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东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功以及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关于这些国家是否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以及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争论。本研究通过考察储蓄率对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正统的增长理论是否能够解释东亚的增长。通过基于 1969–2021 年期间 46 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国内总储蓄率、人均 GDP 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均显著影响亚洲国家的年度 GDP 增长率。总储蓄率的正向影响在1960-1990年期间非常显著,在1991-2021年不显著,而城镇人口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在1991-2021年期间比1960-1990年更加显著,人均GDP在1960-1990年和1991-2021年期间均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发现,1960-2021年储蓄率对东亚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1960-2021年城镇人口增长对东亚和西亚国家的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储蓄率对高收入国家的GDP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上收入国家的储蓄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下收入国家的储蓄率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储蓄率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均GDP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