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300 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揭示了与躁郁症相关的遗传“热点”

一项新研究大大扩展了被认为与躁郁症有关的基因变异的数量。

来源:LiveScience

科学家已确定人类基因组中近 300 个可能增加患躁郁症风险的“热点”。

在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近 300 万人的 DNA 进行了彻底分析,其中包括超过 158,000 名躁郁症患者。 DNA 数据来自 27 个国家的欧洲、东亚、非洲和拉丁裔人群。

在这一遗传信息宝库中,研究人员确定了 298 个基因组片段,其中包含可能增加患躁郁症风险的基因变异。他们还放大了与该疾病相关的 36 个特定基因。

奥斯陆大学精准精神病学中心研究员、第一作者 Kevin Sean O'Connell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 Live Science,在这 36 个基因中,已知有 16 个是小分子的靶点,这些小分子可能被用作药物来调整基因活性。“这表明了新药开发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药理学方面,这超出了这项工作的范围。”这项新研究于 1 月 22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Kevin Sean O'Connell Kevin Sean O'Connell 自然 自然

相关:PTSD 与基因组中的 95 个“风险热点”相关

相关: PTSD 与基因组中的 95 个“风险热点”相关 PTSD 与基因组中的 95 个“风险热点”相关 PTSD 与基因组中的 95 个“风险热点”相关

探索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图景

双相情感障碍 (BD) 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和能量发生极端变化,包括欣快状态或躁狂发作;以及绝望状态,称为抑郁发作。在混合发作中,人们还可能出现躁狂和抑郁的症状。躁郁症主要有两种类型,包括躁郁症 I 型(在较长的抑郁和躁狂发作之间循环)和躁郁症 II 型(涉及抑郁和“轻躁狂”,一种不太极端的状态)。

躁郁症 (BD) 躁郁症 (BD) 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 两种主要的躁郁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