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背景:慢性颌面痛 (COP) 患者经常感觉面部疼痛部位“肿胀”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种自我报告的面部错觉被称为知觉扭曲 (PD)。PD 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难以捉摸。目的:测试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对健康个体 PD 的神经调节作用,以深入了解 PD 的皮质机制。方法:通过在眶下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 (LA) 实验性地诱发 PD,并测量受影响区域感知到的大小变化。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抑制性 rTMS (n = 26) 组或假性 rTMS (n = 26) 组。参与者在基线、LA 后 6 分钟、rTMS 后立即、20 和 40 分钟对 PD 进行评分。在 LA 后 10 分钟,当 PD 幅度较大时,将 rTMS(抑制和假性)应用于初级体感皮层 (SI) 的面部(唇部)表征区作为干预措施。与抑制性 rTMS 一样,采用持续 40 秒的连续 θ 爆发刺激范式 (50 Hz) 来抑制皮质活动。结果:与假性 rTMS 相比,我们在应用抑制性 rTMS 后立即和 20 分钟证实了 PD 幅度显著降低(P < 0.006)。在两项对照实验中,我们还表明外周肌肉刺激和刺激除唇部表征区以外的皮质区域对 PD 幅度没有影响。结论:在与躯体相关的皮质区域应用抑制性 rTMS 可调节健康个体的面部 PD,并可能对 COP 患者产生治疗意义。© 2020 作者。由 Elsevier Inc. 出版。这是一篇根据 CC BY-NC-ND 许可协议 (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 开放获取的文章。

脑刺激

脑刺激PDF文件第1页

脑刺激PDF文件第2页

脑刺激PDF文件第3页

脑刺激PDF文件第4页

脑刺激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
2025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