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危机暴露了发展中和发达经济体潜在的外部弱点,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供需冲击、供应链中断以及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普遍压力,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潜在脆弱性以及各国政府和央行应对此类外部条件的不同能力。去年,主权信用违约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阿根廷两次违约(在去年的报告中,阿根廷被列为风险最高的“风险 3 国”之一);赞比亚和黎巴嫩(均未列入去年的 63 个国家的样本,但被列为 2021 年的风险 3 国)在 2020 年违约。由于脆弱国家在动荡的市场下面临还款困难,进一步发生信贷事件的风险很高。
本文讨论了价格情绪指数 (PSI),这是由 Otaka 和 Kan (2018) 提出的企业对一般价格前景的量化指标。PSI 是根据内阁府进行的经济观察者调查的文本数据开发的;它是通过文本分析从调查评论中提取企业的观点来计算的。在本文中,我们重新审视了 PSI,并定量分析了 PSI 变化的决定因素以及 PSI 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解决了用于计算 PSI 的文本分析的一个缺陷,我们在检查自 COVID-19 爆发以来的 PSI 表现时发现了这一缺陷。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PSI 往往比消费者价格提前几个月,它反映了影响价格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与商业周期相关的需求因素以及原材料价格和汇率变化等成本因素。我们的分析表明,PSI 是一个有用的月度通胀预期指标,因为它反映了响应经济观察者调查的企业的定价立场。虽然PSI容易受到较大的短期波动的影响,但它可以用来补充用于分析价格发展的其他指标,如产出缺口、现有的通胀预期指标以及来自各种来源的轶事信息。
政策研究工作论文系列传播正在进行的工作的发现,以鼓励就发展问题交换意见。该系列的一个目标是迅速公布研究结果,即使陈述不够完美。论文署名作者,并应予以相应引用。本文中表达的发现、解释和结论完全是作者的观点。它们不一定代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组织的观点,也不一定代表世界银行执行董事或他们所代表的政府的观点。
自 2002 年采用通胀目标框架以来,通胀目标一直是菲律宾中央银行 (BSP) 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指导方针。该政策框架在该国运行良好,有助于稳定实际通胀、稳定通胀预期并提高 BSP 的问责制和透明度 (Guinigundo, 2017)。然而,在 COVID-19 疫情爆发之初,随之而来的“大封锁”以及随后国内和全球经济产出和生产能力的大幅萎缩,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局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最近,经济活动回暖的一些早期迹象开始显现,但由于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复苏似乎并不稳固。在这种背景下,货币当局面临着通胀目标在 COVID-19 疫情期间和之后脆弱的经营环境中提供稳定性和方向的作用以及通胀目标的适当水平的问题。在本文中,作者解释了影响 2021 年至 2022 年通胀目标审查和 2023 年至 2024 年通胀目标设定的潜在因素。
1979 年 10 月,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说服其 FOMC 同事采用新的政策框架,该框架 i) 承担控制通胀的责任,ii) 实施新的操作程序来控制货币总量的增长,以恢复价格稳定。这些举措得到了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的大力支持,包括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领导层和工作人员。接下来的三年,通胀达到顶峰,然后急剧下降,但也出现了两次经济衰退,利率和货币供应增长率也出现了相当大的波动。本文通过沃尔克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劳伦斯·罗斯的演讲和 FOMC 会议声明以及罗斯工作人员的文章回顾了这一事件。FOMC 采用货币主义原则来建立美联储的反通胀信誉,但沃尔克愿意接受货币增长偏离 FOMC 目标,而不像罗斯那样将这些目标视为不可侵犯。FOMC 于 1982 年 10 月放弃了货币总量,但保留了美联储对价格稳定的承诺。这一事件说明了沃尔克如何通过改变操作程序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策,并在之后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程序,同时又不放弃政策的基本特征。
本文概述了从 1975 年到 2013 年宏观经济学家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滞胀的解释的演变历史。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1)我观察到不同时期共存的不同解释类型;2)我评估了每个时期哪种解释类型占主导地位;3)我确定了不同解释类型的主要影响来源。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是解释滞胀的基本概念。1985 年以后,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逐渐消失。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成为了全新的文献,几乎没有参考过去的解释。这些文献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对通胀上升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贡献,如卢卡斯(1976)、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1977)或巴罗和戈登(1983a),这些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滞胀解释中被忽视,但在20世纪90年代却成为解释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主要参考。
宏观经济动态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性是许多经济研究的主题。货币政策原则是在古典经济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这些研究以凯恩斯、菲利普斯、坎贝尔等人的理论为基础。然而,经典方法需要实践验证,特别是针对危机时期和新兴经济体的现代经济趋势。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调查和总结通胀目标制和其他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稳定和危机时期对乌克兰基本经济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基于乌克兰 2011-2019 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本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多元回归和联立方程模型),用于研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估计的一般影响和传导影响。结果证明,在实际 GDP 增长和季度 CPI 水平低于 2% 的时期,通货膨胀不会影响(线性相关性小于 0.46)基本经济指标。另一方面,当季度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超过 2% 时,失业率、实际最终消费支出、格里夫纳汇率和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国际储备、政府债券数量、M3 货币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同步回归(决定系数超过 0.8)。因此,本文讨论了新兴经济体的传统货币政策影响。
缩水了约 1700 亿美元。过去资产购买的再投资减少,加上最近的税收改革后美国政府债务发行量上升的前景,可能会对长期利率造成一些上行压力。然而,长期利率尚未大幅回升(图 1.9),仍接近历史低位。这可能反映了 FOMC 沟通的抵消效应,FOMC 强调,在缩减的资产负债表收紧货币条件的范围内,联邦基金利率将相应降低。 (2) 由于全球风险情绪恶化,近期资本流入美国安全资产也可能对长期利率造成下行压力。而且,正如框 6 所讨论的,人口结构等较慢变化的结构性因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对全球长期利率造成压力。
缩水了约 1700 亿美元。过去资产购买的再投资减少,加上近期税收改革后美国政府债券发行量上升的前景,可能会对长期利率造成一些上行压力。然而,长期利率尚未大幅上升(图 1.9),仍接近历史低位。这可能反映了 FOMC 沟通的抵消效应,FOMC 强调,如果资产负债表缩水导致货币条件收紧,联邦基金利率将相应下降。(2) 随着全球风险情绪恶化,近期资本流入美国安全资产,也可能对长期利率造成下行压力。而且,正如框 6 所讨论的,人口结构等较慢变化的结构性因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对全球长期利率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