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辛辛那提大学詹姆斯·L·温克尔药学院药学系 23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辛辛那提大学核与机械工程系 3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放射学系 4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血液学与肿瘤学系 * 通讯作者。电子邮箱:kotaginh@ucmail.uc.edu
图 1 显示了现代放射治疗的发展。从历史上看,放射治疗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计划和实施的,治疗范围基于骨骼解剖结构。由于组织密度差异和计划能力限制,治疗范围很大,并且所施加的放射治疗剂量不均匀。CT 成像的使用使肿瘤和健康组织的描绘更加精确。此外,适形放射治疗和三维计划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测量施加到肿瘤和有损伤风险的器官的放射治疗剂量和体积,而且还有助于了解放射治疗剂量和毒性之间的相互作用。5 强度调制放射治疗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使用也彻底改变了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毒性并改善了长期结果。6–8 随着技术的进步,复杂目标可以以毫米级的精度和急剧的剂量衰减进行高剂量治疗,以保护健康组织。其他进展包括使用带有机载 MRI 或 PET 扫描仪的直线加速器,在治疗期间可以比不使用时更好地定义组织,并允许在治疗期间根据肿瘤大小或位置的变化进行自适应治疗(图 2)。扩大了放射治疗的肠外应用,例如前列腺癌中的镭-223、9 治疗诊断学、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以及
Jessie A. Posar、Matthew Large、Saree Alnaghy、Jason R. Paino、Duncan J. Butler、Matthew J. Griffith、Sean Hood、Michael LF Lerch、Anatoly Rosenfeld、Paul J. Sellin、Susanna Guatelli 和 Marco Petasecca
1 英国牛津大学肿瘤学系 MRC 牛津放射肿瘤研究所;2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核医学与分子成像系;3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成像科学学院成像化学与生物学系;4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伊拉斯姆斯 MC 癌症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系;5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伊拉斯姆斯 MC 癌症研究所放射学与核医学系;6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 INSERM U1194 蒙彼利埃癌症研究所、蒙彼利埃地区癌症研究所
目的:对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平均心脏剂量 (MHD) 超过 10 Gy 且接受 15 Gy 的左前降支 (LAD) 冠状动脉体积 (V) (V15Gy) 超过 10% 可显著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 的风险。我们试图描述 MHD 和 LAD 剂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分类与放射治疗后 MACE 风险的关联。方法和材料:在对 701 名接受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 NSCLC 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中,计算了 MHD 和 LAD V15Gy 的判定系数。根据高或低 MHD(≥ 10 Gy vs < 10 Gy)和 LAD V15Gy(≥ 10% vs < 10%)定义四组。估计了 MACE(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并进行了 Fine 和 Gray 回归。结果:从 MHD 可预测的 LAD V15Gy 的变异比例仅为 54.5%(R 2 = 0.545)。23.1% 的患者(n = 162)存在不一致(MHD 高 [≥ 10 Gy] 和 LAD 低 [V15Gy < 10%],或反之亦然)。两年 MACE 估计值为 4.2%(MHD 高/LAD 低)、7.6%(MHD 高/LAD 高)、1.8%(MHD 低/LAD 低)和 13.0%
随着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成功开发和广泛应用,骨髓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直接抑制和随机效应,导致肿瘤形成。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型放射保护药物,即 γ -生育三烯酚 (GT3) 的脂质体制剂,简称 GT3-Nano,用于减轻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期间的骨髓辐射损伤。方法:使用被动负载将 GT3 装入脂质体。合成 64 Cu-GT3-Nano 和 3 H-GT3-Nano,以分别研究脂质体和 GT3 的体内生物分布情况。在急性 137 Cs 全身照射(亚致死剂量(4 Gy)、致死剂量(9 Gy)或单次高剂量 153 Sm-乙二胺-N,N,N ′,N ′-四(亚甲基膦酸) (EDTMP))后评估 GT3-Nano 的放射防护效果。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分析造血细胞群动态和 GT3-Nano 在脾脏和骨髓中的定位细胞位置。结果:24 小时时骨髓摄取和保留(每克组织注射剂量百分比)为 64 Cu-GT3-Nano 6.98 ± 2.34,3 H-GT3-Nano 7.44 ± 2.52。在 4 Gy 全身照射 (TBI) 前或后 24 小时施用 GT3-Nano 可促进快速和完全的造血恢复,而对照组的恢复率停滞在 60%。GT3-Nano 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放射保护作用,在 50 mg/kg 剂量下,可达到 90% 的致死性 9-Gy TBI 存活率。骨髓流式细胞术表明,在 GT3-Nano 治疗的小鼠中,祖细胞骨髓 MPP2 和 CMP 上调。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GT3-Nano 在 CD105 阳性窦状上皮细胞中聚集。结论:GT3-Nano 在减轻小鼠亚致死和致死性 TBI 的骨髓抑制作用方面非常有效。 GT3-Nano 可促进接受放射治疗剂 153 Sm-EDTMP 治疗的小鼠造血成分的快速恢复。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 (GBM) 患者的预后较差,而药物向肿瘤的低效输送是治疗的主要障碍。造血干细胞 (HSC) 衍生的髓系细胞能有效地归巢至 GBM 并占肿瘤内细胞的 50%,使其成为非常合适的治疗输送载体。由于髓系细胞在体内普遍存在,我们最近建立了一种含有基质金属蛋白酶 14 (MMP14) 启动子的慢病毒载体,该启动子在肿瘤浸润性髓系细胞中特异性活跃,而不是在其他组织中的髓系细胞中活跃,并导致在 HSC 基因治疗中将转基因特异性地输送到脑转移瘤。在这里,我们使用这种新方法将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 β ) 作为 GBM 中的关键肿瘤促进因子进行靶向治疗。将转导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 的慢病毒载体的 HSC 移植到接受致死性辐射的受体小鼠体内,随后将 GBM 细胞植入颅内。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肿瘤浸润性 HSC 子代。在治疗研究中,将转导了表达可溶性 TGF β 受体 II-Fc 融合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的 HSC 移植到小鼠体内,该载体在 MMP14 启动子下启动。将这种 TGF β 阻断疗法与靶向肿瘤辐射、两种疗法的组合和对照进行了比较。量化了肿瘤生长和存活率(通过 t 检验和对数秩检验确定统计学意义)。通过重复肿瘤攻击探测 T 细胞记忆反应。髓系细胞是浸润 GBM 的最丰富的 HSC 衍生群体。 TGF β 阻断性 HSC 基因疗法与放射疗法相结合,与单一疗法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肿瘤负担,与对照组和 TGF β 阻断性单一疗法相比,显著延长了生存期。只有联合治疗(25% 的小鼠)才能实现对 GBM 的长期保护,并且肿瘤再次攻击后肿瘤植入部位的 CD8+ T 细胞显著增加。我们展示了针对 GBM 的肿瘤髓系细胞特异性 HSC 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原理验证。在临床上,HSC 基因疗法已成功用于非癌性脑部疾病,并且在骨髓保护的背景下,已证明了 HSC 基因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的可行性。这表明
预后参数和模型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脑转移瘤 (BM) 患者的治疗结果。本研究旨在调查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放射组学的列线图预测接受全脑放射治疗 (WBRT) 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BM 患者生存期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了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接受 WBRT 的 195 名 NSCLC BM 患者。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 (LASSO) 回归从治疗前 CT 图像中提取和选择放射组学特征。通过整合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来开发和评估列线图以预测个体患者的生存期。根据 LASSO Cox 回归从 105 个放射组学特征中筛选出 5 个放射组学特征。根据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危(Rad-score <= − 0.14)组和高危(Rad-score > − 0.14)组。多变量分析表明,性别、卡氏评分(KPS)和 Rad-score 是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测因素。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列线图的一致性指数(C 指数)分别为 0.726 和 0.660。短期和长期生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6 和 0.788。综上所述,基于 CT 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的列线图可用于预测接受 WBRT 的 NSCLC BM 患者的 OS。
肝细胞癌的手术切除率仅为20%(10)。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的肝细胞癌治疗指南,手术切除、肝移植及经皮穿刺是极早期及早期HCC患者(Child-Pugh A,肿瘤直径<3 cm)的有效治疗方法,中位OS>60个月,5年生存率为50%~70%(3,11,12)。但对于有大血管侵犯和/或微血管侵犯的患者,以及多灶性肿瘤患者,即使手术切除,预后仍较差,5年复发率可达70%以上(13,14)。中晚期肝癌患者一般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化疗、分子靶向药物等非手术治疗(15-17)。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经验和临床试验表明,使用放射疗法治疗中期和晚期肝细胞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