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类癌症,经一线治疗后经常进入缓解期,其长期预后主要与复发有关。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治愈或至少长期缓解的可能性,必须谨慎制定治疗策略,可用的选择越来越多,包括传统化疗、靶向药物、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CAR-T 细胞疗法、T 细胞接合剂等。为了指导临床医生,我们必须了解癌细胞在治疗后为何会以微小残留病灶的形式持续存在,有时甚至会持续数年或数十年,定义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并将其转化为常规治疗,并研究新药或免疫干预如何改变宿主和持续性癌细胞之间的平衡。这些目标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实验模型、高通量基因组学和对形成临床协作研究组的大型前瞻性患者队列进行生物辅助研究来实现。
纳米医学为改善传统化疗的临床结果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机会,传统化疗通常存在水溶性差、肿瘤靶向能力低和血液/肾脏清除速度快的缺点。1 – 3 一些纳米制剂,包括脂质体、4 – 7 聚合物、8 – 11 和无机材料 12 – 14,具有增强渗透性和保留 (EPR) 效应,在实验室中比游离分子药物表现出更高的功效。然而,很少有抗癌纳米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15 – 17 最明显的局限性之一是这些纳米制剂通常需要多种成分,这导致结构异质性、重现性差和赋形剂引发的生物毒性,这些都是限制临床转化的重要障碍。 18 – 20 另一个限制是,尽管抗肿瘤药物在纳米载体的帮助下被运送到肿瘤,但它们在肿瘤病灶中的保留率很低。 21 – 23 分子药物由癌细胞中的 e ffl 通量蛋白泵出,导致
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和肺(1)。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约15%~25%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有同步性肝转移,另有15%~25%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后会发生同步性肝转移。后一类患者由于绝大多数肝转移灶初期不适合做放射状(R0)切除术,必须接受一系列转化治疗,因此此类病变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短(2-4)。相关研究显示,未接受治疗的肝转移患者中位OS仅为6.9个月,无法切除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5%。相反,如果肝转移瘤能够完全切除,或者患者能够达到无疾病证据(NED)状态,则中位OS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高达30%–57%(5,6)。
小细胞食管癌 (SCEC) 是一种罕见的、未分化的癌症,恶性程度高,且早期全身转移。放化疗和手术一直是 SCEC 的主要治疗策略,但这两种策略的预后都较差。需要制定一种最佳的标准治疗方法来改善预后并限制相关死亡率。在本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使用下一代测序对一名 SCEC 患者的原发病灶和外周血进行鉴定,ATM 是参与同源重组缺陷 (HRD) 途径的基因,该患者在切除和放化疗后复发。此外,我们对患者进行了 PARP 抑制剂奥拉帕尼治疗 HRD 肿瘤并获得部分缓解。这是首次证明奥拉帕尼成功治疗伴有 ATM 突变的 SCEC 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奥拉帕尼针对 HRD 基因突变或使用相应药物针对可操作的基因突变,可能是 SCEC 的有效治疗选择,尽管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背景:脑转移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据估计,8-10% 的癌症成人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出现有症状的脑转移瘤。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脑放射治疗 (WBRT) 和同步综合增强动态适形弧治疗 (DCAT) 的剂量结果,以确定治疗脑转移瘤的最佳方法。患者和方法:使用 Eclipse™ 治疗计划系统 (Varian Medical Systems) 为 20 名接受脑转移瘤治疗的患者制定了 WBRT 和 DCAT 计划。WBRT 计划设计为分 5 次给予 20.0Gy,而 DCAT 计划设计为分 5 次给予 25.0Gy 到脑转移瘤计划靶区 (PTV)。比较了两种技术的目标覆盖率和危及器官 (OAR) 的保护。使用监测单元 (MU) 总数和治疗时间来评估治疗效率。结果:在本研究中,比较两组的平均值时,DCAT 技术在平均 PTV25Gy 覆盖率方面明显优于 WBRT 技术(25.64 ± 0.27 Gy Vs 20.84 ± 0.09 Gy)(P = 0.02),在最大 PTV25Gy 方面也是如此(26.59 ± 0.52 Gy Vs 21.25 ± 0.08 Gy)(P = 0.001)。此外,在监测单元数量(474.95 ± 15.16 Gy Vs 1250.70 ± 20.16 Gy)(P = 0.01)和治疗时间(0.76 ± 0.02 分钟 Vs 0.88 ± 0.02 分钟)(P = 0.01)方面,WBRT 方法和 DCAT 技术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 OAR,使用 DCAT Vs WBRT 时,海马的剂量也显著降低 (10.91 ± 5.16 Gy vs. 20.64 ± 0.26 Gy) (p =0.03)。使用 DCAT Vs WBRT 时,视交叉的最大值也显著降低 (7.52 ± 3.33 Gy vs. 20.56 ± 0.34 Gy) (p =0.007),对于左右视神经,使用 DCAT Vs WBRT 时也显著降低 (左侧 4.72 ± 0.74Gy vs. 20.07 ± 0.25 Gy) (p =0.006) & (右侧 4.64 ± 0.82 Gy vs. 20.80 ± 0.12 Gy) (p =0.006)。结论:DACT 策略有利于增强对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同时保护处于危险中的器官,允许小病灶和大病灶的剂量增加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是由未成熟视网膜母细胞引起的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占儿童所有癌症的 3%。它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1]。该疾病通常表现为累及单眼或双眼的单灶性或多灶性肿瘤 [2]。目前,Rb 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和放射治疗)、全身化疗、创新的新型药物输送方法(玻璃体内和眼内化疗)以及眼球摘除术以防止眼外扩散和转移以及随后的死亡 [3]。复发性肿瘤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程度、肿瘤病灶的侧面性和数量(单灶、单侧、多灶)、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无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种植、儿童的年龄和一般健康状况以及之前的治疗。国际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类和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类系统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眼内 Rb 分类方法 [ 4 ](表 1)。由于肿瘤内异质性、化学耐药表型以及药物输送到眼部的障碍,Rb 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肿瘤切除术中神经活动的监测、神经外科手术[6–8]中慢性植入物中癫痫病灶的识别[9–11]以及神经假体。[12–17]为了在保留大量任务相关信息的同时尽量减少侵入性,人们对皮层电图 (ECoG) 和微皮层电图 (μ ECoG) 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8–22]对于皮层内微电极,由于与信号源的距离增加,ECoG 和 μ ECoG 都表现出一些固有的局限性。[23]此外,由于电极小型化和随之而来的阻抗增加,μ ECoG 会受到噪声增强的影响。[24,25]在这种情况下,脑记录将从原位第一级信号放大策略中受益匪浅。在克服这些限制的各种策略中,半导体技术已用于神经生理学应用。无机场效应晶体管已成功证明可作为体外生物电活动传感器,[26–28] 但它们在体内的应用受到无机半导体的化学和机械特性的限制,尤其是暴露于水环境时。[29] 这使得无机晶体管沦为微电极集成多路复用器的角色。[30]
以少突胶质细胞脱髓鞘病变为主,伴有轴索水肿,临床表现包括嗜睡、恶心、烦躁,此期积极治疗后多可痊愈。晚期延迟性RIBI伴有血管异常改变和脱髓鞘改变(6),白质坏死常发生于照射后6个月(7,8),此期常为不可逆性、进行性进展期(图1)。根据治疗放射的体积范围,晚期RIBI(3个月至数年)可伴有局部神经组织异常、颅内压增高,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此期CT图像上白质低密度区增多,有不规则强化,病灶周围有弥漫性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9),核磁共振成像(MRI)亦有类似改变。 RIBI在MRI下通常表现为周围强化,伴有轻微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RIBI的重要微观改变包括血管纤维样坏死、凝固性坏死、周围反应性胶质增生、血管玻璃样变性伴管腔狭窄(10)。最明显的临床特征是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痴呆等。主要表现为:
Paige Prostate 是一款纯软件设备,旨在帮助病理学家在检查前列腺针吸活检扫描全切片图像 (WSI) 时,发现疑似癌症的病灶,该图像来自苏木精和伊红 (H&E) 染色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FFPE) 组织。病理学家对 WSI 进行初步诊断检查后,如果 Paige Prostate 检测到疑似癌症的组织形态,它会在图像上最有可能患上癌症的单个位置提供坐标 (X,Y),以供病理学家进一步检查。Paige Prostate 旨在与使用飞利浦超快速扫描仪数字化并使用 Paige FullFocus WSI 查看软件可视化的切片图像一起使用。Paige Prostate 是一种辅助计算机辅助方法,其输出不应作为主要诊断。病理学家应仅将 Paige Prostate 与幻灯片图像的完整护理标准评估结合使用。FDA 得出结论,该设备应归类为 II 类。因此,该命令将 Paige Prostate 以及这种通用类型的实质上等效的设备归类为 II 类,通用名称为软件算法设备,用于协助用户进行数字病理学。FDA 将此通用类型的设备标识为:
脑转移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1 )。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脑肿瘤的 10 倍,占所有癌症患者的 20% 至 40%,在美国每年有超过 100,000 名新患者 ( 2 – 4 )。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筛查的增加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长期以来,血脑屏障一直对传统化疗药物进入脑部并有效治疗这些病变构成挑战。因此,迄今为止,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 和全脑放射治疗;全身疗法的作用有限 ( 5 )。目前,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按症状分层,以及按数量(单个病灶、寡转移、多转移)和大小分层疾病负担(6、7)。有症状且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通常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即可获益(8)。有症状且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除了接受全身治疗(传统化疗、免疫疗法和/或靶向分子疗法)外,还可能接受手术和/或放疗(SRS、低分割放射外科或全脑放疗),具体取决于转移瘤的数量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