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癌症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分子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对癌细胞特定代谢途径变化的认识。有氧糖酵解增加、补充反应促进,尤其是细胞对谷氨酰胺和脂肪酸代谢的依赖已成为研究课题。尽管有许多癌症治疗策略,但由于癌细胞对目前使用的治疗方法产生了耐药性,许多肿瘤患者无法完全治愈。现在,开发高效且副作用少的新治疗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目前对糖酵解、克雷布斯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不同步骤中涉及的酶的了解,以及可能的靶向疗法。这篇综述还重点介绍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代谢表型方面的差异。对癌细胞代谢的认识在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开发新的抗癌治疗策略。
摘要:癌症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分子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对癌细胞特定代谢途径变化的认识。有氧糖酵解增加、补充反应促进,尤其是细胞对谷氨酰胺和脂肪酸代谢的依赖已成为研究课题。尽管有许多癌症治疗策略,但由于癌细胞对目前使用的治疗方法产生了耐药性,许多肿瘤患者无法完全治愈。现在,开发高效且副作用少的新治疗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目前对糖酵解、克雷布斯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不同步骤中涉及的酶的了解,以及可能的靶向疗法。这篇综述还重点介绍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代谢表型方面的差异。对癌细胞代谢的认识在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开发新的抗癌治疗策略。
摘要:局部粘着激酶 (FAK) 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成人和儿童癌症中均过度表达和激活,在调节恶性表型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FAK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在癌症中发挥作用:一种是细胞质中的激酶活性,主要依赖于整合素信号传导,另一种是通过与不同的基因表达调节剂联网进入细胞核的支架活性。因此,FAK 必须被视为具有高治疗价值的靶点。事实上,有证据表明,FAK 靶向治疗可以有效,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与其他已有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在这里,我们概述了关于 FAK 结构和核功能的新见解,特别关注了有关这种蛋白质在癌症中的作用的最新发现。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目前正在对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的 FAK 抑制剂的最新更新,并讨论了基于药物的抗 FAK 靶向疗法的挑战和未来方向。
微生物拥有高度进化的生存策略,这些策略已被用于解决药物输送问题。在肿瘤学中,“细菌作为药物”的概念可以利用化学疗法的直接细胞毒活性,同时还可以发展强大的治疗性抗癌免疫力。例如,溶瘤病毒 (OV) 可以选择性地感染和复制癌细胞,导致直接肿瘤细胞溶解以及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ICD) 和抗肿瘤免疫。因此,OV 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定位于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的交界处。使用病毒的 OV 的应用,例如单纯疱疹病毒 (HSV)、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腺病毒 (Ad) 和安进的 T-VEC [1],这是 FDA 批准的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黑色素瘤的 OV,
。cc-by-nc-nd 4.0国际许可证。是根据作者/资助者提供的预印本(未经Peer Review的认证)提供的,他已授予Biorxiv的许可证,以在2021年9月16日发布的此版本中在版权所有者中显示预印本。 https://doi.org/10.1101/2021.09.16.460614 doi:biorxiv Preprint
摘要:神经母细胞瘤 (NBL) 是一种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恶性肿瘤,主要影响 5 岁以下儿童。NBL 高度异质性,范围从自发性退化到高度侵袭性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受体酪氨酸激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的异常,该酶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ALK 突变导致 ALK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组成性激活,从而驱动肿瘤发生。目前已合成了多种立体 ALK 抑制剂,其中几种抑制剂已在临床上使用。主要挑战是对立体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性和癌细胞在靶向治疗时的通路逃避策略。本综述将全面概述 ALK 抑制剂在高风险 NBL 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新型抑制剂的潜力和局限性。由于联合治疗方案不太可能引起耐药性,因此将特别关注 ALK 抑制剂与针对下游信号通路或影响癌细胞生存和增殖的药物的联合治疗。
戴冰冰,1,12 Jason A. Hackney,4,12 Ryan Ichikawa,3 Allen Nguyen,4 Justin Elstrott,5 Luz D. Orozco,2 孙开晖,6 Zora Modrusan,6 Alvin Gogineni,5 Alexis Scherl,7 John Gubatan,8 Awal Habzion,Monica,99。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2 生物信息学,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3 Biomarker Discovery OMNI,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4 OMNI Biomarker Development,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5 生物医学成像,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6 分子生物学,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CA 94080,美国 7 病理学,Genentech,Inc. 1 DNA Way,南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州 94080,美国 8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部,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 94305,美国 9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94143,美国 N 55905,美国 11 基因泰克公司产品开发部1 DNA Way,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USA 12 这些作者贡献相同 13 主要联系人 *通讯地址: keir.mary@gene.com (MEK), yi.tangsheng@gene.com (TY)
。CC-BY-NC-ND 4.0 国际许可,根据 提供(未经同行评审认证)是作者/资助者,他已授予 bioRxiv 永久展示预印本的许可。它是此预印本的版权持有者此版本于 2021 年 6 月 13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1.06.13.448232 doi:bioRxiv 预印本
胰腺导管腺癌 (PDAC) 是一种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高度致命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胰腺癌都已进入晚期,只有 20% 的病例可以接受手术切除。在患者预后结果方面,胰腺腺癌排名最后,总体 5 年生存率为 2-9% [1,2]。尽管随着新手术技术和药物疗法的引入,胰腺腺癌的治疗正在不断发展,但结果仅取得了微小的改善。由于耐药性高,化疗和放疗在转移性 PDAC 中收效甚微,只能略微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目前,转移性 PDAC 的治疗方案是,对于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采用改良 FOLFIRINOX/FOLFIRINOX 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对于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或不联合第二种药物 [4]。最近,研究 PDAC 免疫疗法更新的试验除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腺癌亚组外,其余结果均为阴性[5]。考虑到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确定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和改善临床结果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涉及 STAT3 的信号通路在几种人类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实体瘤(如肝细胞癌、食道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乳腺癌)的肿瘤发生、进展和耐药性中起关键作用[6,7]。PDAC 动物模型表明,STAT3 是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癌细胞存活的重要调节器[8,9]。 STAT3 的上调已被证明能促进胰腺上皮肿瘤发展为 PDAC [ 10 , 11 ],以及肝脏中促转移微环境的形成 [ 12 ]。此外,STAT3 已被证明能介导化疗耐药性,并与 PDAC 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不良后果有关 [ 13 – 15 ]。如图 1 所示,IL-6 型细胞因子(IL-6、IL-10、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心脏营养素-1 (CT-1)、制瘤素-M (OSM)、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结合糖蛋白-130 (GP130) 并激活 Janus 激酶 (JAK),进而磷酸化 STAT3 以及 PDAC 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微环境 (TME) 细胞中的其他信号介质 [ 16 ]。 PDAC 中的 TME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广泛的基质网络和不同的细胞成分组成,例如胰腺星状细胞 (PSC)、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CAF)、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肥大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和髓系抑制细胞 (MDSC),它们协同作用支持肿瘤进展、免疫逃避和转移扩散。TME 内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信号分子介导,例如通过 IL-6 型细胞因子激活 STAT3。例如,PDAC 肿瘤细胞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分泌 IL-6 型细胞因子,支持免疫抑制性 TAM 和 MDSC 的发育以及 PSC 和 CAF 的激活,进而通过正反馈回路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 [11,17-22]。因此,STAT3 激活通过抑制调节性 T 细胞驱动免疫细胞走向免疫抑制表型,进而维持肿瘤免疫逃逸。此外,STAT3 的磷酸化导致下游靶基因转录增强,从而促进血管生成、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EMT) [23]。因此,涉及 STAT3 的通路似乎是治疗 PDAC 的有希望的药物靶点。尤其是IL-6已被证实是克服化疗耐药性的潜在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定性文献综述,全面总结针对胰腺腺癌GP130/JAK/STAT3通路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