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制裁的人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政治行为模型。在民主国家,当经济遭受打击时,执政党的政治前景就会下降,有时甚至会导致失去权力。根据这种观点,如果对民主政府实施制裁,其经济将衰退,公众将更有可能投票将其赶下台,因此该理论表明,政府将使其政策与制裁国保持一致,而不是冒着国内政治失败的风险。独裁政府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民主的领导人不依赖民众支持来维持权力。此外,独裁政权往往拥有民主国家所没有的各种信息和社会控制,因此他们可以将人民遭受的任何困难归咎于外部势力。独裁政府经常非常有效地利用国际制裁来辩称,他们正在保护公民免受外部势力的掠夺。2 这是古巴政府成功抵抗美国六十年制裁的核心因素。
经济制裁的增长伴随着学术研究的激增。本文回顾了经济制裁的学术现状,以了解自鲍德温的《经济治国方略》以来,文献取得了哪些进展,以及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制裁学术研究在研究经济胁迫企图的效果和有效性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步。这种研究表明,经济胁迫比以前认为的更有效,但与此同时,制裁的政策外部性远远超出了以前的理解。仍有许多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学者们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衡量经济制裁在一段时间内的威慑作用。需要对存在不同国家经济治国方略风格的说法进行检验,以确定这些风格是持久的还是短暂的。最后,也许最重要的是,国际关系学者需要考虑制裁行为增加的系统性影响。学者们需要评估制裁何时以及如何影响更广泛的全球政治经济。
还必须探讨制裁的目的。我们只有通过制裁的功能才能确定制裁是否成功,只有通过我们试图实现的目的才能权衡其他选择。此外,制裁的法律和道德依据取决于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制裁有许多目的,有些已经表达出来,有些则没有表达出来。根据《联合国宪章》,集体制裁(“不涉及使用武力的措施”)只能作为安全理事会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威胁的战略的一部分来实施。1 事实上,其他动机常常与这一主要目标合并或取代它。这些动机包括:结束某种状态;制止或促使行为改变;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确保尊重和遵守制裁机构所认为的国际法准则;限制潜在损害(武器禁运);警告即将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性措施;作为谴责某些行为的集结点;向国内受众保证,正在对某些被视为不可接受的行为作出回应(额外的好处是,这种回应的成本不太可能对国内受众造成沉重负担);维护制裁机构的信誉;惩罚。这些目的和目标在各参与者之间可能有所不同,在实施制裁的不同时期也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目的不明确,以及对何时实现目标存在分歧。
∗ 本文是我博士论文一章的修订和扩展版本,该论文于 2019 年 6 月提交给卡尔加里大学,之前以“家庭收入和儿童教育:有针对性的经济制裁的证据”为题发表。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 Atsuko Tanaka 和 Alexander Whalley 在本研究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提供的指导和宝贵建议。我要感谢 Joseph Altonji、Pamela Campa、Yu (Sonja) Chen、Eugene Choo、David Eil、Kelly Foley、Jean-William Laliberté、Karen Macours、Christine Neill、Stefan Staubli、Leslie Stratton、Scott Taylor 和 Trevor Tombe 提供的有益反馈。我还受益于 2018 年加拿大经济学会、2021 年 CSWEP CeMENT 研讨会、2021 年加拿大经济学会、2021 年国际教育应用经济学研讨会、汉堡大学、蒙特爱立森大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于默奥大学、卡尔加里大学、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新不伦瑞克大学、里贾纳大学和萨斯喀彻温大学的会议参与者的反馈。其余所有错误均由我承担。† 里贾纳大学经济学系,电子邮件:Safoura.Moeeni@uregina.ca 1 经济制裁是由一个或多个国家对目标国家实施的贸易和金融限制。制裁旨在向目标国家施压,迫使其改变违法政策,和/或削弱其治理能力(Askari 等人(2001 年))。 1966 年,联合国首次对南罗得西亚实施多国制裁。自此以后,安理会已对南非、前南斯拉夫、海地、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伊拉克、伊朗等实施了 25 项制裁制度。目前有 14 项制裁正在实施中,重点是冲突、核计划和恐怖主义。2 2006 年,家庭教育支出占 GDP 的 5%,政府教育支出占 GDP 的 4%。
经济制裁是国际政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治国工具。自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制裁的使用迅速增加(Aidt,2020)。虽然经济制裁的目的是迫使目标政府遵守施加国的利益或国际法,但它们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那么暴力、争议较少,而且——至少对施加国而言——比其他强制性措施(尤其是军事干预)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经济制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最重要的制裁类型是(i)金融制裁,其中包括限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和冻结目标国(或其政治精英)的海外资产;(ii)贸易制裁,范围从禁止进出口特定商品和初级产品到全面禁运贸易;1和(iii)旅行制裁,通常禁止目标国精英成员访问施加国。最常实施经济制裁的国家是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而非洲国家则是最常见的制裁目标(Felbermayr 2020a)。实施制裁的主要原因是(i)迫使目标国家停止威胁或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例如对该国采取暴力行动或破坏其现任政府的稳定;(ii)促进目标国家的民主变革,保护民主或破坏专制政权的稳定;(iii)保护目标国家的公民免受政治压迫并保护人权(Hufbauer 等人,2009 年)。经济制裁在实现其既定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存在很大争议。
Ethan Kessler,研究助理 2022 年 3 月 简介 经济制裁是美国外交政策常用的工具,但其历史、法律机制、成本和影响并不总是被很好地理解。本文将定义经济制裁,阐明美国政策制定者采用的不同类型,并为当代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很少有其他政策工具像制裁一样被广泛使用。浏览新闻头条就会发现,制裁是美国与俄罗斯、中国、伊朗、朝鲜、委内瑞拉和阿富汗关系的关键。 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的财政部大楼,一小队美国官僚对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官员和非国家团体实施经济和旅行限制,影响遥远的经济体和全球贸易。我们称这些限制为“制裁”,自冷战结束以来,它们在美国和联合国 (UN) 政策制定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制裁是什么、制裁使用的历史以及制裁的局限性和成功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制裁的基础,然后分析了有效实施制裁的因素以及最适合实施制裁的目的。本文还参考了美国实施制裁的著名案例,作为分析的补充。在讨论和分析制裁时,有两个挑战应该首先指出。第一个挑战是“制裁”一词所描述的各种行动。制裁包括从全面禁运到有针对性的资产冻结,再到对政客的旅行限制,制裁介于外交谴责和战争之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0 年所说,制裁“不仅仅是口头谴责,也比使用武力要少”。1 但很明显,美国对参与埃塞俄比亚侵犯人权行为的人的制裁与美国对埃塞俄比亚的制裁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近期,包括美国和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以报复其入侵乌克兰。尽管其中一些制裁是金融性质的——冻结俄罗斯资产或阻止金融交易——但其他制裁则直接限制国际贸易。2 如何设计这些贸易限制措施,以在制裁国承受有限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大量关于制裁设计的文献已经探讨了这个问题,但很少从纯粹的经济角度进行探讨。这类文献的一个分支汇编了详细的案例研究,最近还汇编了综合数据库,强调成功和不成功的历史制裁的制度背景(见 Hufbauer、Schott 和 Elliott(1990 年);Pape(1997 年);Felbermayr、Kirilakha、Syropoulos、Yalcin 和 Yotov(2020 年);Demena、Reta、Jativa、Kimararungu 和 van Bergeijk(2021 年))。 Førland (1991) 和 Cortright 等人 (2002) 等其他研究则探讨了制裁应如何针对特定的“战略性”商品(例如用于发动战争的武器或可能有助于未来军事力量的技术)或特定的政治权力行为者。另一个关注点是制裁如何影响民族国家之间以及民族国家内部、统治精英与普通公民之间的博弈论互动(见 Eaton 和 Engers (1992);Morgan 和 Bapat (2003);Baliga 和 Sjöström (2022))。与这些文献不同,我采取了典型的经济学视角,探讨哪些国际贸易限制措施能够以制裁国成本最低的方式使受制裁国的经济成本最大化。3 虽然这在学术文献中尚属新鲜事物,但这种经济视角在政策制定者的语言中显而易见:
经济制裁是国际政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治国工具。自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制裁的使用迅速增加(Aidt,2020)。虽然经济制裁的目的是迫使目标政府遵守施加国的利益或国际法,但它们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那么暴力、争议较少,而且——至少对施加国而言——比其他强制性措施(尤其是军事干预)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经济制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最重要的制裁类型是(i)金融制裁,其中包括限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和冻结目标国(或其政治精英)的海外资产;(ii)贸易制裁,范围从禁止进出口特定商品和初级产品到全面禁运贸易;1和(iii)旅行制裁,通常禁止目标国精英成员访问施加国。最常实施经济制裁的国家是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而非洲国家则是最常见的制裁目标(Felbermayr 2020a)。实施制裁的主要原因是(i)迫使目标国家停止威胁或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例如对该国采取暴力行动或破坏其现任政府的稳定;(ii)促进目标国家的民主变革,保护民主或破坏专制政权的稳定;(iii)保护目标国家的公民免受政治压迫并保护人权(Hufbauer 等人,2009 年)。经济制裁在实现其既定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存在很大争议。
重点介绍了受到制裁的国家,如古巴、朝鲜和委内瑞拉,特别是在伊朗与西方关系的背景下。然而,尽管有关于该主题的文献,但在理解制裁对伊朗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在实现外交政策目标方面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研究空白。这一研究空白凸显了进一步调查制裁对伊朗地区影响力、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全面了解制裁对伊朗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来解决这一空白,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了解经济制裁作为外交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及其直接和间接子公司和控制附属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纽约梅隆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及其各自的国内外分支机构、办事处、子公司、控制附属公司和合资企业,以下单独或统称为公司)的全球经济制裁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是一项全球政策,旨在确保公司在美国境内和境外的所有业务和员工遵守美国和适用的非美国制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