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峰交付能力评估方法 1.0 简介 ISO 修改了其高峰交付能力评估,以反映太阳能对满足资源充足性需求的不断变化的贡献。额外的太阳能资源为系统提供的增量可靠性效益比初始太阳能资源低得多,因为它们的输出曲线不再与输电系统的需求高峰时段保持一致,由于电表后太阳能的普及,高峰时段已转移到一天的晚些时候。因此,对输电升级的需求减少了,以支持为资源充足性目的提供额外太阳能资源的交付能力。发电开发商一直依赖以前的高峰交付能力评估方法所要求的输电升级,以确保发电不会因输电限制而受到过度削减。尽管通过 ISO 输电规划流程评估和批准可靠且经济地提供可再生能源的输电升级,但人们仍然担心输电规划流程能否及时识别升级以促进发电发展,尤其是依赖于未来发电的确切互连点的本地输电升级。因此,开发了非高峰交付能力方法来解决夏季高峰负荷期以外时段的可再生能源交付问题,以确保在可能无限限量的情况下提供最低程度的保护。2.0 非高峰交付能力评估原则非高峰交付能力评估不是为了资源充足性。这是一项补充研究,重点关注夏季高峰负荷期以外时段的可再生能源交付。非高峰交付能力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需要进行的输电升级,以缓解输电限制造成的过度可再生能源限量。它告知发电厂其限量风险以及如何在早期开发阶段降低这种风险。非高峰交付能力评估建立在以下原则之上:1. 确定会导致过度可再生能源限量的输电瓶颈,但研究假设应侧重于系统范围内不太可能出现资源过剩的系统条件。2. 确定往往成本较低的针对局部限制的输电升级。此类升级的需求高度依赖于在小范围局部区域内互连的特定发电项目的开发。在系统范围的供应过剩局面出现之前,这些局部限制会受到局部发电相对较高的同时输出量的冲击。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