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在免疫覆盖率高的国家开展的研究表明,百日咳复发可能是由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 (WPV) 被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APV) 取代导致保护时间缩短所致。中国于 1978 年引入 WPV。百日咳疫苗接种程序从全 WPV 程序(1978 – 2007 年)发展为 WPV/APV 混合程序(2008 – 2009 年),再发展为全 APV 程序(2010 – 2016 年)。近年来,济南和中国其他城市报告百日咳发病率有所增加。然而,很少有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关注程序变化的影响。我们从济南市法定传染病数据库获得了 1956 年至 2016 年的年度百日咳发病率。我们采用了间断时间序列和分段回归分析来评估每年年初百日咳发病率的变化以及干预期间的年平均变化情况。1978年引入 WPV 后,百日咳发病率立即下降了每 100 000 人口 1.11 例(P = 0.743),在 1978 年至 2001 年间,每年每 100 000 人口 1.21 例(P < 0.0001)。在 2008 年 APV 取代第四剂 WPV、2009 年取代第二和第三剂以及 2010 年取代所有四剂之后,百日咳发病率分别下降了每 100 000 人口 1.98、1.98 和 1.08 例。然而,结果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APV 疫苗更换后百日咳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2016年、2009-2016年和2010-2016年分别为1.63、1.77和1.78例/年。本研究显示全WPV接种方案的效果可能小于WPV/APV序贯接种方案的效果。APV的短期效果优于WPV,但APV的保护持续时间不理想。国产APV的保护性免疫效果和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评估。济南市百日咳疫苗接种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PDF文件第1页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PDF文件第2页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PDF文件第3页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PDF文件第4页

百日咳免疫策略评估......PDF文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