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FLT3 突变患者的治疗,Onkopedia 建议如下:• FLT3-ITD 或 FLT3-TKD 突变患者应在诱导治疗的第 8-21 天接受米哚妥林治疗。• 根据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数据,米哚妥林与标准化疗联合使用可显著延长 60 岁以下 FLT3 突变 AML 患者的 EFS、RFS 和 OS。基于这项研究,EMA 于 2017 年批准米哚妥林与标准诱导化疗联合使用、化疗巩固,以及作为新诊断的 FLT3 突变 AML 患者 12 个 28 天周期的维持治疗。• 与研究人群(年龄 18-59 岁)不同,批准时没有年龄上限。• 60-70 岁患者的数据可从一项 II 期研究中获取。 • 对于计划进行 HSCT 的患者,应在预处理治疗前 48 小时停用米哚妥林。 • 当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例如酮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利托那韦或克拉霉素)同时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毒性,尤其是对于年龄 >60 岁的患者,因为存在米哚妥林水平升高的风险。 • 不应同时使用强效 CYP3A4 诱导剂(例如卡马西平、利福平、恩杂鲁胺、苯妥英、圣约翰草),因为米哚妥林水平会降低。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节拍化疗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通过长期给药和低剂量方案,节拍化疗的不良事件较少,但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其抗血管生成特性、对癌细胞的直接影响、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代谢重编程能力的确定,确立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内在多靶点性质。最近,节拍化疗的应用已从转移性疾病的抢救治疗发展为高风险癌症患者的辅助维持治疗,这是由几项重大 III 期试验的成功推动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节拍化疗抗肿瘤作用的潜在机制,并提供了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潜在见解。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这种治疗方案的健康经济优势和候选方案。
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治疗历程十分复杂,从上个世纪的第一种方法救命治疗到多种挽救眼球的疗法。目前,由于多学科治疗以及新辅助和多模式化疗的引入,这种潜在的致命疾病已经实现了高存活率。因此,治疗目标正转向尽可能地保留眼球和视力。直到最近,许多晚期 RB 病例主要采用眼球摘除术;然而,通过眼动脉的靶向化疗和通过局部给药进行眼内植入化疗药物的管理已经彻底改变了保眼球疗法。避免细胞毒药物全身并发症的额外好处使得这些方法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它们正在成为许多转诊中心治疗的主要部分。最初,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然而,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这些治疗方式是相对安全的程序,通过改变药物选择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许多并发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早期诊断和针对患者的分子疗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即使在晚期 RB 中也可以挽救患者的视力。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局部治疗
• 使用“错误”按钮修改药房批准的处方 • 添加 SACT 药物 • 从一种化疗药物更改为另一种化疗药物 • 更改补水方案,除非需要改变电解质。这可以通过删除方案标准袋并从收藏夹中添加替代方案来完成 • 更改方案标准药物的给药顺序 • 缩短化疗/全身抗癌治疗药物的输注时间 • 增加 SACT 药物的剂量,除非方案允许,例如由于耐受性或血液结果(包括肝肾功能)的变化 • 使用“修改”按钮更改药物剂量,除非管理说明中说明了剂量或将 GFR 换成卡铂的 EDTA 要更改药房批准的处方,开具处方者必须直接联系药房以取消批准并重新签发处方。
近几十年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英国的生存率翻了一番[1]。这种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型全身抗癌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和靶向疗法)的开发以及对生物标志物导向疗法的重视[2]。尽管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癌症与心血管疾病一样,仍然是英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3]。随着成年癌症人群老龄化[4],他们往往具有虚弱和多种合并症的特征[5],全身抗癌疗法 (SACT)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对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癌症的临床医生来说,降低长期心血管后果的风险至关重要。化疗仍然是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群体中许多癌症全身管理的支柱[6]。多种化疗药物(特别是蒽环类药物)以及一些新型疗法都与急性和延迟心脏毒性有关 [6,7]。这可能导致大量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在儿童癌症患者中,幸存者患心力衰竭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癌症患者的 15 倍和 7 倍 [8,9]。对于患有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预后不良;10 年死亡率为 24% [10]。这导致心脏病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心脏肿瘤学,专注于检测、监测和治疗因化疗和放疗而发生的心血管疾病 [11]。目前,治疗成年癌症患者的临床医生无法准确识别那些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和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这可能导致治疗不足或过早停止治疗,尤其是在老年人中[12]。这一挑战在于缺乏共识
肝癌是全球六大常见癌症之一,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肝脏的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肝癌是指肝脏其他部位的肿瘤已转移到肝脏内的肿瘤[1-4]。肝癌发病率极高,也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且调查显示,欠发达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东亚、南亚、北亚均为肝癌高发区[5]。肝癌的病因尚不明确,酗酒、肥胖、肝硬化、乙肝、丙肝、脂肪肝、糖尿病等均是肝癌的危险因素[6,7]。在治疗方面,肝切除和肝移植一直是肝癌治疗的首选[8,9]。此外,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等辅助性治疗均能有效抑制肝癌。其中,放疗不是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可作为肝癌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10-12]。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摘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研究表明癌细胞对传统药物具有耐药性,并已认识到这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挑战。在试图了解化学耐药性的潜在机制时,一些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癌症干细胞 (CSC) 是导致耐药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化学耐药性导致癌症治疗失败并使患者的预后恶化。天然草药化合物作为癌症的替代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化合物单独或与传统药物协同作用可有效对抗化学耐药细胞,使癌细胞敏感并增强治疗效果。BRM270 是一种天然化合物,由七种草本植物(三白草、温州蜜柑、芦荟、紫草、马齿苋、夏枯草变种紫花地丁和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起作用,主要针对比正常细胞分裂更快的癌细胞。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其他方式给药,具体取决于癌症类型和治疗方案。虽然化疗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但它也会损害快速分裂的健康细胞,例如骨髓、消化道和毛囊中的细胞。这会导致脱发、恶心和免疫功能减弱等常见副作用。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化疗仍然是许多癌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常与手术、放射疗法或免疫疗法结合使用 [3, 4]。
第 39 天 第 60 天 第 39 天 第 60 天 第 39 天 第 60 天 60 mg/kg IP Q4D 吉西他滨 + 10 mg/kg IV Q4D nab-紫杉醇 0.72 [0.43 - 1.10] 0.53 [0.16 - 1.30] 10.0 [-3.50 - 26.0] 9.9 [-4.60 - 26.0] 添加剂 添加剂 75 mg/kg PO BID IMM-1-104 + 60 mg/kg IP Q4D 吉西他滨 0.21 [0.14 - 0.30] 0.28 [0.14 - 0.57] 12.0 [7.30 - 19.0] 4.00 [1.40 - 8.50] 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 125 mg/kg PO BID IMM-1-104 + 60 mg/kg IP Q4D 吉西他滨 0.18 [0.12 - 0.27] 0.12 [0.042 - 0.36] 4.50 [2.60 - 7.70] 1.00 [0.39 - 2.10] 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 75 mg/kg PO BID IMM-1-104 + 60 mg/kg IP Q4D 吉西他滨 + 10 mg/kg IV Q4D nab-紫杉醇 0.23 [0.14 - 0.39] 0.22 [0.06 - 0.96] 4.40 [2.00 - 8.40] 0.83 [0.02 - 2.80] 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 125 mg/kg PO BID IMM-1-104 + 60 mg/kg IP Q4D 吉西他滨 + 10 mg/kg IV Q4D nab-紫杉醇 0.41 [0.21 - 0.77] 0.83 [0.21 - 3.60] 1.20 [0.28 - 2.90] 0.04 [-0.21 - 0.47] 协同添加剂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细胞与分子医学系细胞应激与免疫 (CSI) 实验室; b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鲁汶癌症研究所肿瘤学系实验肿瘤学实验室; c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查理大学第二医学院和莫托尔大学医院免疫学系; d Sotio Biotech,捷克共和国布拉格; e 代谢组学和细胞生物学平台,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研究所,维尔瑞夫; f 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大学、INSERM U1138、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所科德利埃研究中心、抗癌联盟标记团队; g 法国巴黎乔治蓬皮杜欧洲医院生物学系、AP-HP、巴黎 CARPEM 癌症研究所; h 比利时根特大学人体结构与修复系细胞死亡调查与治疗 (CDIT) 实验室; i 比利时根特大学根特癌症研究所; j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鲁汶癌症研究所肿瘤学系肿瘤免疫学和免疫治疗实验室; k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 GROW 肿瘤和生殖学院放射肿瘤学系(MAASTRO); l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系; m 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神经外科; n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神经科学系、实验神经外科和神经解剖学实验室; o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鲁汶大学鲁汶脑研究所 (LBI); p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慢性疾病和代谢系呼吸疾病和胸外科 (Breathe) 实验室; q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肿瘤学研究中心 (CORE)、综合个性化和精准肿瘤学网络 (IPPON); r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医院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 s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肿瘤学系分子消化肿瘤学; t 比利时根特 VIB-Ugent 炎症研究中心 (IRC) 细胞死亡和炎症部门; u 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系分子信号和细胞死亡研究中心; v 欧洲肿瘤免疫学学会、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法国维尔瑞夫 INSERM 肿瘤免疫学和癌症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