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在范围、预算和时间方面均符合预期,详见本报告。开发了许多测试用例,用于架构和算法(中间件和优化)的开发和测试:来自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测试用例的配电和传输级数据作为机会混合通信系统和光伏/分布式状态估计任务的输入,这需要对 SunShot 赞助的综合电网建模系统项目进行大量测试和修改;对于光伏状态估计任务,住宅光伏板由模拟的、经过测量校准的时空太阳数据驱动,这些数据来自太阳能集成国家数据集和夏威夷的测量数据。在参考测试用例 A (RTC-A) 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 NS-3 模拟器的机会混合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架构和算法(中间件和优化)的验证和评估:六个代表已开发的机会和混合通信系统的 RTC-A 仿真模型得到了智能解决。这些需要大量的开发和验证参数和功能,对于开发任务来说,还需要应对多种替代通信技术、IPv6 到 IPv4 隧道技术和可扩展性问题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程序使用 GUI MATLAB 试验通信系统操作并评估程序的质量。仿真由5位专家开发,研究工具包括3个通信系统仿真程序:并行传输线。双平面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和质量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所开发的仿真程序在设计方面平均适当性为83.50%,在工作流程方面平均适当性为84.5%,在工作功能方面平均适当性为87.50%,在工作质量评估方面平均适当性为83.50%。该计划的运作进化实验平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 (𝑥̅ =4.16,SD=0.35),并且程序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利用理论结果开发的模型持续的这表明开发的模拟程序可以用于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媒介。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有关新的太空任务的消息。它涉及距离、行进速度、仪器、研究目标和时间范围。但获取的数据如何从太空探测器传输到地球通常没有被提及。例如,几乎所有任务的共同特征——美国航天局NASA的深空网络——几乎不为公众所知。本书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描述了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和着陆器如何与地球通信。选定的卫星系统和太空任务作为说明性示例。最后,读者将了解星际通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以现实的方式处理 SETI 主题,以及激光束和量子在太空通信中发挥什么作用。从内容上看:
在小型卫星通信系统中,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已用于提高空间段和地面站实施中的系统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段的 SDR 实施,以优化为低地球轨道 (LEO) 环境观测卫星 (Ten-Koh) 设计的通信系统。此优化包括使用嵌入式 Linux、Python 和 GNU 无线电工具集成 Raspberry Pi 模块和 LimeSDR-mini RF 模块。将描述 Ten-Koh 任务、通信系统架构、在轨任务约束和问题,以便与所提出的优化进行比较,以展示性能、灵活性和开发时间方面的改进。目的是证明所提出的系统可以在未来类似于 Ten-Koh 的卫星任务中安全替换,以满足任务要求。引用本文:RA Rodriguez Leon、K. Asami 和 K. Okuyama“通过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平台实施优化纳米卫星通信系统”航空航天技术杂志,卷。 13,第 1 期,第 1-16 页,2020 年 1 月。Yazılım Tanımlı Radyo (YTR) 平台 Uygulaması ile Bir Nano Uydu Haberleşme Sisteminin Optimizasyonu
单元 I 蜂窝概念系统设计基础:简介、频率重用、信道分配策略、切换策略 - 优先切换、实际切换考虑、干扰和系统容量 - 同信道干扰和系统容量、无线系统的信道规划、相邻信道干扰、减少干扰的功率控制、中继和服务等级、改善蜂窝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 小区分裂、扇区划分。第二单元移动无线电传播:大规模路径损耗:无线电波传播简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功率与电场的关系、三种基本传播机制、反射-电介质反射、布儒斯特角、完美导体反射、地面反射(双射线)模型、衍射-菲涅尔区几何、刀刃衍射模型、多重刀刃衍射、散射、室外传播模型-Longley-Ryce 模型、Okumura 模型、Hata 模型、Hata 模型的 PCS 扩展、Walfisch 和 Bertoni 模型、宽带 PCS 微蜂窝模型、室内传播模型-分区损耗(同一楼层)、楼层间分区损耗、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爱立信多断点模型、衰减因子模型、信号穿透建筑物、射线追踪和场地特定建模。第三单元移动无线电传播:小规模衰落和多径:小规模多径传播-影响小规模衰落的因素、多普勒频移、多径信道的脉冲响应模型-带宽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小规模多径测量-直接射频脉冲系统、扩频滑动相关器信道探测、频域信道探测、移动多径信道参数-时间弥散参数、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小规模衰落的类型-由于多径时间延迟扩展而导致的衰落效应、平坦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由于多普勒扩展而导致的衰落效应-快速衰落、慢速衰落、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Clarke 的平坦衰落模型、Clarke 模型中由于多普勒扩展而导致的频谱形状、Clarke 和 Gans 衰落模型的模拟、电平交叉和衰落统计、双射线瑞利衰落模型。
光量子存储器及其在量子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马利军、Oliver Slattery 和唐晓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马里兰州盖瑟斯堡 20899,美国 lijun.ma@nist.gov oliver.slattery@nist.gov xiao.tang@nist.gov 光量子存储器是一种可以存储光子的量子态并以高保真度按需检索的装置。它正在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以提高通信、计算、计量等领域使用的许多量子系统的安全性、速度、可扩展性和性能。在本文中,我们将特别考虑光量子存储器对量子通信系统的影响。在概述光量子存储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之后,我们将概述其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包括作为光子源、光子干涉、量子密钥分发(QKD)、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中继器和量子网络。 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存储器;量子网络;量子中继器。接受日期:2019年12月9日 发表日期:2020年1月16日 https://doi.org/10.6028/jres.125.002 1. 引言 量子通信是一种利用信息载体(如单光子)的量子特性,实现双方量子信息交换的技术。该技术有许多独特的应用,是经典通信系统中不可能实现的。目前,量子通信有两种主要应用: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纠缠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