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Scaled Agile Inc.《哈佛商业评论》和《Accelerate:为快速发展的世界构建战略敏捷性》John P. Kotter @Biased77
一旦量子计算机达到一定的性能水平,它们就有望打破传统的公钥密码学。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对后量子密码学 (PQC) 进行标准化,以抵御量子计算机带来的攻击。1 然而,考虑到密码学在企业 IT 中的广泛使用,从传统公钥密码学过渡到 PQC 并不是一个临时的替代。事实上,自 1976 年 Diffie 和 Hellman 在论文 [ 1 ]《密码学的新方向》中做出开创性工作以来,我们从未经历过公钥密码学的全面替代。Rose 等人 [ 2 ] 探讨了这一转变所涉及的复杂性和战略前提,声称许多信息系统如果不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大量且耗时的修改,就无法采用新的密码算法或标准。Ott 等人 [ 3 ] 指出文献中缺乏相关研究,并质疑应用密码学和系统研究界是否充分理解并提供高效安全的密码过渡框架。认识到迁移到 PQC 的复杂性,白宫发布了《国家安全备忘录》(NSM-10)2,指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启动“迁移到 PQC”项目 3,邀请行业专家为迁移到 PQC 开发最佳实践和工具。NSM-10 强调了加密敏捷性在迁移工作中的重要性,旨在缩短过渡时间并促进未来加密标准的无缝更新。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说法,加密敏捷性或加密敏捷性是一种设计功能,允许敏捷更新新的加密算法和标准,而无需修改或替换周围的基础设施。4
摘要 国防部对网络中心作战和战争的愿景之一是根据作战情况的要求,将来自各种不同且地理分散的 Web 服务的任务能力包组合和编排到面向任务的应用程序中。这样就可以快速组合面向任务的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要求或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操作敏捷性。如今,Web 服务可以相互通信、自我宣传,并使用行业范围的规范进行发现和调用。然而,直到最近,将这些细粒度服务编排成连贯的粗粒度解决方案还需要非标准方法和程序,而这些方法和程序通常不能与其他组织互操作。Web 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BPEL) (BPEL4WS) 通过提供一组基于 XML 的构造来缓解互操作性问题,这些构造可用于定义流程如何通信和交换数据、控制从一个服务到另一个服务的数据流以及调用服务的顺序的语义。此外,使用图形设计器工具的主题专家(而不是编写软件组件的软件开发人员)可以编写流程。这将允许快速编写面向任务的功能以应对新的挑战、要求或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网络中心作战概念来发展日益强大的联合部队。我们利用信息和网络力量的能力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介绍要实现沃尔福威茨部长的愿景,需要的是更大程度的横向整合,重点关注作战能力。目前,我军的 C4ISR 基础设施受到高度烟囱式系统和集成的影响,这些系统和集成最多只能垂直集中在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指挥和控制 (C2) 和火力控制 (FC) 的功能线上。在名为 FORCEnet 的转型计划下,海军定义了交战包的概念。FORCEnet 交战包 (FnEP) [1][2] 是一种“协调工具”,专注于提高指挥和控制的速度和有效性,改善战术部队的整合,并通过实时协调交战资产扩大作战范围。具体而言,FnEP 的开发加速了 FORCEnet 的开发和“运作化”,并将允许海军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导向与中小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 设计/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设计。本文根据文献综述提出假设。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从乌干达 231 家中小企业收集的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使用 SPSS 23 版和 AMOS 分析数据。 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技术导向与乌干达中小企业的绩效呈正相关,供应链敏捷性会调节技术导向和出口绩效。 研究的局限性/含义——本研究讨论了研究结果、进展局限性和管理含义。它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途径。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乌干达中小企业形成灵活的供应链,使用最新技术并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建立牢固的关系。实际意义——本研究建议乌干达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在生产、营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使用最新技术,这将使他们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品味和偏好,从而提高出口绩效。 原创性/价值——本研究为战略管理文献做出了贡献,表明所用量表的可靠性和因素结构的确认性。本研究表明,在战略管理技术中,定位对于提高出口绩效至关重要。本研究扩展了资源基础观 (RBV) 和动态能力理论。 关键词 技术导向、供应链敏捷性、出口绩效 论文类型 研究论文
6.1 简介 6-1 6.2 背景 6-1 6.3 方法论 6-1 6.3.1 元分析方法 6-2 6.4 实验活动概述 6-3 6.4.1 选择实验平台 6-4 6.5 ELICIT 6-5 6.5.1 ELICIT 概述 6-5 6.5.2 ELICIT 场景 6-5 6.5.3 ELICIT 的 C2 方法实施 6-6 6.6 IMAGE 6-7 6.6.1 IMAGE 概述 6-7 6.6.2 IMAGE 场景 6-8 6.6.3 IMAGE 的 C2 方法实施 6-8 6.7 WISE 6-9 6.7.1 WISE 概述 6-9 6.7.2 WISE 场景 6-9 6.7.3 WISE C2 方法的实施 6-9 6.8 PANOPEA 6-11 6.8.1 PANOPEA 概述 6-11 6.8.2 PANOPEA 场景 6-11 6.8.3 PANOPEA C2 方法实施 6-11 6.9 元分析数据 6-12 6.10 独立变量 6-13 6.11 因变量 6-15 6.12 元分析设计和分析方法 6-17 6.13 实验结果 6-18 6.13.1 H1:NATO C2 成熟度模型中的每一种 C2 方法都位于 C2 方法空间的不同区域中 6.13.2 H2:没有一种 C2 方法总是最合适的 6-22 6.13.3 H3:更多支持网络的 C2 方法更适合更具挑战性的情况;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网络支持的 C2 方法较少的 C2 方法更合适 6.13.4 H4:更多网络支持的 C2 方法更敏捷(拥有更高的 6-27 C2 方法敏捷性) 6.13.5 H5:C2 方法空间的维度与敏捷性呈正相关 6-32 6.13.6 H6:更多网络支持的 C2 方法能够更好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