的。此后不久,人们开始寻求对光的全面理解。虽然出版记录一开始有些零散,但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得出结论,光由从眼睛发出的光线组成。欧几里得在其关于光传播的经典著作《光学》中,使用今天可能被称为局部现实主义的论证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欧几里得假设光线是由外部光源发出的。但直到公元 1000 年伊本·海赛姆 (Ibn al-Haytham) 提出这一观点后,这一观点才被确立为科学依据。17 世纪的笛卡尔将光本身的特性描述为“压力”,它通过空间从光源传输到眼睛(探测器)。这个想法后来由惠更斯和胡克发展成为光的波动理论。大约在同一时间,伽森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即光是一种粒子,牛顿接受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杨氏 1803 年的双缝实验和菲涅尔的衍射实验普遍认为,光作为粒子和波的不同视角已经得到解决,有利于波动图像。在 19 世纪 60 年代,麦克斯韦方程以一种优雅而令人满意的方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预测以光速传播的偏振电磁波。1897 年,J.J. Thomson 发现离散粒子携带负电荷在真空中移动,电磁学的波与流体观由此出现问题。随后在 1900 年,普朗克在“绝望之举”中援引了量化的电磁能量束来推导黑体辐射定律 [2, 3],这一步不仅包含了玻尔兹曼在统计力学中的先前猜想,而且与传统理解背道而驰。它最初被认为是推导的产物,后来得到纠正,但爱因斯坦在 1905 年对光电效应的描述 [4] 中更加认真地对待光量子理论。随后在 1913 年,玻尔援引了能量和角动量的量化来解释在氢-巴尔末系列中观察到的离散光谱发射线。1924 年,德布罗意基于这些想法假设不仅光,而且物质粒子也具有波状特性,这一假设彻底失败了。随后出现了量子光,这真是太棒了。随后,海森堡、玻恩、薛定谔、泡利和狄拉克等一系列发现和进步建立了量子力学的框架。就本书而言,1927 年,狄拉克将电磁场量化,有效地发展了光理论,涵盖了引发整个革命的物理现象。20 世纪 30 年代,首次在单光子水平上直接探测到光。20 世纪 50 年代原子级联光子对源 [5] 的出现及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使用 [6–9] 使第一个单光子源问世。
信息图被用来讨论两种不同信息测度之间的关系,如冯·诺依曼熵与误差概率[1],或冯·诺依曼熵与线性熵[2]。对于线性(L)熵和冯·诺依曼(S)熵,通常对任何有效的概率分布ρ绘制(L(ρ),S(ρ))图。这里,ρ也可以表示量子系统的密度矩阵(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具有其特征值的向量),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兴趣所在。我们特别关注由此产生的信息图区域的边界,其中相关的概率分布(或密度矩阵)将被表示为“极值”。在参考文献[3]中,对两个量子比特的熵进行了比较(有关离子-激光相互作用的情况,另见[4])。在 [5] 中,对任意熵对的信息图进行了详细研究。文中证明了,对于某些条件(线性、冯·诺依曼和雷尼熵满足),极值密度矩阵始终相同。文中给出了反例,但一般来说,偏差会非常小,并且可以安全地假设这些极值密度矩阵具有普适性。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信息图来获取对称多量子系统中粒子纠缠的全局定性信息,该系统由广义“薛定谔猫”(多组分 DCAT)态(在 [6] 中首次引入,作为振荡器的双组分偶态和奇态)描述。这些 DCAT 态原来是 U(D)自旋相干(准经典)态的 ZD−12 宇称改编,它们具有弱重叠(宏观可区分)相干波包的量子叠加结构,具有有趣的量子特性。为此,我们使用一和二量子Dit 约化密度矩阵 (RDM),它是通过从由 cat 态描述的 N 个相同量子Dit 的复合系统中提取一两个粒子/原子,并追踪剩余系统获得的。众所周知(见 [3] 及其参考文献),这些 RDM 的熵提供了有关系统纠缠的信息。我们将绘制与这些 RDM 相关的信息图,并提取有关一和二量子Dit 纠缠的定性信息,以及相应 RDM 的秩,这也提供了有关原始系统纠缠的信息 [7]。我们将应用这些结果来表征 3 级全同原子 Lipkin–Meshkov–Glick 模型中发生的量子相变 (QPT),以补充 [ 8 ] 的结果。具体来说,我们已经看到,一和二量子 DIT RDM 的秩可以被视为检测 QPT 存在的离散序参量前体。本文结构如下。第 2 节回顾了信息图的概念,描述其主要属性,特别是关于秩的属性。第 3 节回顾了 U(D) 自旋相干态的概念及其 ZD−12 宇称适配版本 DCAT。在第 4 节中,我们计算了 2CAT 和 3CAT 的一和二量子 Dit RDM、它们的线性熵和冯诺依曼熵,绘制了它们并构建了相关的信息图。在第 5 节中,我们使用信息图提供有关 Lipkin–Meshkov–Glick (LMG) 模型中 QPT 的定性信息。第 6 节致力于结论。
DNA 是生命的基本蓝图,由一种长链分子组成,其中包含构建和维持所有生物体的指令。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细胞中,能够产生蛋白质并在代际之间传递遗传信息。这个来自鲑鱼精子的 DNA 样本属于德国图宾根大学。了解 DNA 的结构和功能彻底改变了疾病研究、遗传易感性评估、诊断和药物配方。它对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它成为法医科学、识别犯罪、失踪人员和亲生父母的重要工具。在农业中,DNA 有助于改良牲畜和植物。DNA 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869 年,当时弗里德里希·米歇尔从白细胞中分离出核蛋白。他观察到它在各种组织中的存在并发现了它的遗传作用。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后来将其重新命名为脱氧核糖核酸 (DNA) 并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DNA 的转变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当时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一种细菌与同种菌株的死细胞混合后会转变成有毒形态。弗雷德·格里菲斯于 1928 年首次观察到这一现象。艾弗里的工作以及柯林·麦克劳德和麦克林·麦卡锡的工作表明,这种转变与 DNA 有关。尽管当时并未得到普遍接受,但艾弗里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对 DNA 的兴趣。几年后,阿尔弗雷德·赫尔希和玛莎·赫尔希于 1952 年进行的实验证实了 DNA 携带遗传信息。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研究人员开始研究 DNA 的结构以了解其功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于 1953 年揭示了双螺旋模型。该结构由两条相互缠绕的链组成,具有四种互补的核苷酸: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双螺旋结构允许重建遗传信息,从而实现遗传性状的传递。 DNA 分析对于理解生命的生物机制和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至关重要。DNA 测序和 PCR 等技术使分析分子和识别基因突变成为可能。科学家还可以操纵和构建新形式的 DNA,称为重组 DNA 或基因克隆,这对于大规模药物生产和基因治疗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核酸、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的发现和理解也在不断发展。出生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 Oswald T Avery 发现了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过程。理查德·阿尔特曼将核蛋白改名为核酸,而约翰·弗里德里希·米歇尔去世。莱纳斯·鲍林引入了遗传学的概念,塞韦罗·奥乔亚诞生。亚历山大·托德创造了“基因”一词,保罗·扎梅克尼克描述了 DNA 的构成要素。所罗门·施皮格尔曼绘制了一条染色体图谱,弗朗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亚瑟·科恩伯格、弗雷德里克·桑格、罗莎琳·富兰克林、伊芙琳·威特金、西摩·本泽尔、哈尔·戈宾德·科拉纳、约翰·史密斯、约书亚·莱德伯格、TB·约翰逊和 RD·科格希尔也为该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他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 PB·约翰逊和 RD·科格希尔检测到甲基化胞嘧啶衍生物是硫酸水解结核酸的副产物,但其他科学家很难复制他们的结果。保罗·伯格、马歇尔·W·尼伦伯格、詹姆斯·D·沃森、吴雷、丹尼尔·内森斯、沃纳·阿伯、富兰克林·斯塔尔、贝弗利·格里芬、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汉密尔顿·O·史密斯、沃尔特·吉尔伯特、斯坦利·诺曼·科恩、赫伯特·博耶、大卫·巴尔的摩、约翰·E·苏尔斯顿、埃尔温·薛定谔、理查德·J·罗伯茨、克雷格·文特尔诞生。四种碱基比例的一致性是人们不断发现的。镰状细胞病被发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埃丝特·莱德伯格对λ噬菌体有了突破性的发现。纯化的DNA和细胞DNA显示出螺旋结构,标志着首次观察到细菌对病毒的改造。DNA在保存遗传密码方面比蛋白质更重要这一点变得清晰起来。DNA的双螺旋结构通过三篇《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得到证实。莱纳斯·鲍林因其在氨基酸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弗雷德里克·桑格完成了胰岛素氨基酸的完整序列,而病毒被重构,RNA被发现。信使RNA首次被发现,DNA聚合酶被分离纯化,用于复制DNA。维克多·英格拉姆利用桑格测序技术破解了镰状细胞性贫血背后的遗传密码。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功能。首次实现了体外DNA合成。桑格获得了他的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为理解基因调控和蛋白质合成步骤铺平了道路。美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核酸测序新时代的开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发现了“跳跃基因”,同时破解了编码机制。桑格的研究导致了限制酶的发现,紫外线诱变可以通过暗曝光逆转。转移RNA成为第一个被测序的核酸分子,全面的蛋白质序列发表在《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图集》上。遗传密码首次被总结,沃纳·阿伯尔预测了限制酶作为实验室工具的使用。发现了连接酶(一种促进 DNA 链连接的酶),并开发了自动蛋白质测序仪。从杂交细胞中分离出染色体,并组装了功能性噬菌体基因组。发表了 PCR 原理,并从黄石温泉中分离出一种新细菌。产生了生成重组 DNA 分子的概念。在分子生物学的早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为现代基因工程铺平了道路。关键事件包括: - 分离和鉴定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染色体的第一个限制性酶。 - 发现和分离逆转录酶。 - 发表了一种称为修复复制的过程,用于通过聚合酶合成短 DNA 双链和单链 DNA。 - 构建第一个质粒细菌克隆载体。 - 报道噬菌体 lambda DNA 的完整序列。 - 由于安全问题,Janet Mertz 在细菌中克隆重组 DNA 的实验被叫停。 - 首次发表了使用限制性酶切割 DNA 的实验。 - 关于重组 DNA 技术的生物危害的讨论公开化。 - 生成了第一个重组 DNA。 - Janet Mertz 和 Ronald Davis 发表了一种易于使用的重组 DNA 构建技术,该技术表明,当用限制性酶 EcoRI 切割 DNA 时,DNA 会产生粘性末端。 - 报道了 24 个碱基对的测序,以及细菌中 DNA 修复机制的发现 - SOS 反应。 - 开发了 Ames 测试来识别破坏 DNA 的化学物质。 - 首次举办人类基因图谱国际研讨会。 - DNA 首次成功地从一种生命形式转移到另一种生命形式。 - 重组基因研究开始受到监管。 - 重组 DNA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复制,随后呼吁暂时停止基因工程,直到采取措施处理潜在的生物危害。 - Mertz 完成了她的博士学位,Sanger 和 Coulson 发表了他们的 DNA 测序加减法。 - DNA 甲基化被认为是胚胎中 X 染色体沉默的机制,并被认为是控制高等生物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 - 阿西洛马会议呼吁自愿暂停基因工程研究。 - 酵母基因首次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原癌基因被认为是正常细胞遗传机制的一部分,在发育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NIH 发布了重组 DNA 实验指南。 - 人类生长激素经基因工程改造。 - 确定噬菌体 phi X174 DNA 的完整序列。 - 编写了第一个帮助汇编和分析 DNA 序列数据的计算机程序。 - 发表了两种不同的 DNA 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对长片段 DNA 进行测序。 - 在大肠杆菌中产生人类胰岛素。 - 诺贝尔奖表彰限制性酶的发现及其在分子遗传学问题中的应用。 - Biogen 为克隆乙型肝炎 DNA 和抗原的技术提交了初步的英国专利。- 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克隆出第一条 Epstein Barr 病毒 DNA 片段。 - 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报告成功分离并克隆大肠杆菌中的乙肝病毒 DNA 片段。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宣布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 HBsAg。 - Biogen 申请欧洲专利,以克隆显示乙肝抗原特异性的 DNA 片段。 这一年,基因工程和 DNA 测序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个基因克隆专利获得批准,为进一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塞萨尔·米尔斯坦提出使用重组 DNA 来改进单克隆抗体,而桑格获得了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化学奖。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召开了计算和 DNA 序列会议,标志着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多瘤病毒 DNA 被测序,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种在癌细胞中培养 HBsAg 抗原的方法。科学家报告首次成功开发转基因小鼠,同时世界上最大的核酸序列数据库通过电话网络免费开放。第一批转基因植物和小鼠被报道出来,展示了基因工程的威力。研究表明,Upjohn 开发的细胞毒性药物阿扎胞苷可抑制 DNA 甲基化。NIH 同意在 5 年内提供 320 万美元来建立和维护核酸序列数据库。第一种重组 DNA 药物获得批准,在肿瘤样本的胞嘧啶-鸟嘌呤 (CpG) 岛上发现 DNA 甲基化普遍缺失。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开始被开发作为扩增 DNA 的手段。PCR 实验的结果开始被报道,同时开发了针对乙型肝炎的转基因疫苗,并揭示了第一个基因指纹。嵌合单克隆抗体被开发出来,为更安全、更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奠定了基础。卡罗尔·格雷德 (Carol Greider) 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Elizabeth Blackburn) 宣布发现端粒酶,这是一种在染色体末端添加额外 DNA 碱基的酶。DNA 甲基化被发现发生在称为 CpG 岛的特定 DNA 片段上,而 Mullis 和 Cetus 公司则为 PCR 技术申请了专利。DNA 指纹识别原理被提出,第一起使用 DNA 指纹识别解决的法律案件被解决。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被发表,同时还有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开发了一种用于自动进行 DNA 测序的机器,并创建了第一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一种针对乙肝的基因工程疫苗获得批准,而干扰素被批准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美国建立了监管框架来规范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引进。比利时和美国批准了 Engerix-B 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小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包括一项针对输血后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组干扰素-α疗法的试验。mRNA被封装到由阳离子脂质制成的脂质体中,并注射到小鼠细胞中,产生蛋白质。Campath-1H被制造出来——这是第一个临床上有用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美国国会资助基因组测序,同时开发了一种快速搜索计算机程序来识别新序列中的基因。第一个催化甲基转移到DNA的哺乳动物酶(DNA甲基转移酶,DNMT)被克隆。比利时和美国批准了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标志着基因工程和DNA测序的重大进步。法国和美国的基因突破导致癌症研究、基因测序和DNA分析方面的重大发现。乙型肝炎和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批准标志着医学科学的重大进步。DNA甲基化研究揭示了其与癌症发展和进展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旨在对整个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在对包括细菌、病毒和哺乳动物在内的各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方面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创新的 DNA 测序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基因进化、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理解。研究人员已成功应用该技术研究肺炎链球菌对疫苗应用的快速适应。MinION 手持式 DNA 测序仪还被用于识别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 MRSA 爆发的源头。除了在医学上的应用外,DNA 测序在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状况和识别防止生物衰老的罕见基因突变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还被用于预测哪些女性可以从化疗中受益,以及扫描婴儿和儿童的罕见疾病。此外,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对于开发各种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蛋白质由长链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扭曲并弯曲成独特的 3D 形状,使它们能够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并引发生物反应。蛋白质的形状可能因一个氨基酸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导致危及生命的疾病。了解蛋白质结构已导致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发现 HIV 蛋白酶结构,这有助于科学家设计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法。此外,这些知识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致病病毒和细菌的致命弱点,为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治疗铺平了道路。发现 HIV 蛋白酶的形状对于了解它如何感染细胞至关重要,最终导致开发出蛋白酶抑制剂等有效药物。这些突破将艾滋病毒治疗从死刑变成了可控的疾病,使人们能够长期与病毒共存。然而,艾滋病毒以进化和适应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治疗方法的效果会降低。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究新一代艾滋病毒蛋白酶抑制剂,以对抗这些耐药病毒株。在相关进展中,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艾滋病毒表面的一个不变区域,人类抗体可以靶向该区域,这有望阻止全球近 90% 的艾滋病毒株。这一发现为改进疫苗设计和可能改变一系列疾病生活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对抗流感病毒的新方法,并在临床前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项研究的更广泛影响可能导致更有效、更方便、副作用更少的各种医疗状况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