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言 在多达 30% 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病例中观察到 KRAS 突变,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在 KRAS p.G12C 突变和一线化疗 (免疫疗法) 耐药的病例中,可以选择靶向药物。 目的 我们的研究旨在检验一线化疗药物与 KRAS 突变转移性 NSCLC 患者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对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们中心诊断为转移性 NSCLC 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数据库搜索,这些病例使用下一代测序 (NGS) 方法发现为 KRAS 突变阳性。根据化疗方案将病例分为五个亚组 (铂类+吉西他滨、铂类+紫杉烷、铂类+培美曲塞、铂类+长春瑞滨等)。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的临床及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37例(90.2%)为男性,27例(65.9%)为腺癌组织学患者。最常见的突变为KRAS G12C,12例(29.2%),其次为KRAS G12V,9例(21.9%)。其他突变如下:KRAS G12D 4 (9%)、KRAS G13C 3 (7.3%)、KRAS G12A 2 (4.8%)、KRAS G12R 2 (4.8%)、KRAS Q61H 2 (4.8%)、KRAS Q61L 2 (4.8%)、KRAS V14I 2 (4.8%)、KRAS A146T 1 (2.4%)、KRAS G13G 1 (2.4%) 和 KRAS G1C 1 (2.4%)。所有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 均为 4.6 个月(95% 置信区间 [CI]:2.7-6.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121)。所有组的中位总生存期 (mOS) 为 9.3 个月 (95% CI: 3.8 – 14.5),组间没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 (p = 0.805)。
背景:鉴于肝细胞癌(HCC)相关临床试验中没有标准的乙肝病毒(HBV)载量排除标准,本研究旨在调查当前临床试验中 HBV 相关排除标准的普遍性,并评估抗病毒治疗是否可以消除高 HBV 载量对 HCC 患者的不良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包括 ClinicalTrials.gov 上的 772 项 HCC 临床试验和 1784 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 HCC 患者。使用 Kaplan-Meier(KM)方法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使用 Cox 回归分析来验证影响 PFS 和总生存期 OS 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在 772 项临床试验中,58.3% 未采用基线 HBV 载量作为排除标准,18.0% 为 2000 IU/mL,10.5% 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我们观察到基线 HBV 载量对 PFS(分别为 p = 0.491、0.155、0.119、0.788、0.280、0.683)和 OS(分别为 p = 0.478、0.741、0.263、0.039、0.999、0.581)均无显著影响,但介入治疗组的 OS 除外,其中高 HBV 载量患者的 BCLC 分期、血清 AFP 水平和 ALBI 分级更高(分别为 p = 0.009、0.015 和 0.003)。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消除高 HBV 载量对 HCC 患者生存的不利影响。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癌患者,可以采用简化的资格标准,常规抗病毒治疗就足够了。关键词:肝细胞癌、乙肝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排除标准、临床试验
摘要背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ERBB2) 突变是已知的致癌驱动突变,存在于一小部分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许多靶向疗法正在开发和研究用于治疗 ERBB2 突变的 NSCLC,但这些药物均未获批作为一线治疗。因此,无论是否联合免疫疗法,铂类化疗仍然是 ERBB2 突变 NSCLC 的首选一线疗法。目的我们旨在研究化疗联合派姆单抗作为 IV 期 ERBB2 突变 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患者和方法 我们回顾性地确定了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间以卡铂、培美曲塞和帕博利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的 5 例 ERBB2 突变 NSCLC 患者。采用 Kaplan–Meier 方法学,使用 R 4.0.5 和中位事件发生时间,总结了总生存期 (OS)、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下次治疗时间 (TTNT)。反应率定义为部分缓解 (PR) 或 PR + 疾病稳定 (SD),并计算了 95% Clopper-Pearson 置信区间 (CI)。 结果 这五名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60 岁,所有五名患者的肿瘤均有 ERBB2 突变——4 名有外显子 20 突变,1 名有外显子 23 突变。中位随访期为 32 个月,中位 OS 为 24 个月,中位 PFS 为 9 个月,中位 TTNT 为 9 个月。 PR 的缓解率为 0.6(Clopper-Pearson 精确 95% CI 0.147–0.947),PR 和 SD 的缓解率为 0.8(Clopper-Pearson 精确 95% CI 0.284–0.995)。未观察到意外毒性。结论在少数患者中,化疗和派姆单抗作为 ERBB2 突变 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表现出与之前报道的该方案相似的活性。未来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确定在新兴靶向药物背景下化疗和免疫疗法对此类患者群体的作用。
米切尔·布什克(Mitchell Bushuk),位于撒哈拉阿里(Sahara Ali),b david A. Bailey,C Qing Bao,D LaurianeBatté,E Uma S. Bhatt,E Edward Blanchard-Wrigestworth,G Ed Blockley,G Ed Blockley,Hgavin Cawley,Hgavin Cawley,i Junhaw Goulet I. Culllet Richlet I. Cullath,M,M,Kk Francis Dirkis X. diberial Exracu,QMaximilianGöbel,R William Gregory,S Virgini Guemas,T Lawrence Hamilton,U Bean He,D Senifer E. Caya,Uther,Uther,Elliot Kim,M Noriaki Kimura,N Dmitry Condrashov,Y Zachary M. CCED WISED LIN,DD YU’MASSONNET,GG WALTER N. pp Steefen Titsche, qq Michel Tsamadus, rr Keguang Wang, ss Jianwu Wang, b Wonqi Whee Yigo Wang, c Younghua, dad James Williams, bolun Yag, dedd Zhang, n and Youngfei Zhang s
摘要:背景: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表明,免疫检查点阻断 (ICB) 加 Viscum album L. 疗法可提高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与接受 ICB 和 abnobaViscum ® 联合治疗的 NSCLC 患者生存率改善相关的因素。方法:这项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纳入了来自认可的网络肿瘤学登记处的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该研究遵守 ESMO-GROW 标准并获得伦理批准。使用 Kaplan-Meier 和多变量 Cox 比例风险分析比较了单独接受 ICB 治疗的患者和接受 ICB 加 abnobaViscum ® 联合治疗的患者之间的生存结果。结果:在 300 名患者中(中位年龄 68 岁;男女比例为 1.19),222 名患者仅接受 ICB 治疗(CTRL 组),78 名患者接受联合治疗(COMB 组)。COMB 组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 7 个月,而 CTRL 组则为 13.8 个月 vs. 6.8 个月,p = 0.005),COMB 组的生存率为 16.5%,而 CTRL 组为 8.0%。在接受一线 ICB 治疗的程序性死亡配体 1 阳性(≥1%)患者中,添加 abnobaViscum ® 可将调整后的死亡风险降低 75%(aHR:0.25;95%CI:0.11–0.60,p = 0.02)。结论:在 ICB 中添加 abnobaViscum ® 与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无论年龄、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状态、手术或放疗如何。潜在机制包括免疫调节、降低原发性 ICB 耐药性和肿瘤微环境改变。研究结果值得
摘要 背景 抗肿瘤免疫的启动依赖于刺激树突状细胞 (DC) 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幼稚 T 细胞并产生可以杀死癌细胞的效应 T 细胞。某些类型的细胞毒性抗癌疗法后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可刺激 T 细胞介导的免疫。然而,细胞毒性疗法会同时激活多种类型的细胞应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此,哪些类型的癌细胞死亡能带来优越的抗肿瘤免疫仍然未知。 方法 对小鼠癌细胞进行工程改造,以在 Dox 诱导的原细胞死亡蛋白表达后激活凋亡或焦亡细胞死亡。收集无细胞上清液以测量分泌的危险信号、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过移植工程肿瘤细胞以特异性激活已建立肿瘤中的细胞凋亡或焦亡来形成肿瘤,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免疫反应的强度。使用卡尺测量肿瘤生长以估计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的终点肿瘤体积。结果我们证明,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焦亡会诱导免疫刺激分泌组特征。在已建立的肿瘤中,细胞焦亡优先激活 CD103 + 和 XCR1 + I 型常规树突状细胞 (cDC1),同时肿瘤特异性 CD8 + T 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性更高,而肿瘤内调节性 T 细胞的数量减少。cDC1 或 CD4 + 和 CD8 + T 细胞的耗竭会消除抗肿瘤反应,使小鼠易受肿瘤再次攻击。结论我们的研究强调,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会产生不同的免疫治疗效果,选择性激活细胞焦亡可用于增强抗癌免疫周期的多个方面。
摘要背景下部分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HCC)的复发率仍然很高。如何在术后早期选择最合适的抗肿瘤药物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最近,MiniPDX已被广泛用作一种可预测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新的可靠的临床前研究模型。方法选择了28例HCC患者使用MinIPDX模型从五组药物方案中筛选最敏感的抗肿瘤药物,用于部分肝切除后进行预防性治疗,另外42例HCC患者被选择在对照组的同一时期与Sorafenib进行治疗。分析了这两组的无肿瘤存活率和总体存活率。还分析了药物敏感性与与HCC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Kaplan-卑鄙的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iniPDX组患者的无肿瘤存活率(DFS)明显长于对照组(中位数DFS:25.8个月,vs. 18.2个月,P = 0.022,HR 2.19,95%CI 1.17-17-4.12)。MiniPDX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也比对照组(中位OS:29.4个月vs. 23.8个月,P = 0.039,HR 2.37,95%CI 1.12-5.00)长。最长的随访期是36个月。五种药物的疗效(雷莫非尼,雷莫非尼,兰氏替尼,吉西他滨,5-FU + Oxaliptin)与AFP,KI-67,VEGFR,VEGFR,FGFR,FGFR,P53和NRF2之间分析的关系显示出不同的相关性。结论使用MiniPDX模型选择药物在部分肝切除术后指导抗肿瘤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HCC患者的存活。
米切尔·布什克(Mitchell Bushuk),位于撒哈拉阿里(Sahara Ali),b david A. Bailey,C Qing Bao,D LaurianeBatté,E Uma S. Bhatt,E Edward Blanchard-Wrigestworth,G Ed Blockley,G Ed Blockley,Hgavin Cawley,Hgavin Cawley,i Junhaw Goulet I. Culllet Richlet I. Cullath,M,M,Kk Francis Dirkis X. diberial Exracu,QMaximilianGöbel,R William Gregory,S Virgini Guemas,T Lawrence Hamilton,U Bean He,D Senifer E. Caya,Uther,Uther,Elliot Kim,M Noriaki Kimura,N Dmitry Condrashov,Y Zachary M. CCED WISED LIN,DD YU’MASSONNET,GG WALTER N. pp Steefen Titsche, qq Michel Tsamadus, rr Keguang Wang, ss Jianwu Wang, b Wonqi Whee Yigo Wang, c Younghua, dad James Williams, bolun Yag, dedd Zhang, n and Youngfei Zhang s
由亥姆霍兹能源出版 亥姆霍兹能源办公室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iserstraße 12 76131 Karlsruhe 电子邮件:helmholtzenergy@sts.kit.edu https://energy.helmholtz.de/ 请引用为:亥姆霍兹能源 (2024):亥姆霍兹能源转型路线图 (HETR)。卡尔斯鲁厄。 DOI:10.5445/IR/1000172546 项目负责人:Holger Hanselka,亥姆霍兹能源副总裁,任期至 2023 年 Bernd Rech,亥姆霍兹能源副总裁,任期 2023 年 主要作者(按字母顺序排列):Mark R. Bülow 1 、Andrey Litnovsky 2 、Andrea Meyn 3 、Robert Pitz-Paal 1 , Witold-Roger Poganietz 4 , Sebastian Ruck 4 , Dominik Soyk 3 , K. Gerald van den Boogaart 5 贡献作者(按字母顺序排列) : Heike Boos 3 , Roland Dittmeyer 4 , Helmut Ehrenberg 4 , Maximilian Fichtner 4 , Olivier Guillon 2 , Veit Hagenmeyer 4 , 帕特里克·约赫姆 1 , Thiemo Pesch 2 , Ralf Peters 2 , Rutger Schlatmann 6 , Sonja Simon 1 , Robert Stieglitz 4 , Roel van de Krol 6 致谢:我们感谢以下科学家的贡献(按字母顺序排列):Alejandro Abadías-Llamas 5 , Fatwa F. Abdi 6 , Syed Asif Ansar 1 , Armin Ardone 4 , 克里斯托夫·阿恩特 1 , 塔贝阿恩特 4 , 克里斯托弗·鲍尔 2 , 鲍凯宾 4 , 沃纳·鲍尔 4 , 丹·鲍尔 1 , 曼努埃尔·鲍曼 4 , 沃尔夫冈·贝尔 2 , 克里斯托夫·布拉贝克 2 , 乌尔特·布兰德-丹尼尔斯 1 , Seongsu Byeon 1 , 索尼娅·卡尔南 6 , 莫妮卡·卡尔森 2 , 伊西多拉切基奇-拉斯科维奇 2 , 迈克尔·齐佩雷克 2 , 曼努埃尔·达门 2 , 鲁迪格-A。 Eichel 2 , Ghada Elbez 4 , Ursel Fantz 7 , Dina Fattakhova-Rohlfing 2 , Egbert Figgemeier 2 , Kevin Förderer 4 , Stefan Fogel 5 , K. Andreas Friedrich 1 , Giovanni Frigo 4 , Axel Funke 4 , Siddhartha Garud 6 , Hans-Joachim Gehrmann 4 , Stefan Geißendörfer 1 , Hans C. Gils 1 , Valentin Goldberg 4 , Vaidehi Gosala 1 , Thomas Grube 2 , Martina Haase 4 , Uwe Hampel 5 , Benedikt Hanke 1 , Ante Hecimovic 7 , Heidi Heinrichs 2 , Peter Heller 1 , Wolfgang Hering 4 ,米凯拉·赫尔 1、马克·希勒4 , Tobias Hirsch 1 , Carsten Hoyer-Klick 1 , Judith Jäger 1 , Thorsten Jänisch 1 , Christian Jung 1 , Thomas Kadyk 2 , Olga Kasian 6 , Shaghayegh Kazemi Esfeh 1 , Peter Klement 1 , Christopher Kley 6 , Markus Köhler 1 , Thomas Kohl 4 , Manfred Kraut 4 , Ulrike Krewer 4 , Uwe G. Kühnapfel 4 , Felix Kullmann 2 , Arnulf Latz 4 , Thomas Leibfried 4 , Ingo Liere-Netheler 1 , Guido Link 4 , Jochen Linßen 2 , Yan Lu 6 , Kourosh Malek 2 , Florian Mathies 6 , Jörg马太斯 4 , 马修·梅尔 6 , Wided Medijroubi 1 , Wolfgang Meier 1 , Matthias Meier 2 , Norbert H. Menzler 2 , Wilhelm A. Meulenberg 2 , Nathalie Monnerie 1 , Dulce Morales Hernandez 6 , Michael Müller 2 , Martin Müller 2 , Alexander von Müller 7 , Gerd Mutschke 5 , Tobias Naegler 1 , Dimitry Naumenko 2 , Eugene T. Ndoh 1 , Klarissa Niedermeier 4 , Fabian Nitschke 4 , Mathias Noe 4 , Urbain Nzotcha 2 , Sadeeb S. Ottenburger 4 , Ulrich W. Paetzold 4 , Joachim Pasel 2 , Sara Perez-Martin 4 , 伊恩·M·彼得斯 2 , 彼得普法伊弗 4 、诺亚·普弗格勒特 2 、菲利普·N·普莱索 4 、迈克尔·波兹尼克 4 , 安里克·普拉茨-萨尔瓦多 4 , 帕特里克·普鲁斯特 2 , 德克·拉德洛夫 4 , 乌韦·劳 2 , 德克·雷瑟 2 , 马塞尔·里施 6 , 马丁·罗布 1 , 克里斯汀·罗施 4 , 菲利普·罗斯 4 , 卢卡斯·罗斯 1 , 雷姆齐·坎·萨姆松 2 , 伊娃·席尔 4 ,安德里亚·施赖伯 2 , 马库斯·舒伯特 5 , 弗兰克·舒尔特 1 , 托尔斯滕·施瓦茨 1 , 哈瓦尔·沙蒙 2 , 梅塔尔·施维罗 2 , 谢尔盖·索尔达托夫 4 , 迪特·斯塔普夫 4 , 帕纳吉奥蒂斯·斯塔索普洛斯 1 , 桑德拉·斯坦克 6 , 沃尔克·施特尔泽 4 , 彼得·斯特默曼 4 , 菲利克斯斯图特 4 , 克洛伊·西拉尼杜2 , Muhammad Tayyab 2 , André Thess 1 , Stefanie Troy 2 , Julia Ulrich 4 , Annelies Vandersickel 1 , Robert Vaßen 2 , Martin Vehse 1 , Stefan Vögele 2 , Thomas Vogt 1 , Simon Waczowicz 4 , André Weber 4 , Tom Weier 5 , Marcel Weil 4 , 阿方斯·魏森伯格 4 , 托马斯·韦策尔 4 , 凯·维格哈特 1 , 克里斯蒂娜·伍尔夫 2 , 安德烈·霍内克斯 2 , 佩特拉·扎普 2 , 马可·佐贝尔 1 , 斯特凡·祖夫特 1
摘要目的:临床试验和现实世界研究显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6 抑制剂 (CDK4/6i) 可改善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 (HR+/HER2−) 转移性乳腺癌 (mBC) 患者的生存率。然而,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更广泛的 HR+/HER2− mBC 人群的生存率改善的研究有限。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使用 SEER 登记数据评估 2010 年至 2019 年期间诊断为 HR+/HER2− 新发 mBC 的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 (BCSS)。使用 Kaplan–Meier 和 Cox 比例风险模型比较 2015 年指南建议使用 CDK4/6i 之前 (2010 ‒ 2013 年,随访至 2014 年) 和之后 (2015 ‒ 2018 年,随访至 2019 年) 诊断的患者的 BCSS。与 HR+/HER2 阳性 (HER2+) 新发 mBC 患者进行了比较,2015-2018 年期间没有发生重大指南变化。结果 纳入了 11,467 名 HR+/HER2− mBC 女性和 3,260 名 HR+/HER2+ mBC 女性的数据。调整基线特征后,2015 年后确诊的 HR+/HER2− mBC 患者 (n = 6163) 与 2015 年之前确诊的患者 (n = 5304;HR = 0.895,p < 0.0001) 相比,BC 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了约 10%。相反,2015 年后 (n = 1798) 与 2015 年之前 (n = 1462) 相比,HR+/HER2+ BCSS 没有显著变化。在 ≥ 65 岁的患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使用美国最大的基于人群的纵向癌症数据库之一,2015 年后 HR+/HER2− mBC 患者的 BCSS 与 2015 年之前相比有显著改善,这可能是由于 2015 年后引入了 CDK4/6i。 2015 年后与 2015 年前相比,HR+/HER2+ mBC 患者的 BCSS 无显著改善,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时间段都有 HER2 靶向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