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为什么我们应该考虑“21 世纪的控制论”?我可以列举四个原因。首先,也许“21 世纪的控制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很明显,控制论所推广的概念和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及。术语“反馈”和“信息”的传播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与“控制论”这一符号的使用率下降无关。换句话说,我们正在见证所谓的“没有控制论的控制论”,即其概念和人工制品的传播,但不再是过时的标签。有第一代控制论,与维纳、麦卡洛克和冯·诺依曼等人物有关,还有“第二代控制论”,以自组织为中心,与冯·福斯特和瓦雷拉等人有关。现在,我们可能正处于“第三次控制论”的开端,我们不应该再提及名人的名字,而应该提及谷歌、亚马逊、Facebook 或 OpenAi 等公司的名字。这会不会就是难以捉摸的“21 世纪控制论”,一个没有说出名字的第三次浪潮?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PDF文件第1页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PDF文件第2页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PDF文件第3页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PDF文件第4页

第一控制论中的本体论和信息政治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5 年
¥3.0
2024 年
¥2.0
2023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4.0
2022 年
¥5.0
2019 年
¥1.0
2009 年
¥25.0
2020 年
¥7.0
1900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1 年
¥1.0
2023 年
¥21.0
2021 年
¥1.0
2025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08 年
¥3.0
2020 年
¥1.0
2024 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