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经济衰退和复苏中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两个概念上截然不同的事物之一(有时会混淆)。首先,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只是指数据的统计属性 - 例如,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相关性是什么(无条件的,还是控制一组因素)?其次,菲利普斯曲线可能指一种理论机制 - 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会表现出这样的统计属性?许多人的假设是,统计菲利普斯曲线往往呈负斜率,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权衡。对这种负关系的标准理论解释是,高失业率意味着总需求低,因此企业不太愿意提高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反,当失业率低时,总需求高,允许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价格。问题是统计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总是负斜率。事实上,有时它们看起来是正斜率。从长期来看,这些数据看起来就像是霰弹枪爆炸(即零相关性)。然而,在最近的一项实证研究中,Blanchard(2016)声称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数据中仍然有效(尽管可能不是那么有效)。除其他外,他报告说:低失业率仍会推高通胀率;高失业率会压低通胀率。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即失业率的影响
来源:David Andolfatto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两个概念上不同的事物之一(有时会混淆)。首先,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只是指数据的
统计属性——例如,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相关性是什么(无条件的,或控制一组因素)?其次,菲利普斯曲线可能指
理论机制——
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会表现出统计特性?
许多人的假设是,统计菲利普斯曲线往往呈负斜率,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权衡。对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标准理论解释是,高失业率意味着总需求低,因此企业不太愿意提高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反,当失业率低时,总需求高,企业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价格。
问题在于,统计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总是负斜率。事实上,有时它们看起来是正斜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数据看起来像是霰弹枪爆炸(即零相关性)。在
最近的实证研究中,然而,Blanchard (2016) 声称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数据中仍然活跃(尽管可能不是那么好)。除其他外,他报告说:
- 低失业率仍然推高通胀;高失业率压低通胀。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即在预期通胀的情况下失业率对通胀的影响,已大幅下降。但下降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而不是危机时期。没有证据表明危机期间进一步下降。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理论上的菲利普斯曲线只会
出现 第 1 集。经济衰退 1981:1 - 1982:4 和复苏 1983:1 - 1990:2 第 2 集。经济衰退 1990:3 - 1992:3 和复苏 1992:4 - 2000:4 是 这里 布拉德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