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超过 50% 的新病例是在晚期或转移期被诊断出来的,因此导致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很低。近三分之一的肺腺癌发生 KRAS(Kirsten 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靶点。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分子(如 GTPase 抑制剂)已在携带 KRAS 突变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和更好的疗效。目前,只有两种获批的靶向疗法(adagrasib 和 sotorasib)用于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 KRAS 突变 NSCLC。在这篇叙述性综述中,我们将重点介绍 KRAS、其分子基础、其共突变的作用、其抑制的临床证据、推定的耐药突变以及克服对 KRAS 抑制的耐药性的未来策略。
方法:为了确定与联合内分泌治疗和 CDK4/6i 耐药相关的基因表达改变,我们对两种对该联合治疗有耐药性的 ER+ 乳腺癌细胞模型进行了 RNA 测序。通过 siRNA 介导的 RET 沉默和 FDA/EMA 批准的 RET 选择性抑制剂 selpercatinib 在耐药乳腺癌细胞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 (PDO) 中的靶向抑制来评估 RET 的功能作用。使用全局基因表达和通路分析从机制上评估 RET 沉默。通过对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原发性肿瘤进行基因阵列分析,以及对接受联合 CDK4/6i 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的转移性病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研究了 ER+ 乳腺癌中 RET 表达的临床相关性。
患有癌症或造血细胞移植(HCT)的儿童经常需要ICU护理。我们使用医疗保健成本和利用项目的州州住院数据库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我们包括<18岁的儿童接受肿瘤学或HCT诊断,并使用ICD-9-CM和ICD-10-CM代码来识别诊断,合并症和器官失败。我们使用了广义的线性泊松回归和Cuzick的趋势测试来评估2001 - 2019年的变化。在2,157,991个儿科住院入院中,肿瘤患者中有3.9%(n = 82,988),HCT患者为0.3%(n = 7,381)。ICU入院患病率从2001年的13.6%上升到2019年的14.4%,肿瘤学入院率从23.9%下降到19.5%,HCT入院。在2001年至2019年之间,ICU患者慢性非肿瘤合并症的患病率从44.3%增加到69.1%(RR 1.60 [95%CI 1.46-1.66]),从41.4%至41.4%至81.5%(RR 1.94 [RR 1.94 [RR 1.94 [95%CI 1.61-1.61-34)多发性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风险三倍以上(9.5%至33.3%; RR 3.52 [95%CI 2.97-4.18])和HCT(12.4%至39.7%; RR 3.20 [95%CI 2.09-4.89])患者。ICU急性髓样白血病(AML)(14.6%至8.5%)和与肿瘤学相关的HCT(15.5%至9.2%)的ICU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重症儿科肿瘤学和HCT患者越来越复杂,慢性合并症和器官衰竭的患病率更高,但死亡率并未增加。儿科ICU可能需要增加财务和助力支持以照顾这些患者。
抗生素在被发现之时被认为是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但微生物通过多种强大的机制来对抗抗生素,从而产生了多重耐药 (MDR) 和广泛耐药 (XDR) 菌株(Eichenberger 和 Thaden,2019 年;Terreni 等人,2021 年;Yadav 等人,2022 年)。病原体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病原体基因组的遗传变异、抗生素的不选择性使用、生物膜的形成等(Santos-Lopez 等人,2019 年;Singh 等人,2019 年)。由于此类感染难以治疗,了解抗菌素耐药性 (AMR) 的产生机制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制定预防此类感染的策略(Lomazzi 等人,2019 年;Hu 等人,2020 年;Moo 等人,2020 年)。本研究课题的目标是重点介绍抗生素耐药性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强调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和新可能性。我们预计此处介绍的研究将引发社区关于新型抗菌药物和抗生素耐药性的讨论,从而导致最佳实践在临床、公共卫生和政策环境中的应用。总体而言,本研究课题发表了四篇研究文章和六篇评论文章。Wang 等人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报道了2017年至2022年中国西南地区结核病疑似人群中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 的流行病学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鉴定出了主要的 NTM 分离株 MAC 和 M. chelonae/M. abscessus,并观察到中国西南地区 NTM 的分离率在过去几年中呈上升趋势。感染病例为老年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 HIV 感染者。经评估,观察到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等抗生素对缓慢生长的分枝杆菌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而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对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表现出相对更好的抗菌活性。石等人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了深圳市住院儿童呼吸道分离的耐多药肺炎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发现非疫苗血清型菌株占肺炎球菌分离株总数的46.6%,疫苗血清型的耐多药率(MDR)分别为19F(99.36%)、19A(100%)、23F(98.08%)、6B(100%)、6C(100%),非疫苗血清型的耐多药率分别为15B(100.00%)、6E
显示出极为尖锐的石墨烯切片在表面上排成一列的插图,对健康细胞进行了消毒而不会损坏它们。 Chalmers Technology开发的杀菌石墨烯表面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可在医疗设备中使用。 Yen Sandqvist提供的插图
结果:肺炎支原体分离株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62/62)。乙酰螺旋霉素(16元大环内酯类)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低于红霉素和阿奇霉素。2023年阿奇霉素的MIC明显高于2021年和2022年。未观察到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74.2%和25.8%的分离株被鉴定为P1型1型和P1型2型,M4-5-7-2(61.3%)和M3-5-6-2(22.6%)为主要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分析(MLVA)类型。所有分离株均存在A2063G突变(100%)。59例患者中,45例(76.3%)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4例(23.7%)合并感染。发热持续时间为12天(1~30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为8天(1~22天)。
受体酪氨酸激酶 (RTK) 在细胞信号传导和致癌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 TKI) 已经成为患有 EGFR 致敏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耐药性经常在 10 至 14 个月之间出现。这种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EGFR 家族成员人类 EGFR 3 (HER3) 的作用。尽管 HER3 具有重要意义,但有效的靶向治疗仍在发展中。本综述旨在通过深入研究 HER3 对 EGFR TKI 耐药性的关键贡献并聚焦新兴的以 HER3 为中心的治疗途径,包括单克隆抗体 (mAb)、TKI 和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来弥补这一空白。初步结果表明,HER3 特异性治疗与 EGFR TKI 相结合可增强抗肿瘤效果,从而提高耐药病例的客观缓解率 (ORR) 并延长总生存期 (OS)。采用 HER3 靶向疗法代表了对抗 EGFR TKI 耐药的变革性方法,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患者分层和了解耐药机制的重要性。
结直肠癌(CRC)是近年来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粘膜组织,并有可能快速发展为侵袭性癌症。它的发病机理很复杂,涉及许多因素,包括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早期检测和治疗是提高CRC患者存活率的关键。然而,普遍的问题是患者可以严重抵抗治疗,这大大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因此,揭开和克服CRC的抵抗力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中心)在细胞代谢,能量供应和凋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RC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不仅会损害正常的细胞功能,还会促进肿瘤耐药性。因此,对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RC发育机制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以及促进对化学疗法药物抗药性的机制,对于靶向疗法的发展,增强药物效率以及改善患者寿命的治疗效果和质量至关重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高。近年来,耐药性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大挑战,因此,耐药性成为当代研究的焦点,旨在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各种机制诱导铁死亡,特别是通过抑制系统 Xc -、消耗谷胱甘肽 (GSH) 和灭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 (GPX4),在克服乳腺癌耐药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预计针对铁死亡的疗法将成为逆转肿瘤耐药性的有希望的策略,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综述将探讨在乳腺癌耐药性背景下理解铁死亡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铁死亡诱导剂和抑制剂的作用,以及铁死亡途径对克服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
肺癌治疗的突破可能即将到来。VCU Massey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强大的组合疗法,该疗法利用了Sotorasib(一种在市场上使用FDA批准的药物),并且是一种称为FGTI-2734的实验性药物,这可以使Precision医学对具有抗肺癌耐药形式的患者更有效。这项研究在《胸部肿瘤学杂志》的封面上介绍,揭示了与KRAS G12C突变与肿瘤作斗争的患者的潜在改变,这是大约14%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器。