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118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 THL 组,120 名患者分配到 TH 组,67 名患者分配到 TL 组。在超过 7 年的随访中,THL 的 RFS 和 OS 显著优于 TH 组(RFS 风险比为 0.32;95% CI,0.14 至 0.71;P = 0.005;OS 风险比为 0.34;95% CI,0.12 至 0.94;P = 0.037),TH 和 TL 之间没有差异。在先前描述的 688 个基因表达特征中,215 个与 pCR 有显著关联,45 个与 RFS 有显著关联,只有 22 个(3.2%)同时与 pCR 和 RFS 有关。具体而言,8 种免疫特征与更高的 pCR 率和更好的 RFS 显著相关。对于有残留疾病的患者,免疫球蛋白 G 特征是一个独立的、良好的预后因素,而与更高 pCR 率相关的 HER2 富集特征显示出明显更短的 RFS。
摘要 本报告描述了亚微米颗粒紫杉醇 (SPP) (NanoPac®:~ 800 纳米大小的颗粒,具有较高的相对表面积,每个颗粒含有 ~ 20 亿个紫杉醇分子) 在临床前模型和评估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的局部给药。紫杉醇可用于治疗上皮性实体瘤,包括卵巢癌、腹膜癌、胰腺癌、乳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SPP 已直接输送到实体瘤,颗粒被保留并持续释放药物,使原发性肿瘤暴露于高治疗水平的紫杉醇数周。结果,肿瘤细胞死亡从主要凋亡转变为凋亡和坏死性凋亡。紫杉醇的直接局部杀瘤作用以及对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刺激有助于抗肿瘤作用。局部施用 SPP 可促进肿瘤对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反应,而不会产生全身毒性。本文描述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施用 SPP 可获得临床益处,且毒性可忽略不计,并可作为转移性疾病标准治疗的补充。
RAS P21蛋白激活剂1(RASA1)位于铬-5q14.3上,是Rasgap家族的成员,其中包括NF1,DAB2IP和Rasal2(1)。RASA1包含以下域:SRC同源性2和3(SH2和SH3),N末端C2A和C2B,GTPase激活蛋白(GAP)和Pleckstrin同源(pH),它们附着在Bruton的酪氨酸酶(BTK)基础上。rasa1是具有双重指定性的差距,可增强和加速RAS和RAP的GTPase活性。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内Ca 2+水平调节RASA1的间隙活性。当Ca 2+浓度较高时,RAS的C2结构域和RAP允许磷酸脂质的结合,而pH结构域则保持不活跃并防止脂质结合。rasa1通常位于细胞质中,作为可溶性蛋白质,并在细胞内Ca 2+浓度的受体介导的增加后募集到质膜上(2)。当RASA1与膜相关时,RASA1的RasGAP活性增加了,因为RasGap活性以RASA1的可溶形式有限,尽管未知的机制尚不清楚(3)。sh2 -ptyr相互作用允许RASA1与P190RHOGAP(P190RHOGAP -A,ARHGAP35)相互作用,这是Rho的差距(4)。由于其特殊
摘要:常规紫杉烷类药物是多种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基石。然而,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没有从治疗中获益,反而遭受了与溶剂或活性化合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Cremophor EL 和聚山梨醇酯 80 自由制剂、结合物、口服制剂和不同类型的药物输送系统是改善紫杉烷治疗的几种尝试的一些例子。在这篇综述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紫杉烷类药物纳米介导药物输送系统在癌症治疗中的最新临床发展。本综述将讨论药物输送系统的靶向机制和临床环境中最常用的含紫杉烷药物输送系统的特征。关键词:纳米医学、纳米颗粒、药物输送系统、紫杉烷、癌症
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修饰脂质体作为紫杉醇(PTX)缓释载体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PTX的阳离子脂质体(PCL),采用静电作用法制备HA修饰的PCL(HA-PCL)。通过定性观察、释放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抗肿瘤药效研究评价HA-PCL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PCL和HA-PCL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62.10±6.77 nm和239.30±6.26 nm,PCL和HA-PCL的平均zeta电位分别为27.04±5.89 mV和-22.76±2.32 mV(均P<0.001),HA-PCL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HA-PCL 和紫杉醇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相似。PCL 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与紫杉醇相似,而 HA-PCL 的抗肿瘤活性优于紫杉醇,副作用较少(所有 P<0.001)。结论:HA-PCL 可作为 PTX 的潜在缓释药物递送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 • 在一个周期的第 1 天,请勿给予 ABRAXANE,直到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 达到至少 1500 个细胞/mm 3 且血小板计数达到至少 100,000 个细胞/mm 3 [见禁忌症 (4)、警告和注意事项 (5.1) 和不良反应 (6.1)]。 • 对于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应停止治疗,直到计数恢复到第 1 天的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少 1500 个细胞/mm 3 和血小板计数至少 100,000 个细胞/mm 3,或恢复到该周期的第 8 天或第 15 天的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少 500 个细胞/mm 3 和血小板计数至少 50,000 个细胞/mm 3。恢复给药后,按照表 2 中概述的方法永久降低 ABRAXANE 和卡铂剂量。• 出现 3-4 级周围神经病变时,停止使用 ABRAXANE。当周围神经病变改善至 1 级或完全消退时,以降低的剂量恢复 ABRAXANE 和卡铂(见表 2)[见警告和注意事项 (5.2) 和不良反应 (6.1)]。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多药耐药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克服或防止耐药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MUC1在NSCLC中调控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549/PR的表达模式、功能及其潜在机制。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UC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采用CCK-8检测A549/PR细胞的细胞活力。此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PR细胞的凋亡率。其中,MUC1在临床NSCLC组织和A549/PR细胞中均过表达。沉默MUC1可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明显抑制紫杉醇治疗下A549/PR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提示化疗联合调控MUC1可能成为未来克服NSCLC紫杉醇耐药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结果:我们在 3 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 7 个时间点收集了 CTC。对于具有可测量疾病的患者,使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v.1.1 标准评估临床反应。在纳入的 3 名患者中,1 名对 CRXL301 有部分反应 (-50%),2 名患者因仅有骨骼疾病而无法评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2 名患者根据骨扫描显示临床病情稳定。所有时间点的 MT-DTE 显示,与基线相比,给药后 4 小时内和 24 小时内的早期时间点表现出最高水平的药物参与 (MT-DTE)。然而,这些早期时间点与临床反应无关。我们观察到,在有反应的患者中,在第一剂或第二剂 CRXL301 治疗一周后收集的 CTC 的 MT-DTE 水平在数值上高于另外2名患者。
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前景正在迅速变化,并已超出雄激素剥夺疗法和雄激素受体靶向疗法的范围。紫杉烷化疗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此外,PARP 抑制剂等新型药物正在研究中。尽管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对治疗的耐药性仍然是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障碍。耐药机制似乎多种多样,尚未完全了解或理解。本综述将重点介绍紫杉烷(如增加药物外排能力)和 PARP 抑制剂(如恢复 DNA 修复能力的逆转突变)耐药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了解对治疗的耐药性有望消除阻碍患者预后改善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