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系 2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范德堡骨生物学中心 3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范德堡-英格拉姆癌症中心 4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 H. Lee Mof fi tt 癌症中心肿瘤生物学系 5 英国牛津大学 Botnar 研究中心 6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放射学和范德堡成像科学研究所 7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医学系、风湿病和免疫学分部 8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学分部 9 田纳西河谷医疗系统 (VISN 9) 退伍军人事务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辐射技术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在部署用于医疗和工业应用的新兴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和发生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满足国家需求,并吸收用于诊断和治疗应用的放射性药物的新发展。这将确保在质量保证框架内这些应用在当地可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系列出版物提供以下领域的信息: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和密封源的开发/生产,用于医疗和工业用途;放射性药物科学,包括放射化学、放射性示踪剂开发、生产方法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QA/QC)。这些出版物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旨在满足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实验室专业人员和教员的需求。国际专家协助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起草和审查这些出版物。本系列中的一些出版物也可能得到相关领域国际组织和专业协会的认可或共同赞助。出版物分为两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系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报告。
骨转移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骨骼中,但最常见的是中轴骨骼(颅骨、脊椎骨、骨盆、肩膀和肋骨)。骨转移患者通常会感到患骨疼痛。骨转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骨折或脊髓压迫,其中骨转移或脊椎骨折会导致脊髓受压,需要立即就医。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行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和生存率降低(Coleman 等人,2020 年)。
继肝脏和肺部之后,骨骼是第三大最常见的转移部位(Nystrom 等人,1977 年)。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到骨骼,但 80% 的骨转移源自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Mundy,2002 年)。许多癌症患者(包括骨转移患者)引入有效的全身治疗延长了生存期。骨转移可能因相关症状和可能的并发症(如疼痛和神经系统损害)而显著降低生活质量。骨转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骼相关事件 (SRE),定义为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或其他需要紧急干预(如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症状。反过来,越来越多的现代诊断工具可以早期发现无症状骨转移,这些骨转移可以通过局部治疗成功管理,避免发展为 SRE。骨转移的治疗应侧重于缓解现有症状和预防新症状。放射治疗是有症状骨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提供持久的疼痛缓解,毒性最小,且具有合理的成本效益。从历史上看,剂量以一到五次分剂量开出,并使用简单的计划技术进行。虽然 3D 适形放射治疗仍广泛用于治疗骨转移,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 等高度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引入开辟了新的治疗可能性,应考虑用于骨转移的特定患者。2022 Elsevier BV 保留所有权利。放射治疗与肿瘤学 173 (2022) 197–206
引言乳腺癌(BC)占美国妇女诊断的近三分之一(1)。患有远处疾病的转移性BC(MBC)患者的临床前景明显降低,相对存活率仅为29%(1)。最常见的MBC部位是骨骼,在70%的MBC患者中发现骨转移(2)。当前,骨转移酶不是单叶的活检,并且收集的组织不会被广泛介绍。骨骼中MB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而骨骼中的患者均无法治愈。 因此,有未满足的需要鉴定MBC骨折特有的标记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发展为靶向疗法以帮助延长患者的生存。 骨骼充满了调节骨骼重塑和造血的各种髓样细胞,这导致了MBC的独特利基市场(3)。 与原发性BC肿瘤相比,MBC的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细胞监测较低,但免疫抑制巨噬细胞较高(4)。 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仅使数量有限的MBC患者受益;因此,研究MBC骨TME的其他驱动因素可以帮助鉴定重编程免疫细胞为抗肿瘤的治疗靶标。 TME中的巨噬细胞可以表现出异质和多功能状态,并且功能重编程巨噬细胞的方法是抗肿瘤的,是治疗性发育的目标(5)。 髓样细胞中受过训练的免疫力是癌症疗法的潜在靶向框架(6)。骨骼中MB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而骨骼中的患者均无法治愈。因此,有未满足的需要鉴定MBC骨折特有的标记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发展为靶向疗法以帮助延长患者的生存。骨骼充满了调节骨骼重塑和造血的各种髓样细胞,这导致了MBC的独特利基市场(3)。与原发性BC肿瘤相比,MBC的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细胞监测较低,但免疫抑制巨噬细胞较高(4)。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仅使数量有限的MBC患者受益;因此,研究MBC骨TME的其他驱动因素可以帮助鉴定重编程免疫细胞为抗肿瘤的治疗靶标。巨噬细胞可以表现出异质和多功能状态,并且功能重编程巨噬细胞的方法是抗肿瘤的,是治疗性发育的目标(5)。髓样细胞中受过训练的免疫力是癌症疗法的潜在靶向框架(6)。TME中的髓样细胞在多种小鼠模型中受过训练的免疫刺激,将经过重编程为抗肿瘤(7、8)。受过训练的免疫编程发生在骨髓的髓样祖细胞中,表明受过训练的免疫力可能在MBC骨骼病变中起着独特的作用(9)。骨微环境独有的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它们是分化和控制骨矿化的调节剂以及造血干细胞稳态(10,11)。BMP信号传导在癌症中表现出上下文依赖性的作用,充当肿瘤启动子或肿瘤抑制因子(12)。
摘要。目的:报道两例下肢长骨骨转移且即将发生骨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肺癌和骨转移均得到明显改善的病例。病例报告:病例1为74岁女性,左胫骨NSCLC转移,病例2为71岁男性,右股骨NSCLC转移,骨转移均即将发生骨折。两例患者均为IVB期,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全身治疗,骨转移则接受保守治疗。3个月后,两例患者均出现完全缓解,骨转移灶出现明显的骨硬化改变,肺癌肿瘤缩小。结论:这些结果可能意味着即使在晚期 NSCLC 即将发生骨折的情况下,也需要采用 pembrolizumab 进行全身治疗的新策略。
摘要。背景/目的:局部肿瘤注射模型需要复杂的程序。目的是使用正常小鼠建立简单的局部骨转移模型,并研究双膦酸盐 (BP) 模型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使用多功能 C57BL/6 小鼠模型和 E0771 细胞。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右股骨中。根据注射的细胞浓度和是否使用 BP 将小鼠分组。使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μCT) 比较不同条件下的骨破坏程度。结果:高浓度组的四只小鼠在 3 周时确认骨破坏,其他所有小鼠在 4 周和 6 周时均确认骨破坏。注射后 6 周,BP 组的骨破坏明显受到抑制 (p<0.05)。结论:我们创建了局部骨转移的乳腺癌小鼠模型。唑来膦酸盐显示出与以前的模型相同的有效性。它可能是评估骨转移治疗的有效模型。
结果:研究了115例肺腺癌患者的252例骨转移性病变,140个良性骨病变和199个正常椎骨(48名男性,67名女性,中位年龄:59岁)。转移性病变的SUVMAX(23.85±14.34)明显高于良性病变(9.67±7.47)和正常椎骨(6.19±1.46; p <0.0001)。使用Cuto x suvmax为11.10的骨转移患者的SPECT/CT热点可以与良性病变区分开,灵敏度为87.70%,特异性为80.71%。成骨细胞(29.16±16.63)和混合(26.62±14.97)病变的suvmax明显大于溶质状(15.79±5.57)和ct-negative(15.79±5.57)和(16.51±6.93)的损伤(16.51±6.93)(16.51±6.93)。suvmax在8.135的cuto效应上可以将CT阴性骨转移与正常椎骨区分开,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峰为91.96%。suvmax在所有骨转移中显示与HUS的正线性弱相关性和所有骨骼病变的体积。
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在此,我们旨在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来确定与乳腺癌的骨转移有关的关键基因和长期非编码RNA(LNCRNA)。我们使用GSE66206数据集中的基因表达综合群筛选了正常乳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样品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和LNCRNA。我们还构建了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了节点度以识别驱动基因。找到了乳腺癌骨转移的潜在致病模块后,我们确定了与模块中基因和LNCRNA的乳腺癌骨转移相关模块和功能富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与乳腺癌中骨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网络,并鉴定了包括BNIP3和LNCRNA RP11-317-J19.1的核心驱动基因。核心驱动基因和LNCRNA在网络中的作用意味着它们在调节骨骼发育和重塑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针对网络中的核心驱动基因和LNCRNA可能是管理骨转移的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骨转移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且常随着病情进展而发展,尤其对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大多数药物很少分布到骨骼,因此在治疗骨转移瘤时药理学上无效。发展药物靶向技术是有效治疗骨转移瘤的必要条件。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许多骨靶向配体,包括四环素类、双膦酸盐、天冬氨酸和适体,用于骨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肽/蛋白质药物、核酸药物和诊断成像剂。骨药物靶向系统领域首先开发了药物与骨靶向配体的偶联物,随后也开发了用这些骨靶向配体修饰的大分子载体和纳米颗粒。此外,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 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抗体分别用于主动靶向骨转移性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一些使用 PSMA 和 HER2 抗体的偶联物已被开发并用于临床试验。本综述总结了骨靶向递送系统开发方面的最新挑战以及治疗骨转移的策略。还讨论了未来开发新型药物制剂以优化骨转移治疗中的靶向药物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