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为防止船体结构与有色金属合金制成的船底阀和舷侧阀接触,应在船底阀和舷侧阀的两端安装电绝缘接头,如果管道与船体材料形成电对,则还应在管道本身及其支管上安装电绝缘接头,距离至少为 5 个公称管径。船底阀、舷侧阀和管道阀门应与所有类型的接头(控制、加热、排污等管道)电绝缘,这些接头可能在阀门和船体之间形成金属接触。如果船底阀和舷侧阀设有由相同金属制成的第二个截止阀,则它们应作为整体结构电绝缘;
前言 1.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HS) 是十多年工作的结晶。来自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和利益相关方组织的许多人都参与其中。他们的工作涵盖了从毒学到防火等广泛的专业知识,最终需要广泛的善意和妥协的意愿才能实现这一制度。 2. 这项工作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应协调现有系统,以开发一个单一的全球统一系统来处理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的分类。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 (UNCEDTG) 的工作,运输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物理危害和急性毒性的分类和标签协调。然而,在工作场所或消费者部门尚未实现协调,各国的运输要求往往与该国其他部门的要求不协调。 3. 推动完成这项工作的国际授权是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UNCED) 上通过的,如《21 世纪议程》第 19.27 段所述:“全球统一的危险分类和兼容的标签系统,包括材料安全
俄罗斯海事船级社远洋船舶入级与建造规则已按照既定的批准程序获得批准,并于 2020 年 1 月 1 日生效。本规则的现行版本以 2019 年版本为基础,并考虑了发布前立即制定的修订。已考虑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 的统一要求、解释和建议以及国际海事组织 (IMO) 的相关决议。规则分为以下部分发布:第 I 部分“入级”;第 II 部分“船体”;第 III 部分“设备、布置和舾装”;第 IV 部分“稳性”;第 V 部分“分舱”;第 VI 部分“防火”;第 VII 部分“机械装置”;第 VIII 部分“系统和管道”;第 IX 部分“机械”;第 X 部分“锅炉、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第 XI 部分“电气设备”;第十二部分“制冷装置”;第十三部分“材料”;第十四部分“焊接”;第十五部分“自动化”;第十六部分“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的结构和强度”;第十七部分“船舶结构和操作特性附加标志中的区别标记和描述性符号”;第十八部分“集装箱船和主要用于运载集装箱的船舶结构的附加要求”。本部分内容与 IACS UR S11A“纵向强度”相同
摘要 — 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它可用于降低分类、排名和预测问题的维数。删除冗余和噪声特征可以提高训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但是,特征选择是一项计算量大的任务,其解决方案空间会以组合方式增长。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特别考虑了二次特征选择问题,该问题可以用量子近似优化算法 (QAOA) 来解决,该算法已用于组合优化。首先,我们用 QUBO 公式表示特征选择问题,然后将其映射到 Ising 自旋哈密顿量。然后我们应用 QAOA 来找到该哈密顿量的基态,这对应于特征的最佳选择。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考虑了七个不同的真实世界数据集,维数高达 21,并在量子模拟器和 7 量子比特 IBM (ibm–perth) 量子计算机上(对于小型数据集)运行 QAOA。我们使用选定的特征集来训练分类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我们的分析表明,使用 QAOA 解决特征选择问题是可能的,并且目前可用的量子设备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更广泛的分类模型,并通过探索性能更好的优化器来提高 QAOA 的有效性。索引术语 —QAOA、特征选择、QUBO、分类
本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入级”;第二部分“船体”;第一部分“设备、布置和舾装”;第一部分“稳性”;第五部分“分舱”;第六部分“防火”;第六部分“机械设备”;第六部分“系统和管道”;第一部分“机械”;第十部分“锅炉、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第十一部分“电气设备”;第十部分“制冷装置”;第十部分“材料”;第十部分“焊接”;第十部分“自动化”;第十一部分“玻璃钢船舶和艇的船体结构和强度”;第十一部分“船舶结构和操作特点的附加标志中的区别标记和描述性附加标志”;
第 1 节 总则 第 2 节 年度检验 第 3 节 中间检验 第 4 节 特别检验(船体、设备及消防设备) 第 5-1 节 特别检验(机械、电气设备及附加设备) 第 5-2 节 特别检验(对船型的附加要求) 第 6 节 进坞检验 第 7 节 螺旋桨轴、艉轴等的检验第 8 节 锅炉检验 第 9 节 机械的连续检验 第 10 节 不定期检验 第 11 节 遥控检验 第 12 节 改装检验 第 13 节 载运危险货物及其他特殊货物的船舶检验 第 14 节 附加设备检验 第 15 节 普通干货船船体检验 第 16 节 液化气体船船体检验 第 17 节 船壳及内门等的检验要求第 18 节 滚装船的附加要求第 19 条 受韩国船舶安全法或渔业管制的船舶的特殊要求
俄罗斯海事船级社远洋船舶入级与建造规则已按照既定的批准程序获得批准,并于 2020 年 1 月 1 日生效。本规则的现行版本以 2019 年版本为基础,并考虑了发布前立即制定的修订。已考虑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 的统一要求、解释和建议以及国际海事组织 (IMO) 的相关决议。规则分为以下部分发布:第 I 部分“入级”;第 II 部分“船体”;第 III 部分“设备、布置和舾装”;第 IV 部分“稳性”;第 V 部分“分舱”;第 VI 部分“防火”;第 VII 部分“机械装置”;第 VIII 部分“系统和管道”;第 IX 部分“机械”;第 X 部分“锅炉、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第 XI 部分“电气设备”;第十二部分“制冷装置”;第十三部分“材料”;第十四部分“焊接”;第十五部分“自动化”;第十六部分“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的结构和强度”;第十七部分“船舶结构和操作特性附加标志中的区别标记和描述性符号”;第十八部分“集装箱船和主要用于运载集装箱的船舶结构的附加要求”。本部分内容与 IACS UR S11A“纵向强度”相同
ISCO-08 是劳工统计三方专家会议关于更新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ISCO) 的决议。此次会议由国际劳工局 (ILO) 理事会根据该决议于 2003 年召开。专家会议的决议于 2008 年 3 月获得理事会批准。ISCO 的第一个版本于 1957 年由第九届国际劳工统计学家大会 (ICLS) 通过。它被称为 ISCO-58。该版本被 1966 年第 11 届 ICLS 所采用的 ISCO-68 所取代。第三个版本 ISCO-88 于 1987 年第 14 届 ICLS 所采用。ISCO 最近进行了更新,以考虑自 1988 年以来劳动世界的发展。此次更新并未改变 ISCO-88 的基本原则和顶层结构,但在某些领域进行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更新后的分类于 2007 年 12 月通过,称为 ISCO-08。许多国家现在正在根据 ISCO-08 更新其国家分类,或为了更好地与新的国际统计标准保持一致 (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bureau/stat/ isco/)。
俄罗斯海事船级社远洋船舶入级与建造规则已按照既定的批准程序获得批准,并于 2019 年 1 月 1 日生效。本规则的现行版本以 2018 年版本为基础,并考虑了发布前立即制定的修订。已考虑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 的统一要求、解释和建议以及国际海事组织 (IMO) 的相关决议。本规则分为以下部分发布:第 I 部分“入级”;第 II 部分“船体”;第 III 部分“设备、布置和舾装”;第 IV 部分“稳性”;第 V 部分“分舱”;第 VI 部分“防火”;第 VII 部分“机械装置”;第 VIII 部分“系统和管道”;第 IX 部分“机械”;第 X 部分“锅炉、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第 XI 部分“电气设备”;第十二部分“制冷装置”;第十三部分“材料”;第十四部分“焊接”;第十五部分“自动化”;第十六部分“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的结构和强度”;第十七部分“船舶结构和操作特性附加标志中的区别标记和描述性符号”;第十八部分“散货船和油船的共同结构规则”。本部分文本与IACS共同结构规则文本相同;第十九部分“集装箱船结构的附加要求
俄罗斯海事船级社远洋船舶入级与建造规则已按照既定的批准程序获得批准,并于 2020 年 1 月 1 日生效。本规则的现行版本以 2019 年版本为基础,并考虑了发布前立即制定的修订。已考虑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 的统一要求、解释和建议以及国际海事组织 (IMO) 的相关决议。规则分为以下部分发布:第 I 部分“入级”;第 II 部分“船体”;第 III 部分“设备、布置和舾装”;第 IV 部分“稳性”;第 V 部分“分舱”;第 VI 部分“防火”;第 VII 部分“机械装置”;第 VIII 部分“系统和管道”;第 IX 部分“机械”;第 X 部分“锅炉、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第 XI 部分“电气设备”;第十二部分“制冷装置”;第十三部分“材料”;第十四部分“焊接”;第十五部分“自动化”;第十六部分“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的结构和强度”;第十七部分“船舶结构和操作特性附加标志中的区别标记和描述性符号”;第十八部分“集装箱船和主要用于运载集装箱的船舶结构的附加要求”。本部分内容与 IACS UR S11A“纵向强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