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人机交互的文献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轮流的交互上,而其他类型的交互则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例如,用户输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用户输入不是启动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将人机交互的传统观点描述为轮流过程——体现在唐纳德·诺曼的行动周期 [3] 中。随后,我们认为,在系统提供的是输入流而不是单个用户请求的情况下,轮流范式禁止用户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持续交互。我们提供了遵循这种输入范式的当代人工智能系统的例子,并描述了在这些场景中,既定的用户交互观点是如何崩溃的。展望未来,我们描述了主动的人机交互的概念,其中人工智能系统不一定等待人类输入,而是启动和驱动用户交互。鉴于这三种交互范式之间的明显差异(如图 1 所示),我们认为人机交互研究人员
自 2010 年代中期以来,无人驾驶飞行器(通常称为无人机)的普及度急剧上升,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从 2016 年注册第一年的 60 万架增加到 2021 年的约 180 万架(FAA,2021 年)。这些无人机大多数是个人无人机,但其中约四分之一注册为商用无人机。商用无人机正用于房地产、农业、建筑和采矿等许多领域。它们主要用于检查和监视任务,因为它们能够访问远程位置并使用安装的摄像头录制高质量的镜头。然而,无人机很快也将用于送货,许多公司,例如美国的亚马逊(Palmer,2020 年)和中国的京东都已启动有限的无人机送货系统(McNabb,2019 年)。商用无人机的采用率正在迅速上升。预计该行业全球市场规模将从 2019 年的 15.9 亿美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85.27 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将占据主导地位(《财富商业洞察》,2020 年)。
探索新型传感技术以促进新的交互模式仍然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在众多 HCI 会议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交互形式的发展,其基础是采用或改编基于声音、光、电场、无线电波、生物信号等测量的传感技术。在商业上,我们看到雷达传感技术在车辆/汽车和军事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工业发展。在超长距离,雷达技术已在天气和飞机跟踪中使用了数十年。在长距离、中距离和短距离,雷达已用于 ACC、EBA、安全扫描仪、行人检测和盲点检测。雷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远程传感技术,它全天候工作,提供 3D 位置信息,无需照明,可以穿透表面和物体,因此可以随时运行。在超短距离,雷达已用于脱粘检测、腐蚀检测和泡沫绝缘缺陷识别。此外,研究界已探索雷达技术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存在感知和室内用户跟踪 [5]、生命体征监测 [6] 和情绪识别。在这个范围内,雷达被吹捧为解决隐私、遮挡、照明和视野受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视觉方法所面临的,或者用于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医疗条件
第 300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要求简介 第 302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术语 第 303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要求 第 304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用户性能测试方法 第 305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光学实验室测试方法 第 306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现场评估方法 第 307 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分析与合规性测试方法 第 308 部分: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 (SED) 第 309 部分:(TR):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显示器 第 310 部分:(TR):像素缺陷的可见性、美观性和人体工程学 第 333 部分:使用眼镜的立体显示器 第 391 部分:要求、分析与合规性测试方法
摘要:无人机系统 (UAS) 的进步为逐步提高智能和自主水平铺平了道路,支持新的操作模式,例如一对多 (OTM) 概念,其中单个操作员负责监控和协调多架无人机 (UAV) 的任务。本文介绍了支持 OTM 应用中自适应自动化的认知人机界面和交互 (CHMI 2) 的开发和评估。CHMI 2 系统包括一个神经生理传感器网络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用于推断用户认知状态,以及包含一组用于控制/显示功能和离散自主级别的转换逻辑的自适应引擎。在离线校准阶段,根据过去的表现和神经生理数据对用户认知状态的模型进行训练,随后在在线适应阶段使用这些模型来实时推断这些认知状态。为了研究 OTM 应用中自适应自动化,开发了一个涉及丛林火灾检测的场景,其中单个操作员负责指挥多个无人机平台在广阔区域内搜索和定位丛林火灾。我们介绍了开发的 UAS 模拟环境的架构和设计,以及各种人机界面 (HMI) 格式和功能,以通过人机在环 (HITL) 实验评估 CHMI 2 系统的可行性。随后将 CHMI 2 模块集成到模拟环境中,提供实现自适应自动化所需的感知、推理和适应能力。进行了 HITL 实验以验证 CHMI 2
摘要 光标、头像、虚拟手或工具以及其他渲染的图形对象使用户能够与计算机(如 PC、游戏机或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交互。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不同对象在“用户表征”统一概念下的作用。这些表征是虚拟对象,它们人为地扩展了用户的身体,使他们能够通过执行不断映射到其用户表征的运动动作来操纵虚拟环境。在本文中,我们确定了一组与不同用户表征相关的概念,并对用户表征的控制和主观体验背后的多感官和认知因素进行了多学科回顾。这些概念包括视觉外观、多模态反馈、代理感、输入法、近体空间、视觉视角和身体所有权。我们进一步为这些概念提出了研究议程,这可以引导人机交互社区以更广泛的视角来了解用户如何通过他们的用户表征进行感知和交互。
摘要 高效的流动性是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允许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对于经济繁荣和可持续生活至关重要。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和太空火箭是让世界各地的差异转化为财富的手段。所有这些系统都被认为是动态的,自由度越高,它们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就越强。为了在这些复杂的环境中控制操作并应对持续有效的问题解决,需要一个可靠的安排。安全是润滑液,它使这种复杂的运输机器有机会工作和发展。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航空安全与自动化理念之间的联系,重点关注人机交互,特别是在引入新的飞机制造概念之后。自动化为提高安全性做出了贡献,但最终揭示了一些威胁,必须彻底调查和缓解这些威胁,以避免安全水平下降。
shettymokshita2011@gmail.com 1 和 samruddhisogam028@gmail.com 2 摘要: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研究思维及其过程。研究认知的性质、任务和功能。认知科学家研究行为和智力,重点研究神经系统如何表示、处理和转换信息。认知科学家的心理能力包括语言、感知、记忆、注意力、推理和情感;为了理解这些能力,认知科学家借鉴了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哲学、神经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认知科学的典型分析涵盖多个组织层面,从学习和决策到逻辑和规划;从神经回路到模块化大脑组织。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是“思考可以通过思维中的表征结构和在这些结构上运行的计算过程来最好地理解。本文描述了认知科学的研究如何在构建成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还解释了为什么认知科学涉及人机交互这个庞大的课题。关键词:认知科学、人机交互 (HCI)、认知心理学
摘要:人机交互的概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诞生的。受过教育且技术熟练的年轻人群被用于人机交互的研究。在人机交互中,本研究侧重于心理模型。这项回顾性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强调人机交互的当前方法、发现和趋势,另一种是确定很久以前发明但现在落后的研究。本研究还讨论了保真度原型和用户的情商,以使产品更加用户友好。我们在本文中研究了人类为什么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在人类思维中的目的是什么?除了 HCI 的计算机科学。本研究考察了人机交互的文献以及使用数字技术的人机交互的技术方面。探讨了所有这些挑战,并提供了设计良好人机数字设备的建议。由于硬件和软件的进步,数字设备的效率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然而,许多此类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长。虽然这种复杂性通常不会给大多数用户带来问题,但它经常会给用户使用数字设备带来障碍。通常,在设计这些数字设备时,人机交互被忽视了。
C. 长期记忆 LTM 在很多方面与 STM 不同。它具有无限的容量,访问时间很慢,遗忘发生得更慢或根本不发生。信息通过排练从 STM 存储在这里。LTM 有两种类型: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以序列形式表示我们对事件和经历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我们从情景记忆中获得的事实、概念和技能的结构化记录。与 LTM 相关的主要活动有 3 种:信息存储、遗忘和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