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配体对接是一种计算机模拟工具,用于在药物发现活动中筛选潜在药物化合物与给定蛋白质受体结合的能力。实验性药物筛选成本高昂且耗时,因此需要以高通量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对接计算以缩小实验搜索空间。现有的计算对接工具中很少有考虑到高性能计算而设计的。因此,通过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领先级计算设施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可以使这些设施用于药物发现。在这里,我们介绍了 AutoDock-GPU 程序在 Summit 超级计算机上的移植、优化和验证,以及它在针对导致当前 COVID-19 大流行的 SARS-CoV-2 病毒蛋白的初步化合物筛选工作中的应用。1
A. 勾选( )正确答案。 1. 我们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充当什么角色? a. 输入 b. 输出 2. 计算机遵循这个循环? a. BPO __ b. IPO__ __ 3. 我们使用此设备提供输入? a. 键盘 _ ___ b. 显示器 _____ 4. 该设备向我们显示输出? a. 鼠标____ b. 显示器 __ __ B. 圈出正确的输出。
摘要。本文介绍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Cognimed”资源中心获取的 MRI/fMRI 断层扫描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系统的计算机模型。该系统基于“数字实验室”IT 平台,涉及库尔恰托夫研究所超级计算机集群 HPC4,通过在超级计算机节点(1 个受试者 - 1 个节点)上并行计算,可以加快群组(2-350 个受试者)的数据处理速度。所提出的系统允许科学家远程使用安装在超级计算机上的专用软件来处理和分析 MRI/fMRI 数据;组织统一的数据存储;允许通过 Web 界面处理数据。该系统还允许使用 KI 研究人员开发的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实施数学方法来改进数据分析结果。作为该计算机模型实现的一个例子,介绍了模块“MRI FS”,它使用开放的专用软件 FreeSurfer v.6.0 自动处理和分析 MRI 数据。
“如何度过人工智能寒冬” James Luke 博士,IBM 杰出工程师和首席发明家 如果您不知道,人工智能寒冬是指在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达到顶峰之后出现的低迷,资金枯竭,专业人士对其潜力嗤之以鼻。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发生过一次人工智能寒冬,十年后又发生过一次——最后一次是在 1992 年。在这样的“寒冬”里,人们对人工智能嗤之以鼻并不罕见——James Luke 深情地回忆起 IBM 的一位(至今仍是)高管在他职业生涯早期告诉他,“如果你想在公司有所成就,就离开人工智能”。但即便是 Luke 也承认,考虑到挑战的规模,出现怀疑者并不奇怪。Luke 在会议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试图用人工智能重塑人脑的智能,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工程挑战。” “它比曼哈顿计划、比大型强子对撞机还要大——但我们通常只以两三个人组成的团队进行研究。”尽管如此,他仍敦促与会代表对人工智能保持积极态度,因为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对待,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并带来巨大的机遇。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卢克说,人工智能有效用例的最佳例子之一仍然是 1997 年超级计算机深蓝与世界冠军国际象棋选手加里卡斯帕罗夫之间的著名比赛。深蓝曾在 1996 年挑战卡斯帕罗夫并失败,而它的架构师 IBM 决心不再重蹈覆辙。IBM 工程师寻求另一位国际象棋大师的帮助来构建深蓝,并对计算机进行编程,使其能够预测未来 14 步。从本质上讲,它复制了人类的能力,但通过巨大的规模进行了扩展。尽管“深蓝”赢得了 1997 年的锦标赛,但它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当时参与打造它的大师说:“深蓝每秒评估两百万步,我评估三步。但我怎么知道该评估哪三步?”卢克说,这句话完美地概括了人工智能的缺点:“我们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明白大师如何知道该评估哪三步。这是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差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工智能不会比人类更好——人类脑细胞比电子神经元复杂得多。”他补充说,人工智能经常被认为比人类智能更好,因为它不会忘记东西。但卢克认为,人类忘记的能力是智能的一部分,因为忘记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实验和学习”——更不用说不会被我们做过的所有可耻的事情所打败。卢克分享了三条让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